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学家关注的是(),主要研究个体及其社会行为以及人类社会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变化发展规律。
A.群体B.组织C.个体D.社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社会学家关注的是个体,主要研究个体及其社会行为以及人类社会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变化发展规律。
参见教材P31。
2、()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属于心理学的领域。
A.政治学B.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社会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属于心理学的领域。
参见教材P31。
3、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奥主持“霍桑试验”,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
A.人际关系学说B.理性人假说C.科学管理学说D.社会人假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奥主持“霍桑试验”,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参见教材P32。
4、随着环境因素对管理工作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20世纪70年代,组织行为学发展出一个新的流派,称为()。
A.制度学派B.权变学派C.人际关系学派D.古典学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随着环境因素对管理工作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20世纪70年代,组织行为学发展出一个新的流派——权变学派,又称情境学派。
参见教材P35。
5、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人是心理学家费德勒,他于1962年提出了()。
A.群体功能理论B.人际关系学说C.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D.X理论和Y理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人是心理学家费德勒,他于1962年提出了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即费德勒模式)。
参见教材P35。
6、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中,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
A.最大限度增加企业利润B.提高生产效率、完成生产任务C.人性化管理,较多考虑员工情感D.提高员工福利,减少离职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人”假设。
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完成生产任务,也就是重视完成任务,较少考虑人的情感。
参见教材P45。
7、“自我实现人”假设的提出者不包括()。
A.克里斯·阿吉里斯B.马斯洛C.泰勒D.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也叫“自动人”。
这种人性假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克里斯·阿吉里斯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来的。
参见教材P47。
8、Y理论的提出者是()。
A.麦格雷戈B.泰勒C.马斯洛D.福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Y理论。
麦格雷戈在总结并归纳马斯洛、阿吉里斯及其他人类似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中的管理,提出了著名的Y理论。
参见教材P47。
9、“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上面。
A.工作内容B.工作效率C.工作环境D.工作质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工作环境上面。
参见教材P47。
10、约翰·华生于1913年出版了代表作()。
A.《组织心理学》B.《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C.《管理心理学》D.《科学管理原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约翰·华生于1913年出版了代表作《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
参见教材P49。
11、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的创始人。
A.内驱力理论B.群体动力论C.人际关系学说D.双因素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卢因的观点。
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动力论的创始人。
参见教材P52。
12、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公式表示为()。
A.P=f(Q)B.Z=f(X,Y,Z)C.B=f(P,E)D.T=f(S,V,U)【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卢因的观点。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公式表示为:B=f(P,E)。
参见教材P52。
13、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总的来讲可以分为()。
A.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果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C.心理结果和从众心理特征D.个性心理特征和从众心理特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参见教材P56。
14、()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基础,是个体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分析过程D.意志过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基础,是个体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
参见教材P56。
15、()就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
A.需要B.要求C.动机D.目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需要、动机与行为。
需要就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
参见教材P62。
16、下列关于动机和行为的复杂关系具体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动机只能够引发一种行为B.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C.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D.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需要、动机与行为。
动机和行为的复杂关系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
第二,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
第三,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
第四,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第五,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
参见教材P63。
17、人的工作满意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意识形态,其实质是一种()。
A.情绪B.心情C.态度D.动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人的工作满意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意识形态,其实质是一种态度。
参见教材P65。
18、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会保持其稳定性的特性,这反映的是知觉特征中的()。
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觉与行为。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会保持其稳定性的特性。
参见教材P68。
19、罗特的研究表明,()对于成功的期望有重要影响。
A.内控者B.控制源C.外控者D.稳定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觉与行为。
罗特的研究表明,控制源对于成功的期望有重要影响。
参见教材P72。
20、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学习历史、所受教育、成长经历及所处环境不同等,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都以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去适应环境,所以会表现出极大的个性()。
A.社会性B.差异性C.倾向性D.稳定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个性与行为。
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学习历史、所受教育、成长经历及所处环境不同等,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都以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去适应环境,所以会表现出极大的个性差异。
参见教材P73。
二、多项选择题1、费德勒把影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
A.职位权力B.任务结构C.组织团结程度D.上下级关系E.社会环境【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费德勒把影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参见教材P35。
2、人性假设主要包括()。
A.“复杂人”假设B.“自我实现人”假设C.“社会人”假设D.“经济人”假设E.“简单人”假设【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人性假设。
人性假设主要包括:“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参见教材P44。
3、在认识过程中,记忆是人们对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保存,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可再显现出来。
记忆一般包括()。
A.记录B.识记C.保持D.回忆E.认知【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过程。
在认识过程中,记忆是人们对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保存,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可再显现出来。
记忆一般包括四个部分:识记、保持、回忆和认知。
参见教材P57。
4、意志活动的特点主要有()。
A.意志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B.意志活动是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C.意志活动是受别人指挥的D.意志活动是由一系列的随意活动实现的E.意志活动是有计划的活动【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过程。
意志活动的特点主要有:(1)意志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意志活动是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
(3)意志活动是由一系列的随意活动实现的。
参见教材P58。
5、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有()。
A.自觉性B.坚毅性C.果断性D.他律性E.自制性【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过程。
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坚毅性、果断性、自制性。
参见教材P58。
6、动机的机能主要有()。
A.制约动机B.始发机能C.选择机能D.强化机能E.客观动机【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需要、动机与行为。
动机具有以下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
(2)选择机能:动机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使得行为朝着既定方向、预期目标前进。
(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
参见教材P63。
7、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主要有()。
A.调整功能B.自我保护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反馈功能E.知识功能【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态度在工作中一般有以下四种功能:(1)调整功能。
(2)自我保护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知识功能。
参见教材P65。
8、根据人脑对事物特性的认识,将知觉分为()。
A.空间知觉B.静止知觉C.时间知觉D.运动知觉E.错觉【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觉与行为。
根据人脑对事物特性的认识,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参见教材P67。
9、社会知觉的特征包括()。
A.认知对象的确定性B.认知对象的独特性C.知觉过程的单向作用性D.知觉过程的双向作用性E.信息加工过程的特殊性【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觉与行为。
社会知觉的特征包括:(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2)知觉过程的双向作用性。
(3)信息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参见教材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