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测定-大物实验
VELOCITY OF LIGHT : 实验动画...
VELOCITY OF LIGHT : 疑难解答 ...
1、光拍是如何形成的? 答:声光频移法获得光拍。 2、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获得相拍两光束?
答:光的衍射。
3、分析实验误差来源,并讨论提高实验精度的方法。 答:光路位移差、示波器读数误差。
VELOCITY OF LIGHT : 注意事项 ...
VELOCITY OF LIGHT : 简介 ...
1928年,卡娄拉斯和米太斯塔德首先提出利用克尔盒法来测定光速。1951年,贝
奇斯传德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光速是299793千米/秒。 光波是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当代人们对电磁波谱中的每一种电磁波都进行了精 密的测量。1950年,艾森提出了用空腔共振法来测量光速。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微 波通过空腔时当它的频率为某一值时发生共振。根据空腔的长度可以求出共振腔的 波长,在把共振腔的波长换算成光在真空中的波长,由波长和频率可计算出光速。 当代计算出的最精确的光速都是通过波长和频率求得的。1958年,弗鲁姆求出光速 的精确值:299792.5±0.1千米/秒。1972年,埃文森测得了目前真空中光速的最佳
了 解 声 光 频 移 法 获 得 光 拍 的 方 法 。
声 光 频 移 法
VELOCITY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GY—Ⅲ型光速测定仪原理示意图
VELOCITY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GY—Ⅲ型光速测定仪原理示意图
VELOCITYBiblioteka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VELOCITY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光拍信号的检测:
用光电检测器(如光电倍增管等)接收光拍
频波,可把光拍信号变为电信号。因为光电检 测器光敏面上光照反应所产生的光电流与光强 (即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即
i0 gE
2 s
g为接收器的光电转换常数。
VELOCITY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光速测量实验介绍 ...
光学部分 浙大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编制
VELOCITY OF LIGHT : 简介 ...
光速是物理学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常数。 许多物理概念和物理量都与它有密切的联系。 光速值的精确测量将关系到许多物理量值精确 度的提高,所以长期以来对光速的测量一直是 物理学家十分重视的课题。无论是哪一个时代 ,几乎都动员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光速进行 测量。尤其近几十年来天文测量、地球物理、 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计量工作的需要,使得光 速的精确测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光的偏转和 调制,则为光速测量开辟了新的前景,并已成 为当代光通信和光计算机技术的中心课题。
VELOCITY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光拍的获得及光速的测量:光拍的获得—产生频移的方法a:行波法
在声光介质内与声源(压电换能 器)相对的端面上敷以吸声材料, 防止声反射,以保证只有声行波
通过介质,如图所示。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引起折射 率的周期性变化,使介质成为一 个位相光栅,激光束通过介质时 发生衍射。声、光相互作用的结 果,激光束产生对称多级衍射。
式中, k1 2 / 1 k2 2 / 2 为波数, 1和 坐标原点的初位相。
2分别为两列波在
VELOCITY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光拍的形成及其特征:
若这两列光波的偏振方向相同,这二列波叠加后得:
1 2 1 2 x 1 2 x 1 2 Es E1 E2 2E cos[ (t ) ] cos[ (t ) ] 2 c 2 2 c 2
VELOCITY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光拍的获得及光速的测量:光拍的获得—产生频移的方法b:驻波法
用声波的反射,前进波 与反射波在介质中形成 驻波超声场,此时沿超 声传播方向,介质的厚 度恰为超声半波长的整 数倍,这样的介质也是 一个超声位相光栅,它 使激光束产生多级对称 衍射,衍射效率比行波 法要高。
VELOCITY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光拍的获得及光速的测量:光速c的测量
当二光拍信号的相位差为2π时,即光程差为光
拍波的波长 时,示波器荧光屏上的二光束的 波形就会完全重合。由公式 c f L (2F ) 便可测得光速值c。式中L为光程差,F为功率 信号发生器的振荡频率。 若两光拍信号的相位差小于2π时,
VELOCITY OF LIGHT :国际基本单 位…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强度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符号 m kg s A K mol cd
名称 米 千克(公斤) 秒 安[培 ] 开[尔文] 摩[尔] 坎[德拉]
VELOCITY OF LIGHT :基本物理常 量…
光拍的形成及其特征:
根据振动迭加原理,两列速度相同、振面相同、频差较小而同向传播的
简谐波的叠加即形成拍。 设有两列振幅E相同(为了讨论问题方便)、频率分别为f1和f2(频差 △f= f1 -f2较小)的二光束:
E1 E cos(1t k1 x 1 ) E2 E cos(2t k2 x 2 )
c f X L( 2 F ) x
只要测出X,x,L和F即可计算出光速c的值。
VELOCITY OF LIGHT : 实验方法 ...
