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权法学 专(复习资料)

物权法学 专(复习资料)

《物权法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有全面支配权的权利是 [ ]A.使用权B.占有权C.处分权D.所有权2.物权的绝对性,是指 [ ]A.可以对抗任何其它权利B.非经物权人同意,其他人不得侵入C.绝对不能变动、转让D.绝对拥有而不受外力干扰3.所谓一物一权,是为了明确物权支配客体的范围,该理论是指 [ ]A.一个物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B.一个物上只能有一个权利C.一个物上只能有一个物权D.一个物上不能有两个人的权利4.甲与乙签订一份合同,把一台电脑卖给乙,乙付款后暂未提货;尔后甲又将电脑卖给丙,丙付款后提货。

该案应 [ ]A.电脑应归丙所有B.电脑应归乙所有C.乙、丙二人共有D.甲与乙二人合同都无效5.金光公司以价值100万之房屋设定抵押,向甲银行借款100万元;又将该房屋抵押给乙银行借款80万元,到期后均分文未付。

那么,该案应当 [ ]A.“一女二嫁”,均为无效B.甲银行抵押权优先于乙银行之抵押权C.乙银行抵押权优先于甲银行之抵押权D.甲、乙按在金光公司总债务中比例受偿6.物权法对市场经济的功用主要在于 [ ]A.规范财产流转关系B.保证合同的履行C.保障财产归属秩序D.促进物品迅速交换7.物权法的强制性特征指 [ ]A.当事人不能自由创设物权B.物权的归属由法律强制力保证C.物权法比债权法更有强制力D.物权法是强行制定的法8.关于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权变动的规则不同B.物权种类及内容的设置有很大不同C.诉讼法上的管辖原则不同D.动产的价值较小,不动产的价值较大9.所谓一物一权,是为了明确物权支配客体的范围,该理论是指 [ ]A.一个物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B.一个物上只能有一个权利C.一个物上只能有一个物权D.一个物上不能有两个人的权利10.王实把先前租借给丁冲的游戏机,卖给丁冲,双方达成协议后,丁冲便取得游戏机的所有权;而不需丁冲将游戏机还给王实,再由王实交付于丁冲,此交付形式是 [ ]A.占有改定B.简易交付C.指示交付D.现实交付11.对当事人创设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物权类型的法律行为之效力,正确的判断是 [ ]A.确定无效B.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应发生效力C.生效,只是不具备物权效力D.如果不在法律明确禁止之列,则确定生效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债权一般是有期限的,物权则具有永续性B.主物与从物须为同一主体所有,方能成立主物权与从物权的关系C.所有权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所以在效力上要优先于限制物权D.典权是我国所特有的物权类型13.甲、乙、丙、丁按份共有一艘轮船,甲占该船70%的份额。

现甲欲将该船作抵押向某银行贷款500万元。

已知各共有人事先对此未作约定。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将共有轮船抵押应经过乙、丙的同意B.甲将共有轮船抵押须乙或丙两者中的一个同意C.甲将共有轮船抵押无须经任何人同意D.甲将共有轮船抵押属于无权处分14.王某在吃饭时丢失手表一块,餐厅人员拾得后交给公安部门。

王某未在规定期限内前去认领,公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交寄售商店出售。

孙某从该商店买得该手表,将手表送给女友林某做生日礼物。

林某第二天乘公交车时,手表被偷走,小偷下车后即以100元的价格卖给不知情的郑某。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该手表的所有权属于 [ ]A.王某B.孙某C.林某D.郑某15.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权的是 [ ]A.土地承包经营权B.建设用地使用权C.典权D.海域使用权16.下列物权中只能是动产物权的是 [ ]A.所有权B.抵押权C.用益物权D.留置权17.耕地的承包期为()年。

[ ]A.20B.30C.40D.5018.下列几项物中,属于法定孳息的是 [ ]A.牛奶和鸡蛋B.奶酪C.果实D.租金和利息19.某商场从电视机厂购进100台57厘米彩电。

老张从中挑选了五台,此时这五台彩电在法律上的性质是[ ]A.特定物B.种类物C.主物D.从物二、名词解释:1.物权法定原则2.留置权3.动产质权4.国家所有权5.物权的变动6.排除妨害请求权7.相邻关系 8用益物权9.恢复原状请求权 10.善意取得 11.按份共有 12.物权的排他效力13.宅基地使用权 14.担保物权 15.抵押权 16.所有权三、简答题:1.抵押权的实现的条件有哪些?2.善意取得应当具备哪些条件?3.共同共有的特征有哪些?4.简述物权的效力包括哪些方面?5.简述征收与征用的区别?6.请说明行使物的返还请求权应具备哪些条件?7.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征有哪些?8.国家所有权的特征有哪些?9.宅基地使用权的特征有哪些?四、论述题:1.试论地役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2.谈谈你对一物一权原则的理解。

