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10月
正文目录
引言 (5)
一、云转型先锋的启示 (5)
1、转型相通之处:产品架构调整先于上云 (5)
2、Adobe和Autodesk的转型之路 (6)
3、数据价值探索 (8)
二、软件企业为什么要SaaS化? (9)
1、概念的区分 (9)
1.1SaaS VS订阅 (9)
1.2DCF和LTV (10)
2、云促进订阅对企业LTV/CAC的提升 (11)
3、从ROE角度理解云计算的模式优越性 (12)
三、云计算重构软件交付方式 (13)
1、云重构IT模式 (14)
1.1云原生技术 (15)
1.2软件交付方式的变革 (17)
2、阿里的中台架构 (19)
3、云增强客户粘性? (21)
3.1云实际上降低了用户的转换成本 (21)
3.2生态的价值——协作及用户粘性 (23)
四、数据及商业智能的价值 (25)
1、计算机产业的本质 (25)
、近期海外三巨头的商业智能并购 (26)
2
分析建议 (28)
引言
在之前的云系列专题报告中,我们详细分析了云业务在商业模式上的优越性,指出预收账款这一财务指标对于云计算公司实际情况的领先表征意义,强调经营性净现金流对云公司而言有比净利润更关键重要的地位。
我们的P/OCF估值法为使用便利性做的简化
处理虽有瑕疵,但有着比较强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市场已经基本理解和接纳了云计算,在这一篇报告中,我们先从Adobe和Autodesk这两家云转型成功的企业切入,从软件开发交付架构的角度着重分析“云究竟改变了什
么?”,藉此,相信也会对目前市场关注的公有私有部署,以及不同云计算公司间的差
异性等问题有一定的解答。
一、云转型先锋的启示
1、转型相通之处:产品架构调整先于上云
Adobe和Autodesk的转型真的是起于云么?ADBE和ADSK这两家企业几乎是公认
云转型非常成功的公司,这些年随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也的确收获了不少的股价涨幅,但当我们回顾这两家企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后可以发现:两家公司股价的上涨并非开始
于上云,而是早在订阅阶段;公司的转型以及产品体系架构的调整也早于云计算的普及。
两家企业的转型成长之路可以说是近些年软件产业发展的缩影,也见证着云计算技术带
来的深远影响。
图1:Adobe和Autodesk的转型有着类似的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XXX市场研究部
Autodesk和Adobe在这些年的转型变迁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
1
)初期,公司都从单品销售改为套件的捆绑销售。
2)转订阅模式,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潜在的弹性客户;另一方面也都加快了产品
的更新迭代频率,注重“在线服务”满足更多定制化需求,提升客户体验。
3)推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或平台化的产品支持云端数据管理和协作以及数据信息的价值创造。
成功的企业一定不是仅因为上云而成功。
当产品经历了渗透率提升的成长阶段,以及龙
头公司市占率提升的阶段后,企业要么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或者行业客户,要么加快产品
的更新迭代寻求更多的功能延伸,以突破企业业务成长的“S型曲线”。
在云计算技术
发展之前,企业就尽可能有效地延长自己的成长曲线,只是云的出现加快了过程。
云计
算等新技术的出现给予了行业内企业公平的机会,而方向的把握更多在于企业自身。
产品体系架构的调整先于上云。
两家企业所有的转变都是围绕尽可能创收的目标。
有了
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后,打包套件捆绑销售在直接带来收入提升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节
省了销售费用率;订阅的付费模式降低了用户门槛;企业为了加强订阅对更多用户的吸
引力而加快产品迭代的频率,而为了降低每次迭代和定制化需求的成本,产品架构须尽
量模块化,细颗粒开发并且把可复用部分尽量平台化。
两家企业的产品架构一直在为业
务需要而调整,云计算的发展推动和加速了这个过程。
2、Adobe和Autodesk的转型之路
ADBE的转型发展之路:
