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北大清华自主招生面试全攻略

2011北大清华自主招生面试全攻略


七、准备不充分问题的回答
一种是略知一二,一种是闻所未闻。 前者需要做的是将自己所知道的很少的一 部分较为详尽、有所拓展的讲述出来,并 注意用探讨、商量、尝试的口吻,可以明 确告诉考官自己的不足。 后者应该明确告知考官自己的无知,或者 恳求考官进一步解释清楚问题,或者恳求 考官更换问题。
八、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方式
二、面试问题归类
3、学校专业志愿类:10% 、学校专业志愿类:
主要考察个人对于报考学校(复旦大学)和 相应专业的看法、原因、规划等。 例:1)清华的校训? 2)你怎样分配时间用于宽口径教育和专 业教育? 3)你毕业后想从事什么工作
二、面试问题归类
4、专业知识能力类:18% 、专业知识能力类:
主要考察与你所报考专业有关的专业知识能力, 问题大多来自于日常生活,考察的却是专业理论。 例:1)找一个平面图形让它的周长和面积数值上 相等。 2)光盘的原理 3)为什么南方的天气相对北方比较阴冷? 4)我喝的水PH值多少?为什么要弱碱性?
一、面试问题来源
1、个人材料 、 例:1)社会志愿者工作中你有什么感受? 2)班主任说你在班中有一定威信,你觉得 呢? 2、志愿专业 、 例:1)你的英语这么好,为什么不去国外念本科? 2)你物理拿过市里一等奖,那你说说我头上 的日光灯的原理。
一、面试问题来源
3、社会热点 、 例:1)谈谈你汪峰不让对旭日阳刚唱歌曲的看法。 2)如何控制北京市房价? 3 3)如何治理北京的交通? 4、现场生成 、 例:1)如果你没有被北大预录取,你会怎样? 2)如果你是考官,你最想了解的是考生的哪 一点?请你回答你自己提出的问题。
二、面试问题归类
6、教育问题现象类:7% 、教育问题现象类:
主要考察对于教育热点事件和话题的看法。 例:1)如何看待高校自主招生? 2)你感觉现在的学习负担重吗?谈谈如 何减负? 3)谈谈课外辅导到底对考试有何用?
二、面试问题归类
7、时政话题类:12% 、时政话题类:
主要考察对上年度时政热点问题的了解和看 法。 例:1)请你说出2010年有关经济热点话题 2)上海世博会是什么时候?主题是什么? 你对这个主题有什么理解? 3)今年是建党多少年?
二、面试问题归类
2、个人生活及经验类:27% 、个人生活及经验类:
主要考察个人的特点(爱好、优缺点、性格、价值观、 人生态度、人际关系、能力、自我评价)、经验(家 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题目有直接设问型和情景 假设型两类。 例:1)你有过创新经历吗,动手实践?交流能力与动手 能力那个更弱? 2)你如何看待人生的意义? 3)你是独生子女吗,简述独生子女的弱点,你有吗? 4)你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是什么?你有什么缺点? 5)如果在街上碰到小偷,你会怎么办? 6)你会如何消费你挣得的第一笔工资?
六、面试问题答题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是什么”要直接明了,无需过于详尽。 2)“为什么”要条理清楚。这部分往往是显示 水平高低的关键。一般的思路是“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内因”—“外因”。要注意回答的深度和全面性, 一般至少回答三到四个方面的原因,注意顺序词 的使用。 3)“怎么办”要具有针对性,和原因相对应; 要考虑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要符合学生的 认识水平,切忌领导讲话式的泛泛而谈。
九、2011年时政及社会热点汇总 年时政及社会热点汇总
也谈“应试”
1、认识你自己 、 列一份个人情况清单(优点、缺点;梦想、 信念;哲学、道德;阅读、经历;学习、 兴趣;实践、创新) 2、训练时政回答思路 、 3、面试模拟 、 两个人结对互相提问、自己面对镜子练习。
全国高校自主招生 面试指导
2011年
基本方案
以北大为例: 面试的情况是3个教授同时面5个人,首先是每个人按照事先定下的 顺序自我介绍(今年差不多每人1分钟吧),然后抽题。桌子上10道 题,每个人抽到之后有一次换题的机会,但是选择换题之后就只能答 换到的那题了~进去的时候桌上有笔和纸可以打草稿~然后大家开始 准备,觉得自己准备好了以后就可以直接举手了,教授同意即可答题 。时间控制在3-5分钟~ 每个人都答完以后进入自由讨论阶段,讨论刚才的那几个问题~有 的时候教授会引导,作些评论,但是一般不会直接发表“我不认同你 的看法”或者“我觉得你讲得非常好”这样的有倾向性的话。自由讨 论完了面试就结束了~走的时候别忘对老师说声再见~ 面试的分数满分95分。具体是这样操作的:3个老师同时打分,老 师的表上有这样几个选择:不及格;60-94分之间的任意分数;95分 。然后3个人的分数最后平均。如果有两个老师都给你打了95分那么 就无视你的笔试成绩直接通过;如果有两个老师给你打了不及格那么 就无视笔试成绩直接rej掉~
八、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方式
4、社会现象热点、教育问题、时政话题类: 、社会现象热点、教育问题、时政话题类:
2)如果你是中学校长,你会在北京大学实行中 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后,把什么样的学生推荐给北 大? 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人才观。什么样的人才才是优 秀人才?偏才和怪才是不是优秀人才?对这一问 题的回答应该注意辨证性,可以答出来理想的人 才是“全面+特长”或“一专多能”。
八、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方式
1、高中生活、个人生活及经验类 、高中生活、
4)如果在街上碰到小偷,你会怎么办? 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兼顾伸张正义和自我保护。 要伸张正义,这是态度和原则;更要自我保护, 这是方法和前提。所以,回答应该分为两部分, 一是阐明这一点,以显示认识问题的深度,二是 回答“4、专业知识能力类:18% 、专业知识能力类:
5)你认为建立一家制药厂需要哪些条件? 6)“存在决定意识”是谁说的?有人说“存在 决定意识”不能解释所有现象,你怎么看? 7)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高尔基的思想政治倾向? 高尔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态度是怎样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体现的俄罗斯民族性是独 特的还是在其他俄罗斯作家中也能得以体现的? 能否举一个例子说明俄罗斯民族性在当代俄罗斯 的体现?
