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年秋季期高三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44分)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
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
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
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
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
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据此完成1-3题。
1.桥上加盖廊屋的主要目的是
①使桥梁更加稳固②防木料变形腐烂③为行人遮阳挡雨④起美观装饰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与乙处相比,甲处古廊桥易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是甲河段
A.雨量大,汛期长
B.易淤积,河床高
C.流速快,水位高
D.易凌汛,流速慢
3.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资源丰富
B.缺乏石质材料
C.建造技术落后
D.运输需求较少
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
读1985—2010年粤、豫、滇、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完成第4-6题。
4.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市依次是
A.粤、豫、滇、京
B.京、粤、豫、滇
C.豫、京、滇、粤
D.滇、豫、粤、京
5.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收入差异
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
6.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
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和不同功能用地间的相互转换。
我国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237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年的330平方千米。
下图为2003—2012年该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演替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
A.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B.居住用地
C.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D.工业用地
8.2003—2012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不大
C.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
D.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
adidas是德国著名运动用品制造商,1980年开始关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后逐渐将其生产线转入中国沿海城市。
2006年, adidas在中国建立了世界范围内产能最大的生产流水线。
2012年左右,印度尼西亚开始超越中国成了adidas全球产能最大的制造国家。
2017年,adidas公司宣布重回德国开设智能机器人制造运动鞋工厂。
据此完成第9-11题。
9.1980年adidas开始关注中国市场的形式最可能是
A.进行品牌推广
B.建立仓储中心
C.建设生产基地
D.设立研发中心
10.促使adidas代工厂从中国向印度尼西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尼西亚
A.市场更加广阔
B.劳动力更加廉价
C.交通更加便捷
D.科技更加先进
11.与印度尼西亚生产线相比,德国智能机器人生产的优势有
A.员工监管不便
B.原料采购方便
C.生产周期缩短
D.工资占比大
二、综合题(56分)
(一)必考题
3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按树原产干澳大剌亚,上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楼树,最多时种植面积达200万公顷。
近两年因“按树是地下抽水机、耗肥机、有毒……”等言论的影响,广西各地“清剿”按树,退林还田。
但也有人认为,按树和森林一样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砍伐。
材料二按树种植要求及生长特点
材料三广西按树产业关系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广西持续种植桉树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6分)
(2)经实地走访发现,广西桉树林下“寸草不生”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表示桉树无毒:也并非抽水机。
结合材料,为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提供依据。
(6分)
(3)简述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
(6分)
(4)请结合材料,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6分)
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4年3月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宣布脱离乌克兰,而后加入俄罗斯。
乌克兰属于传统东欧国家,国土面积60. 37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7.7人/平方公里,黑土面积占世界黑土面积的40%,被称为“欧洲的粮仓”。
材料二乌克兰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依附于丰富的自然资源重工业发达。
基辅、白教堂、文尼察等地设有多所农业大学和农业技工学校,但受国内政治和国际形势影响,其经济状况一直不稳定。
2015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白教堂市建立了以食品加工和农业机械为主的工业园区,希望借此提升当地制造业。
材料三乌克兰土地利用类型及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1)简述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特点(6分)
(2)判断乌克兰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6分)
(3)分析在白教堂设立食品加工和农业机械为主的工业园区的条件。
(10分)
(二)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
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
42.【旅游地理】(10分)
西安,古称长安,中国十大古都之首,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连接中西方的古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是中华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历史文化的代表。
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建都时间长达千年以上,其中,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秦、汉、隋、唐时代均以此为都城。
简述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的价值和对西安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43.【环境保护】(10分)
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年均入黄泥沙量仅为2.64亿吨,较天然来沙均值15. 92亿吨减少83.6%。
虽然同期黄河径流量较天然时期年均值减少46%,但黄河含沙量却也大幅下降71%,降至目前10.8公斤/立方米。
历史记载可查的“黄河清”共有43次,最长的一次为1727年,黄河澄清2000余里,持续20多走。
新世纪以来的“黄河清”,持续时间之长远超记载,史所罕见。
分析2000年以来黄河水变清的原因和对黄河下游河段河床的影响。
地理参考答案
1-5 BCABA 6-11 CDDABC
(36)(24分)
(1)(6分)桉树生长初期耗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无法存活,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滑坡、洪涝等灾害增加,改变局地小地形;改变局部小气候,使该地区气候变得干旱。
(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等角度任写三点即可,每点2分,光写结论没有成因描述给1分)
(2)(6分)广西桉树种植密度严重超标,才导致林地透光性差,林下植物无法正常生长;采育周期较短,砍伐时期正值桉树大量耗水阶段,桉树还未发挥蓄水与保持水土功能,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剂,才导致林下草类和灌木死亡。
(3)(6分)带动造纸、胶合板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供伐木、晒桉工等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因加大产品的外运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4)(6分)控制植株密度;延长轮伐周期,减少水土流失;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区域种植桉树;开展多种经营,注重饲养业等林下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平衡种植业、林业等各产业发展。
(任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
37.(22分)
(1)(6分)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1分),是欧洲东部重要的海上通道(1分);地处北温带(2分);北邻白俄罗斯,东、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1分),地处欧洲东部和欧洲西部重要的交通要道(1分)。
(2)(6分)以平原(山地)为主;耕地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林牧业主要分布于山地地区。
(3)(10分)地处乌克兰中部,周边地区农产品丰富,为食品加工提供了充足原料;农业大学和技工学校众多,农业加工技术人才充足;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首都基辅,水陆交通便利;政府支持,政策条件好。
42.(10分)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等。
(每点2分,共4分)
意义: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传承,保护旅游资源;有利于西安旅游项目的开发与整合,促进西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塑造西安城市品牌,提升西安旅游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助于对西安旅游业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定位。
(每点2分,共6分)
43.(10分)原因: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植被覆盖率增加;中上游水库大坝的建设,拦蓄大量泥沙;沿岸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对河流泥沙的过渡开采;流域农村地区居民大量迁移至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致土地荒芜,植被恢复。
(答对3点即可,每点2分)
影响:侵蚀作用增强,堆积作用减弱,河床加宽加深;凹岸侵蚀作用加强,凸岸堆积作用减弱,河流容易改道。
(每点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