微波谐振腔法 激光测速法 Kerr盒调制光强法
光谱学法
微波干涉仪法
VELOCITY OF LIGHT : 仪器剖析...
光速测定仪:
VELOCITY OF LIGHT : 内容与步骤...
⑸接通稳压电源开关。指示灯亮,15V电源工作正常。 ⑹使激光束水平通过通光孔与声光介质中的驻声场充分互相作用(已调好 不用再调),调节频率微调旋钮,使产生二级以上最强衍射光斑。 ⑺ 光栏高度与光路反射镜中心等高,使+1或-1级衍射光斑通过光栏入射到 相邻反射镜的中心(已调好不用再调)。 ⑻ 用斩光器挡住远程光,调节全反射镜和半反镜,使近程光沿光电二极管 前透镜的光轴入射到光电二极管的光敏面上,打开光电接收器盒上的窗口 可观察激光是否进入光敏面,这时,示波器上应有与近程光束相应的经分 频的光拍波形出现。
VELOCITY OF LIGHT : 简介 ...
VELOCITY OF LIGHT : 简介 ...
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
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在物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里程中,它不仅为粒子说和波 动说的争论提供了判定的依据,而且最终推动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理论的发展。 在光速的问题上物理学界曾经产生过争执,开普勒和笛卡尔都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 间,是在瞬时进行的。但伽利略认为光速虽然传播得很快,但却是可以测定的。1607 年,伽利略进行了最早的测量光速的实验。 1849年,法国人菲索第一次在地面上设计实验装置来测定光速。他的方法原理与伽利 略的相类似。他将一个点光源放在透镜的焦点处,在透镜与光源之间放一个齿轮,在透 镜的另一测较远处依次放置另一个透镜和一个平面镜,平面镜位于第二个透镜的焦点处。 点光源发出的光经过齿轮和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第二个透镜后又在平面镜上 聚于一点,在平面镜上反射后按原路返回。由于齿轮有齿隙和齿,当光通过齿隙时观察 者就可以看到返回的光,当光恰好遇到齿时就会被遮住。从开始到返回的光第一次消失 的时间就是光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根据齿轮的转速,这个时间不难求出。通过这种方 法,菲索测得的光速是315000千米/秒。由于齿轮有一定的宽度,用这种方法很难精确 的测出光速。
VELOCITY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光拍信号的检测:
光拍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VELOCITY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光拍的获得及光速的测量:光拍的获得
光拍频波产生的条件是二光束具有一定的频率差
(为产生光拍频波,要求相叠加的两光波具有一定的 频差)。 使光束产生固定频移的方法很多,利用声波与光波 相互作用发生声光效应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介质中 的超声波能使入射的光束发生衍射,这就是所谓的声 光效应。出射光发生衍射,改变了入射光束的传播方 向,衍射光的频率也产生了与超声波频率有关的频率 移动,可达到获得确定频率差的二光束的目的。 声光衍射分为拉曼—奈斯衍射和布拉格衍射两种。 本实验是用超声波在声光介质与He—Ne激光束产生 声光效应来实现的。
VELOCITY OF LIGHT : 基本原理 ...
光拍信号的检测:
结果中高频项为零,只留下常数项和缓变项,
是与拍频 f 相 缓变项即是光拍频波信号, 应的角频率, 1 2 为初位相。 可见光检测器输出的光电流包含有直流和光拍 信号两种成分。滤去直流成分 ,检测器输出频 率为拍频 f 初相位 ,相位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光拍信 号。
VELOCITY OF LIGHT : 内容与步骤...
实验步骤:
⑼ 用斩光器挡住近程光,调节半反镜、全反镜和正交反射镜组,经半反射镜与近 程光同路入射到光电二极管的光敏面上,这时,示波器屏上应有与远程光光束相应 的经分频的光拍波形出现,8、9两步应反复调节,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⑽ 由频率计测量信号源的工作频率。 ⑾ 示波器上波形振幅可以通过调节光电二极管(光敏面)的方位来改变,以达到 最大振幅。 ⑿ 接通斩光器的电机开关(在±15V稳压电源上),调节微调旋钮使斩波频率约30 赫兹左右,则借助示波管的余辉可在屏上同时显示出近程光、远程光和零信号的波 形。 ⒀ 手摇移动导轨上的装有正交反射镜的滑块,改变远近光的程差,可使相应二光 拍信号同相(位相差为2π)。 ⒁ 测量光程差ΔL,拍频Δf=2F,其中F为功率信号源的工作频率。 ⒂ 根据公式C=2πfΔL/ΔΦ,计算光速C。
实验内容:
1、分析声光衍射现象。 2、测量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