八、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方式
1、高中生活、个人生活及经验类 、高中生活、
2)你和同学相处得好吗?你如何处理寝室里同 学的关系?举例说明。 先回答相处的“是什么样的”,比如:相处的很 好、很融洽等。 然后回答“怎么办”,比如:真诚待人、分享与 主动提供帮助;在出现矛盾和分歧的时候保持理 智、讲道理、谦让等。
五、面试问题性质
1)考察“真”的问题:是关于知识的问题。注 )考察“ 的问题: 意答案的逻辑顺序。如:如果有三个人,其中至 少有两个是女生,那么一定是两个女生的概率是 多少?为什么? 2)考察“善”的问题:是关于事物或行为对群 的问题: )考察“ 体的价值的问题。回答时要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 相结合。如:如何看待马路中间乞讨现象? 3)考察“美”的问题:是关于客观事物给主体 的问题: )考察“ 带来的主观体验的问题。回答时注意阐明理由。 你看过哪些书?其中哪部给你印象最深?
二、面试问题归类
1、高中生活类:8% 、高中生活类:
主要结合个人材料考察高中期间的学习、社会实 践、集体活动、学生干部、志愿者和人际关系。 例:1)你在班中的成绩是靠前、靠后还是中等? 请你介绍一下你们班成绩最好的一位女生。 2)你和同学相处得好吗?你如何处理寝室里 同学的关系?举例说明。如果你们班有一个家境 贫困的学生?你会怎么处理与他的关系?如果班 级搞活动,他由于经济原因每次都缺席,你会怎 么办?
1、高中生活、个人生活及经验类 、高中生活、
总体要求要诚实讲述自己的经历,如果没有亲身 经历,同学的经历也可以作为一种间接经验适当 移植,并不为过。 如:1)社会志愿者工作中你有什么感受? 先回答感受“是什么”,比如:快乐、崇高感、 满足感等,要真切、内容上呈并列或递进关系。 然后简单解释“为什么”,比如:因为和更多的 人交朋友、接触更多的事物,所以快乐;因为无 私的为别人和社会奉献,所以有崇高感;因为别 人的认可和自己的进步,所以有满足感。
二、面试问题归类
5、社会现象问题热点类:15% 、社会现象问题热点类:
主要考察对于非时政、非教育类社会热点问题的 看法,即包括事件、人物,也包括一些有争议的 话题,从中考察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1) 你平时买菜吗?如何看待物价上涨问题? 2) 谈谈北京的城市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3) 如何看待天安门前立孔子像? 4) 你认为如何解决入园难问题?
八、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方式
1、高中生活、个人生活及经验类 、高中生活、
3)你有过创新经历吗,动手实践?交流能力与 动手能力那个更弱? 这一问题涉及到个人素质,回答的情况将影响 考官对自己水平的评价。尤其对于没有参加过典 型的创新活动的同学,重点应该放在对“创新” 的挖掘上。对于创新活动可以是独立完成的,也 可以是参与的,同样也可以是观摩的;创新既可 以是学校的、与学业相关的,也可以是社会和家 庭的;既可以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 社会科学方面的。如果打开了思路,就会找到适 合的例子。
八、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方式
2、学校专业志愿类 、
例:1)人大的校训? 2)谈谈你对什么专业比较喜欢? 3)请你谈谈当你大学毕业时你所学 专业的就业前景?
八、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方式
2、学校专业志愿类 、
2)你的物理很好,为什么要进数学系,是因为 就业原因吗? 这一问题的本质是在考察求学的目的。即便是同 一个人,求学的目的应该是多层次的。所以回答 的关键就是要答出求学目的的层次性,既要答出 就业这样的现实层次,也要答出爱好、兴趣这样 的精神层次,更要答出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这样 的理想层次。这样才能既避免在世俗观点和口号 式表达之间游走,又显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深思熟 虑。
八、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方式
4、社会现象热点、教育问题、时政话题类: 、社会现象热点、教育问题、时政话题类:
3)怎样看待逐渐增多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反 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 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原因的分析,要从宏观 和微观、我国和外国、直接和根本原因几个方面 来分析。多角度显示知识储备的丰厚,有深度显 示思维的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