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方地区》教案

《南方地区》教案

《南方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掌握我国南方地区地形和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了解区域地理学习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我国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特征。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探究合作、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诗歌导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南方地区看看吧!
明确: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二、新课学习
南方地区(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展示南方地区图,指导找出南方地区主要的岛屿、半岛、海峡和濒临的海洋,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明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2.地形特征:找出南方地区的地形区;找出南方地区地跨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说出界线的东西两侧主要地形区。

明确:横断山脉是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东侧为云贵高原;巫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由此可见,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3.土壤特征:
4.气候特征:提问: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如何?
展示: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气候分布图
提问:南方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学生读图回答)明确:
5.河流水文特征:
提问:南方地区有哪些河流和湖泊?水文特征如何?(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长江及其支流汉江、珠江、鄱阳湖、洞庭湖,可见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水源充足,有“水乡”之称。

南方地区(二)农业
讲解:种植类型、;粮食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经济作物及其分布、特色水果
重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原因
活动探究环节(三):
活动1:各类水果对应产地区分
活动2:展示南方资源分布图,明确南方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为主。

活动3:展示南方地区主要水电站分布图
提问:南方地区哪些地区为什么水能资源丰富?(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指导学生再一次找到横断山脉和巫山
横断山脉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巫山是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在阶梯的交界处,水位落差大;再加上这里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探究活动4:
西电东送提问:西电东送分为哪三条线路?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明确:
北部通道: 将黄河上游的
电能输送到京津唐地区
中部通道:将金沙江干支流
和三峡的电能输送到华东
地区
南部通道:将澜沧江和珠江
上游的电能输送到广东。

归纳: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对比南、北方的差异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主要地形平原、高原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结冰期有,越往北结冰期越长无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食面食米饭
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路运输
金属矿产煤、铁、石油有色金属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南方地区在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方面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
发展状况,同时了解到同一地区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四、课堂练习
1.请判别课件中哪些属于什么地区?(南方/北方)
2.《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市场
3.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 A.山地和丘陵为主 B.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C.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
4. 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北方地区大,原因是( ) A.主要是突出民居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 B.这是由于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有利于排水 C.主要是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
D.这是由于南方地区的河流密集,河网密布决定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习自然资源概况时,要充分利用地图,学生自己读图回答,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在学习自然环境特征时,可观看一些自然景观图片,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学习矿产资源分布时,要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建立起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