3.谈谈你对物权法定原则的理解五、案例题:1.甲在某市拥有一套海滨别墅,价值约200万元。

因经商需要资金,甲以该别墅设立抵押向乙工商银行贷款15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

一年后,甲以该别墅设立抵押向丙工商银行贷款10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

甲因经常不在该别墅内居住,于是,经乙、丙同意,甲将该别墅出卖给了丁并告知了丁房屋抵押的情况,双方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

甲因经商失败,无力偿还乙、丙的到期贷款,于是,乙、丙欲对抵押的别墅行使抵押权,但遭到丁的阻挠。

问:(1)甲是否有权就同一别墅设立两个抵押权?(2)丁是否有权阻止乙、丙行使抵押权?2.2003年1月,某乡政府将其所有50亩果园发包给白云,承包经营期为30年,每年承包费5000元,白云预交了承包费,乡政府也将果园交给白云。

次年3月,乡政府更换乡长,新乡长通知白云原合同无效,并与贺图签订承包合同,并收取了贺图承包费。

贺图带人到果园进行经营活动,遭白云激烈反对,双方形成纠纷。

白云以乡政府单方毁约,侵害其承包经营权为由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乡政府继续履行合同,贺图以第三人身份申请参加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其拥有承包经营权。

问:此案应如何处理?3.2002年5月,某城市有刘氏青年在其前胸与后背挂广告,其标题为“谁买我的脸”,主要内容是:我有一张年轻又漂亮的脸,愿为你做10年广告,广告费用为30万元。

对该行为人们众说纷纭,法律人士问:脸能否成为物权之客体?《物权法学》课程复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A5.B6.C7.A8.C9.A 10.B 11.C 12.A 13.C 14.C 15.C 16.D 17.B 18.D 19.A二、名词解释:1.物权法定原则:是指当事人只能依法律的规定设立物权,即物权的种类、内容由法律直接规定,不允许当事人任意创设或改变。

2.留置权:指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3.动产质权: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时,债权人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4.国家所有权:指国家对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5.物权的变动:指物权的取得、丧失或变更。

6.排除妨害请求权:指物权人于其物权的圆满状态被占有以外的其他方法妨害时,请求妨害人出去妨害的权利。

7.相邻关系:指相互毗邻的的不动产权利人之间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互相间的给予便利或接受限制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8.用益物权:指用益物权人对他人之物,以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物权。

9.恢复原状请求权:指在物权人的物权收到侵害时,物权人可以请求侵害人恢复原状的权利。

10.善意取得:指无权处分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有偿转让于善意第三人时,该第三人即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法律制度。

11.按份共有:指共有人按照确定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的共有。

12.物权的排他效力:指在同一标的物之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内容不相容的物权,亦即在同一标的物之上已存在的物权具有排除在该物上再成立与其内容相抵触的物权的效力。

13.宅基地使用权:指农村村民以修建房屋居住为目的而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权利。

14.担保物权:指权利人以确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依法就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

15.抵押权: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

16.所有权: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三、简答题:1.答:(1)抵押权有效存在并不受限制。

(2)债务履行期届满而债务人没有履行全部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

(3)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非因债权人的原因。

(4)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行使。

2.答:(1)标的物须为动产或者不动产;(2)让与人对处分的动产或者不动产无处分权;(3)受让人受让财产时须为善意;(4)受让人须支付合理的价格;(5)转让的动产或不动产以及交付或者登记。

3.答:(1)共同共有是不分份额的共有;(2)共同公有的发生以共有人之间存在共同关系为前提;(3)共同共有人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4.答:(1)物权的排他效力;(2)物权的优先效力;(3)物权的追及效力;(4)物权的妨害排除效力。

5.答:(1)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2)法律后果不同;(3)补偿标准不同;(4)适用条件不同。

6.答:(1)请求权人应为物权人;(2)相对人须为现在占有人;(3)相对人的占有须为无权占有;(4)物权人的物须存在。

7.答:(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客体具有特殊性;(2)建筑为区分所有权的内容具有复合性;(3)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主体具有多重身份性。

8.答:(1)国家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2)国家所有权的客体具有广泛性;(3)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具有特殊性;(4)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具有特殊性;(5)国家所有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9.答:(1)宅基地使用权的客体是集体土地。

(2)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3)宅基地使用权的目的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4)宅基地使用权原则上没有期限性和流通性。

四、论述题:1.答:(1)地役权人的权利。

地役权人的权利主要有:①供役地的使用权。

地役权存在的目的,在于以供役地供需役地的便利之用。

所以,地役权人当然享有使用供役地的权利。

这是地役权人的最基本权利。

地役权人对供役地使用的方法、范围及程度等,应依当事人的约定而定,不得超过或变更当事人约定的范围。

当事人没有约定使用方法及范围的,则地役权人得于供役地损害最少的范围内为一切必要的使用。

地役权人对供役地的使用不具有独占性,所以,地役权人不仅可与供役地所有权人或其他用益权人共同使用供役地,而且地役权人还可以与其他地役权人共同使用供役地,如对供役地的使用发生冲突,应当依物权的优先效力确定行使权利的先后顺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