2008年之前,传统套件阶段:不断打磨完善产品,2003年开始首次将Creative
Professional系列软件产品打包成套件Creative Suite(CS,分为标准版和高级版),
同时提供一个平台集成这些产品,并加快产品更新迭代的频率。
2009-2011年,转订阅阶段:销售模式从永久性License逐步向订阅模式过渡,率
先在移动端产品推出订阅的付费模式,吸引弹性新用户。
同时,业务上新增数字营
销板块。
2013年至今,全面转型云订阅阶段:订阅会员可下载安装任何最新版本并获得在
线服务,套件产品Creative Suite停止更新。
同时,公司AI战略逐步铺开,开发
出与各类产品协同的智能底层平台Adobe Sensei。
Adobe至今大多数产品仍需要本地部署,但是优质的“在线服务”让公司具备了不断
提高的客户忠诚度,使得Adobe在渡过了产品渗透率提升的成长红利以及作为龙头市
占率提升的成长阶段之后开启了新篇章。
Adobe也下注了行业领域的延伸,但订阅让公
司出现了更彻底的转型和升级。
图2:Adobe转型发展的不同阶段及股价走势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XXX市场研究
部
ADSK的转型发展之路:
2002-2009年,从License向Maintenance转型:自Autodesk Point A的推出提
供在线服务,以及推进应用和互联网连接开始,ADSK从license向maintenance
逐步转,强调按期付费及在线服务,加快产品更新频率。
2004年开始推出针对具
体工作流设计的套件Suites,打包销售全生命周期的软件。
2010-2014年,逐步向Subscription转型:发展desktop software(FY17改名为
product subscription),用户即时“租用”软件服务,可以是授权模式也可以是云
上模式,吸引更广泛的根据项目需求的客户及小微客户。
2015年至今,全力转云:推广云管平台类产品Autodesk BIM360,PLM360,Sim
360和Fusion360。
产品体系从“套件模式(Suites)”向“软件集模式(Collection)”
转变,用户在产品集内可自由搭配进行应用软件的组合订阅。
越来越多功能的云化
以及部分小型功能软件的取缔与整合。
图 3:ADSK 转型发展的不同阶段及股价走势
资料来源:Wind 、XXX 市场研究部
ADSK 至今大多数应用尚未云化。
产品渗透到一定程度后,很大的一部分增长来自于产 品的迭代升级,公司推订阅的初衷是为了平滑收入,同时也尽可能降低每一次推动客户 迭代的成本,所以有了最初的 maintenance subscription ,同时产品的更迭速度加快, 这有助于加强 maintenance subscription 对客户的吸引力。
后来考虑客户的按需配置, 发展了租用性质的产品 desktop software/product subscription ,同时逐步上云,越来越
弹性地满足客户需求,扩充了更广泛的客户群。
FY16 年开始停止 license 模式,这建 立在公司产品极强的客户忠诚度基础上,公司开始发掘原来 70%的盗版用户的潜在市 场。
目前 ADSK 大多数的软件应用还没有云化,两大云端管理平台是主要的 cloud 产品: BIM 360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云端管理平台,支持对建筑设计全部流程进行数据的查看、 编辑、存储与管理,并且提供同步操作功能;Fusion 360 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整合了三维 CAD 、CAM 、CAE 等工具,支持分布式设计、同步设计审阅等功能。
3、数据价值探索
ADBE 推出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领域的战略产品 Adobe Sensei ,为 Adobe 家族系列产 品提供设计和数字 AI 支持以实现功能的增值。
表 1:Adobe AI 产品 Sensei 对云业务的赋能
云业务 AI 产品 SenSei 带来的主要增值功能 Adobe Sensei 的 AI 帮助用户缩短从概念到完成的时间, 提供的技术支持包括快速搜索、省时创建及可视化特效。
Adobe Sensei 的机器学习功能将会运算数据,帮助营销人 员了解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从而提供个性化的相关体验并预 测未来需求。
提供的技术支持包括预测分析、管理及个性化、 Adobe Creative Cloud
Adobe Experience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