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晋祠(课堂教学片段——晋祠的树)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晋祠自然风景“三美”的特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晋祠的美,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整体把握,沉潜于晋祠树的美师(指着板书“美丽”,轻轻描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感受到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描写晋祠树的部分感受晋祠的美丽。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
(生浏览课文找句子)师(指着板书说):你从哪儿感受到晋祠的美丽?生:我从古老苍劲体会到晋祠的树很美。
师评:古老苍劲的树让晋祠美了。
(师相机板书:古老苍劲)生:我从造型奇特体会到晋祠的树美。
(师相机板书:造型奇特)师评:造型奇特的树也增添了晋祠的美丽。
生:我从幽静、典雅感受到晋祠的树很美。
师评:晋祠的树让晋祠显现出了那份幽静、典雅之美。
(师相机板书:幽静典雅)难怪作者说——(CAI出示句子: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生齐: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设计理念】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整体感知文本,在文字中游泳,如鱼得水,找到自己触摸到的阅读世界,感受到晋祠古老苍劲的树和造型奇特的树让晋祠幽静、典雅,从而找准“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中心句: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二)指导到位,徜徉于晋祠树的美师导:同学们说的真好,让我们再跟随作者的视线仔细地看一看,抓住关键词,边读边想像画面,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有特点的树(教师指着板书:古老苍劲和造型奇特),去感受晋祠的美。
(学生选择古老苍劲、造型奇特其中一个片断默读自学。
)师抓住机会表扬(发现了一个学生把重点词圈画出来了):他真会学习,把自己感受很深的词圈点出来了。
师(发现了一个学生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位同学,用一个词写下了自己的感受,相信他在深入地思考问题。
【设计理念】教师尊重学生,给予了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深入文本,在文字中徜徉,自由选择“古老苍劲”和“造型奇特”的树,读文感受树的幽静、典雅之美。
(三)用心品读,浸润于晋祠树的美师:大家抓住了关键词想象出了画面,来,把你看到的画面说一说。
交流古老苍劲的周柏:生:我仿佛看到周柏挺直着身子躺在石阶旁。
师评:你能抓住关键词想象出周柏的画面。
文中是怎样描述的?你来读一读。
(生1读)其他同学看看,从哪能感受到周柏的古老苍劲?生:我从“皱裂”中感受到周柏很古老。
师:“皱裂”这个词为什么给你古老的感觉?生:我觉得皱裂就像老奶奶的手一样打起了皱。
师(点点头):是呀,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爷爷奶奶历经风霜的手一样。
既然叫它“周柏”,顾名思义就是从周朝就有了的,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风吹雨打,无不显出她的古老沧桑。
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
生读: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师:还从哪个词感受到周柏的古老?生:还从“偃卧”感觉到古老。
师导:课前通过查字典,你知道“偃卧”是什么意思吗?生:仰面躺下。
师导:想像一棵老树是怎样的偃卧?生:周柏像一位老人面朝蓝天躺在石阶旁。
师: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
生读: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生没读出苍劲)师:我听出了古老,还没听出周柏的那份苍劲,从哪可以看出周柏的那份苍劲的呢?生:我还从“劲直”读出了周柏的苍劲。
师:再试着读一读!生再读句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师引:尽管它树皮皱裂,但它的树干仍挺直着,尽管它象沧桑的老人躺在石阶旁,却顶上仍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
这就是晋祠中的周柏。
(CAI:配乐配画)来,一起读。
生配乐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师描述总结:正是在这古老苍劲的周柏的荫护下,晋祠那种幽静、典雅之美显现出来了。
【设计理念】着重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理解语言。
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画面,感悟古老苍劲的晋祠树的独特的美,读出韵味。
交流古老苍劲的唐槐:师:古老苍劲的树除了周柏,还有——生齐:唐槐。
师:你眼中的唐槐是什么样的?生:我觉得唐槐也很古老,枝条缠在一块,叶子很茂密。
(出示填空练习:那唐槐,老干(),虬枝(),一簇簇()条,绿叶()。
)师:你说得很好,你能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吗?生: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师:结合填入的词,你看到了古老苍劲的唐槐了吗?你们可以用刚才的方法,抓住关键词来想象。
生:我从唐槐的“树干粗大”感受到它的古老。
