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所得计算一览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关于为投机倒把活动提供运输工具收取的运输费是否属“非法所得”的请示》的答复(1992.1.3)
没收“用于投机倒把物品”问题
《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倒卖走私物品”,应包括行为人已经倒卖完毕的走私物品,正在实施倒卖的走私物品,以及准备用于倒卖,但由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时查处等原因尚未卖出的走私物品。行为人的走私物品已经部分倒卖完毕的,剩余部分应当认定为用于投机倒把的物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对《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若干问题的答复(1991.1.11)
欺诈取得企业登记案件
对企业或经营单位在申请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六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处以没收非法所得的,计算非法所得的时间从企业或经营单位骗取登记时开始,非法所得的计算按国家局《通知》执行。
关于商标侵权案件罚款金额计算方法问题的批复
(1996.9.5)
商标侵权案件中非法经营额问题
对于经销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依《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处理时,其非法经营额计算为:商品已全部销售的,其销售款总额为非法经营额;商品尚未销售的。其购入总货款为非法经营额;部分销售的,已售出部分的销售款总额加上尚未售出部分的购入货款之和为非法经营额。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三十条“质次价高”、“滥收费用”及“违法所得”认定问题的答复(1999.12.1)
保险公司违法经营保险案件
参照《关于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执行。行为人已缴纳的税金和已上交国库的法律、法规规定支出的费用,可以从违法所得中扣除;对不属于上交国库的费用,不应从违法所得中扣除。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在柜台联营中吸取对方商业赞助金宣传费广告费行为能否按商业贿赂定性问题的答复(2001.06.13)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关于“非法所得”是否应当减除银行贷款利息的请示》的答复(1991.7.17)
《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一款涉及查处物资(物品、商品)等值的罚款问题
(一)以购进物资(物品、商品)的价格为根据,一般应以进货发票或其他有关的资料为准;无法取得发票或有关资料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当时市场价格确定。(二)走私物品、特许减免税物品,以同类型号物品到岸价格为根据,无法确定时,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商有关部门确认。(三)金银(包括金银制品)和外汇,其等值的计算,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根据;文物按国家文物保护管理法规的规定执行。无法确定时,可请有关主管部门协助确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发布违法广告但未收取广告费案如何认定问题的答复(1999.4.9)
个体工商户超范围经营案件
依照《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对擅自改变经营方式或超越核准的经营范围的,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进行处罚。对超范围经营所取得的非法所得无法查清的,可单独处以罚款。
关于在查处广告违法案件中如何确认广告费金额的通知(1995.07.07)
广告经营违法案件
一、广告经营承办或代理内容违法广告的,以全部广告费收入作为非法所得;其它广告违法行为,以全部广告费收入减去设计、制作等直接成本费用之差作为非法所得。二、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或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非法承办或代理的广告内容同时违法的,以全部广告费作为非法所得;广告内容不违法的,以全部广告费收入减去设计、制作等直接成本费用之差作为非法所得。三、擅自提高广告业务代理费标准和户外广告场地费、建筑物占用费收费标准的,以擅自提高的费用标准与国家规定的费用标准之差计算非法所得。四、违法经营广告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已缴纳的税款,在计算非法所得时应予以扣除,未交纳的不予扣除。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适用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问题的答复(2000.11.17)
在柜台联营中吸取对方商业赞助金宣传费广告费问题
宣传费、广告费、商业赞助等,应是对宣传行为、广告行为及其他具体商业行为所支出的费用。如果未发生宣传、广告等相应的具体商业行为,而是假借宣传费、广告费、商业赞助等名义,以合同、补充协议等形式公开收受和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除正常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以外的其它经济利益,即构成商业贿赂。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查处无照经营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答复
(1994.12.20)
倒卖票证案件
倒卖国家计划供应物资票证,倒卖发票、批件、许可证、执照、提货凭证、有价证券的,其全部销售款应视为非法所得,不应扣除成本。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倒卖票证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批复
(1990.3.29)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1989.12.1)
查处无照经营违法违章案件
工商管辖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的计算方法,均可依据《关于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执行。对没有任何正式票据的无照经营案件,应以其全部收入作为非法所得,难以确认或计算非法所得的个人无照经营案件,可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确认的违法行为人的口述或提供的书面清单,作为确定其经营额及非法所得的依据。
反不正当竞争案违法所得起算问题
