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优秀实用
2)“以人推己”式类比 “以人推己”式类比是拿别人与自己来进行类比。例如 一个人由于平时多食而不爱活动,发胖了,因而推论自己在 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发胖。“以人推己”式类比法的逻辑模式 如下: 他人具有a、b、c,另有d; 自己也具有a、b、c; 所以,自己也具有d。 子墨子见王,日:“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 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 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日:“必有窃疾矣!”子墨 子日:“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 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 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糟糠也; 荆有长松文梓榆樟,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 三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源自钱钟书—玩转中西文化魔术师
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 1911年,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 取名“钟书”。 1920年,入无锡东林小学。父亲为钱钟书改字 “默存”,要他少说话。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成 绩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 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 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 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 杨绛结婚,同船赴英。
谈中国诗
钱钟书
补充注释
笼统lónɡ 精髓suǐ 羡妒 梵文fàn 轻鸢yuān剪掠 蹙cù颦pín 撩人liáo 慨kǎi叹 饶恕shù 叫嚣xiāo 回肠荡气: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 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吞言咽理: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尖刻斩截: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 诗心:文中指诗歌表达的内容,跟“诗体” (诗歌的艺术形式)相对。
3)多向类比 多向类比是在二者之间进行的, 而多向类比是在三者以上对象之间进 行的。例如“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 哺之义,所以人应有孝敬父母之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 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 能明其德”用的都是这种类比。
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交待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 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 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 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 平。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 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 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 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
请你谈谈中国人的形象。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 不变是笑容 。” 刘德华
那么欧洲人呢?
黄头发,
蓝眼睛,
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 了什么思维方式?
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 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 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 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
导语:
你喜欢读诗吗?“诗”其实是“干” 的,是干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 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 “水” 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经历或间 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 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 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钱钟书先生是怎 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
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 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 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 与其它思维方法相比,类比法属平行式思维的方法。 与其它推理相比,类比推理属平行式的推理。无论那种类 比都应该是在同层次之间进行。要注意的是类比前提中所 根据的相同情况与推出的情况要带有本质性。如果把某个 对象的特有情况或偶有情况硬类推到另一对象上,就会出 现“类比不当”或“机械类比”的错误。 特点 类比法的特点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的基础, “比”既要共同点也要“比”不同点。对象之间的共同点 是类比法是否能够施行的前提条件,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 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
课文思路:
引子:
方法
比较
中国诗早熟,最先产生的是抒情诗(发展:成熟早)
形 式 上
抒情诗虽短却有悠远的意味
富于暗示和爱用疑问语气结束
(形式:篇幅短
技巧:韵味长 )
中国诗因短而词气安和(语言:词气和)
内 容 上
中国诗和外国诗内容上无甚两样 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第一部分:
“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 发生这个问题”,“这个问题” 指的是什么问题?
第二部分: 作者提到中国文化中的绘画和逻辑,目的是 什么?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者提到中国文化中的绘画和哲学,说明了 绘画和逻辑缺乏坚实的基础,却又一蹴而至崇高 的境界的特点,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国诗早熟又早 衰的原因。 运用了类比的写法。
按前提和结论中的对象分类 根据类比中的前提和结论中的对象不同,类比可分为同 类类比和异类类比等类型。同类类比又可分为“以己推人” 式类比、“以人推己”式类比、“以人推人”式类比、“以 物推物”式类比等类型;异类类比又可分为“以人推物”式 类比、“以物推人”式类比等类型。 1)“以己推人”式类比 “以己推人”式类比是拿自己与别人来进行类比,是一 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式的推理。例 如,晋惠帝生性痴呆,治国无方,致使天下混乱,老百姓无 粮可食,多被饿死。司马衷在听到大臣们关于老百姓没有粮 食吃的汇报后,也很着急,想了半天,说:“何不食肉糜?” 意思是,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以己 推人”式类比法的逻辑模式如下: 自己具有a、b、c,另有d; 他人也具有a、b、c; 所以,他人也具有d。
题目解说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 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 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 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 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 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 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 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 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 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 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 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 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 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 偏见。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 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 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
5)“以人推物”式类比 庄子在《至乐》篇中讲了一个“鲁侯养鸟”的故事:鲁侯这个 人喜欢人奉承,喜欢听音乐,而且喜欢喝酒吃肉。有一天一个人抓 来了一只鸟送给他,他非常喜欢,于是用车子把它送到供祭祀用的 庙堂里去,每天叫人给它演奏庄严肃穆的《九韶》乐曲,向它敬酒, 给它吃肉,结果鸟不但没有养好,三天就死掉了。庄子叹息说,鲁 侯是用养自己的办法养鸟,而不是用养鸟的办法养鸟。 “以人推物”式类比是拿人与别的事物进行类比。古人把自然 物拟人化,把人的某种能力、情况类比到别的事物身上,设想自然 物同人一样,具有情感意识,如人有喜怒,故天也有喜怒;人能思 能语,所以认为顽石能思,鸟兽能言。石头能从山上走下来。刀砍 树,树就会有痛感。 人类早期思维认为万物和人一样都有灵魂。万物有灵的思想, 说明那时的人已把“人有灵魂”的观念类比到万物上去了。“以人 推物”式类比大量存在于人类早期思维中。“以人推物”式类比法 的逻辑模式如下: 人具有a、b、c,另有d; 它物也具有与a、b、c相似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段至7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 特点。
第一层,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 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 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的风格。 第四部分(第8段)。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 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 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 深刻理解本国诗歌。
著作书目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 1941 《人.兽.鬼》(短篇小说集) 1946 《围城》(长篇小说) 1947 《谈艺录》(诗话) 1948 《管锥篇》(1-4册,文论) 1979 《七缀集》(文论集) 1985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 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 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 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6)“以物推人”式类比 《黄帝内经》云:“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 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岁有三百六十五日, 人有三百六十五节。” “以物推人”式类比是拿别的事物与人来进行类比。 诸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铁不用会生锈,水不流 会发臭,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用的都是这种类比。又 如“蜜蜂整日整月不辞辛苦,在酿蜜,在为人类酿造最甜 的生活;农民辛勤地分秧插秧,在酿蜜——为自己,为他 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蜜蜂是高尚的,农民也 是高尚的”用的也是这种类比。“以物推人”式类比的逻 辑模式如下: 它物具有a、b、c,另有d; 人也具有与a、b、c相似的特点; 所以,人也具有与d相似的特点。
根据思维方向,类比可分为单向类比、双向类 比和多向类比等类型。 1)单向类比 单向类比是拿某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进行 单方向类比。例如上面的“以己推人”式类比、 “以人推己”式类比、“以人推人”式类比、 “以物推物”式类比、“以人推物”式类比、 “以物推人”式类比都属于单向类比。我们平 常所说诸如“铁不锻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 康”“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用的就是这种类 比。
2)双向类比 双向类比是既拿此对象和彼对象进行类 比,又拿彼对象和此对象进行类比。双向类 比可分为“以己推人且以人推己”、“以此 人推彼人且以彼人推此人”、“以人推物且 以物推人”和“以此物推彼物且以彼物推此 物”等类型。例如西汉董仲舒说:“天有阴 阳,人有卑尊;天有五行,人有五常;人有 四肢,天有四方;人有喜怒哀乐,天有春夏 秋冬;故人是一个小的天,天是一个大的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