师评:你注意观察了树干,你感受到了唐槐的古老了啊。
你来读读!生读句子: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生:我通过查字典知道“虬枝盘曲”的意思是像虬龙一样的树枝盘曲着卷曲着,我还仿佛看到那唐槐的枝条盘曲着卷曲着。
师:查字典理解词语一下就让你看到了唐槐虬枝盘曲的样子。
想看看这样的树吗?(CAI:出示唐槐的枝条虬枝盘曲的图)来,把你的感受融入到了你的读中。
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师评:古老的唐槐出现在你的眼前!谁再读?生读句子: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我还仿佛看到唐槐长得很茂盛。
师(有感情的)评:多么形象的比喻,古老的唐槐,翠绿的枝叶,展现出生命的活力,显示自己苍劲的风骨。
师(配上音乐轻轻地)引读:晋祠,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那周柏--- 男生读: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师引:那唐槐——女生读: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师引:还有——齐读: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
师评:无论是周柏、唐槐,还是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都陪晋祠历经千余载。
不禁让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生齐:晋祠在古老苍劲的古木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出示句子:晋祠在古老苍劲的古木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设计理念】设计填空,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品味唐槐的古老苍劲之美,并通过图片补白画面,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交流造型奇特的左扭柏师:你看,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有古老苍劲的树,还有造型奇特的树。
(指着板书说)现在,让老师带着你们去看看那棵造型奇特的左扭柏吧!闭上眼,边听边想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配乐读,生想象)师: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仿佛看到左扭柏是朝左边扭去的,而且树干的纹理一条一条的。
师:把你看到的用读表现出来。
生1(没读出左扭柏的直冲云霄):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师评:(出示左扭柏图)你看这左扭柏直冲云霄,像上钻,再读读。
读出它的气势。
生1: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师评:听你再这么一读,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赋予了左扭柏,它树皮上的纹理一齐朝左扭去。
还有谁想读。
生2:(读出了“旋”和“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师(边评边用手做动作):你的读,让我觉得这左扭柏是这样一圈一圈像烟一样向上转去。
从天上看像麻绳一样垂了下来。
生3: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师评:准确生动的四字短语,让奇特的左扭柏立在我们眼前!生4: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师评:形象的表达方法,让我们字字悟其神。
师:来你们这一组让神奇的左扭柏展现在大家眼前。
小组读: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设计理念】通过“周柏”和“唐槐”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已学到的阅读方法,用读的方式来再现晋祠树的美,教师相机引导评价。
师:你的眼前还出现了哪些造型奇特的古树?生1:有偃如老妪负水的古树。
师:想象是什么样?生1:像老妇人弯下腰背着水一样的古树。
生2:还有挺如壮士托天的古树。
师:还有呢?生想象练说。
生3:像出征的战士挺立着。
生4:像拄着拐杖的老人看着自己的故乡。
师:一棵、两棵、三棵,这真是不一而足,这古老苍劲的树、这造型奇特的树,无不让晋祠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CAI出示句子: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生齐读: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设计理念】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特殊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语言,轮流说出头脑中展现出的造型奇特古树的画面,以习得表达方法。
(四)整体回顾,悠游于晋祠树的美师配乐引读:漫步晋祠中,这里的树……,那周柏……,那唐槐……,还有……生:以古老苍劲见长,……,树干劲直,树皮皱裂……师总结:作者用细腻的笔法,抓住树的特点,运用准确的语言,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各具特色的树,让我们感受到晋祠的美在树。
【设计理念】这部分教学中,教师注重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晋祠那份独特之美,那份典雅、幽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