违法所得应当自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违法所得为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至终了之日的继续或者连续状态期间的非法收益。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发生于该法施行之前,在该法施行之后连续或者继续实施的,违法所得自该法施行之日起计算。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滥收费用行为的构成及违法所得起算问题的答复(1999.11.29)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三十条“质次价高”、“滥收费用”及“违法所得”问题
“质次价高”、“滥收费用”和“违法所得”是密切相关的三个法律概念。“违法所得”是指被指定的经营者通过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所获取的非法收益,主要包括下列情况:(1)销售不合格商品的销售收入;(2)超出同类商品的通常市场价格销售商品而多获取的销售收入;(3)应当收费而超过规定标准收费所多收取的费用;(4)不应当收费而收取的费用。
委托加工经营中违法经济案件
以定作方实际给付承揽方的加工费或者劳务费作为非法所得。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查处委托加工经营中违法经济案件违法所得计算问题的答复
(1997.1.3)
查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
对未经核准登记或者虽经核准登记但核准登记的经营方式中无生产加工方式,擅自生产加工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计算行为人非法所得,不应扣除生产加工成本。
关于适用“没收非法所得”处罚问题的答复
(1996.09.23)
商标侵权案件罚款金额问题
一、加工企业开展来料加工业务所获加工费,相当于商品经营者的销售收入,不应计为所获利润,而应计为经营额。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第二款所指“所获利润”,一般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以及已缴纳的税金。三、《关于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所规定的“非法所得”的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商标侵权案件中的“非法所获利润”或“非法经营额”的计算。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三十条“质次价高”、“滥收费用”及“违法所得”认定问题的答复(1999.12.1)
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案件
邮电、铁路等公用企业滥用独占地位,强制用户购买其指定的电话机代维服务、货物保价运输服务或者保险等按照国家规定应由用户自愿选择的服务项目的,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的限制竞争行为,其自身或者其他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强制收取电话机代维费、保价运输费或者保险费等费用的,属于不应当收费而收取费用的滥收费用行为,其收取的相应费用为违法所得,应当按照该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予以没收。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经济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扣税问题的答复(1999.12.24)
“非法所得”是否应当减除银行贷款利息问题
关于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的计算问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检字〔1989〕第336号文已做出明确规定。该文发布前的案件应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83)工商130号文件规定处理,即直接费用是指正当的运输费、保管费、差旅费等三种直接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关于没收“用于投机倒把物品”问题的请示》的答复(1995.07.18)
经济违法违章案件处理决定前已缴纳的税款,应在计算非法所得时予以扣除。对由于行为人不配合调查,拒不提供缴纳税款的有关材料,从而难以确认其是否缴纳税款或缴纳税款的具体数额的,可在计算非法所得时,暂不予以扣除。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查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违法所得计算问题的答复(1997.4.10)
为投机倒把活动提供运输工具收取的运输费问题
当事人为投机倒把活动提供运输等其他方便条件,构成《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之行为的,其从中获取的经济利益包括运输费,应视为非法所得;如果当事人只是在从事正常的运输业务中上当受骗,未构成投机倒把的,其所收取的运输费,不应视为非法所得。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广告经营违法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1991.10.04)
发布违法广告但未收取广告费案件
广告发布者在某项特定的广告发布活动中,主动放弃或者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得到广告费,或者以其它形式折抵广告费时,其广告费金额可以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查处广告违法案件中如何确认广告费金额的通知》第四条来认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关于保险公司违法经营保险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请示》的答复(1989.10.19)
广告违法案件如何确认广告费金额问题
一、对广告发布者,广告费以广告发布费全部金额确认。为该广告附带提供其他服务的,则应将服务费与广告发布费合并计算。二、对广告经营者,广告费以广告代理费,广告设计、制作费的全部金额确认。为该广告附带提供其他服务的,则应将其服务费与广告代理、设计、制作费合并计算。三、对广告主,广告费按其承担的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等费用的总额合并计算。四、对已经发布的违法广告,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尚未收到广告费的,按照发布广告的实际情况计算广告费,其标准以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签订的书面合同规定的标准确认;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或合同不能反映收费金额的,按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向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案、公布的广告收费标准确认;未向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案的,比照违法当事人同类广告的收费标准确认。五、在查处广告违法案件中,对当事人违反《广告法》规定,各方之间不订立书面合同,不将收费标准向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案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