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 第二章

普通心理学 第二章


一、神经系统的起源
原生动物,——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仅由一个细胞执行 着各种功能。
腔肠动物,——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水螅全身的细胞按功能可以分成三类: 1)感觉细胞 2)运动细胞 3)神经细胞,位于感觉细胞和运动细胞 之间,细胞有丝状突起,组成网状神经系统, 专门执行传递兴奋的功能。
主要中枢
8
1 . 躯体运动中枢(4、6 区,中央前回)
4 6
44,45
31 42
2
22 39 17
2. 躯体感觉中枢(3 、1 、2 区,中央后回) 3. 听觉中枢(41、42 区,颞横回)
Broca 区
41
4. 视觉中枢
(17 区,枕叶)
Wernicke 区
64
9. 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44、45) 10. 书写中枢(8,额中回后部 ) 17 11. 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 (22,颞上回后部 ( Wernicke 区) 12.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39,角回)
(三)肾上腺
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缺少肾上腺皮质 激素,会出现精神萎靡,肌肉无力等症状。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少量去甲肾上腺素,主 要作用是兴奋交感神经,对有机体应付突然的事变 有重要作用 。
(四)脑垂体
脑垂体由前叶、中叶、后叶三部分组成。 分别分泌 不同的激素。 由于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较多,并能控制多种不同的 内分泌腺,因而具有“主腺”的称呼。
神经系统的发育
神经细胞连接的高度准确性 细胞突触的精简 4岁时突触是成人的1.5倍。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定位说 整体说 机能系统说 模块说
定位说
开始于颅相说(加尔、斯柏兹姆) 布洛卡 威尔尼克 潘菲尔德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同
整体说
弗罗伦斯认为,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 强调脑功能的整体性。 拉什利: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
2.运动联络区 :位于运动区前方,又称前运 动区。


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
这一区域受损坏,病人虽仍能握笔作书写状运动, 但却不能写出他以前所熟悉的文字。提琴家虽仍能
做拉琴的动作,但不能演奏音节和乐曲。
3.前额联合区 :
可能与动机的产生、行为程序的制定及维持 稳定的注意,还有抑制对不重要的、附加刺 激物的反应都有密切关系。
脑的进化遵循以下方向:
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 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 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 统结构和机能的 基本单位,又称 神经细胞。 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的类型
按功能分为
感觉(传入、内导)神经元 联络(中间)神经元 运动(传出、外导)神经元
(五)边缘系统
大脑内侧最深处的边缘 ,有一些结构,它们 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
嗅球是嗅觉的中枢 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 与记忆有关——海马 与情绪也与关——杏仁核
(六)大脑皮层
大脑半球表面有三个主要的沟裂:
中央沟 外侧裂 顶枕裂
将半球分成几个主要的区域
额叶 顶叶 枕叶 颞叶
感受器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反射中枢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在人的实际活动中,执行活动的结构装置是反射环, 不可能是简单的反射弧。
第三节 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肌肉,脏器 头部器官 交感神经: 机体兴奋 副交感神经: 机体抑制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
神 经 系 统
中枢神经系统
布洛卡区(布鲁德曼44、45区 ):受损会导致运动 性失语症 。 威尔尼克区 (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 ):受损会引 起听觉性失语症 。 言语视觉中枢 (顶枕叶交界处 ) :损坏这个区域 将出现理解书面言语的障碍 ,产生视觉失语症或失读 症。
大脑皮质 机能定位
大脑皮质某一特定的部位 只与某种特定的纤维相联 系,形成若干不同的功能 区,称为 × ×中枢。
(四) 联合区
依据联合区在皮层上的分布和功能,可 以分为以下三个:

1.感觉联合区
2.运动联合区 3.前额联合区
1.感觉联合区:与感觉区临近的广大脑 区。
视觉联络区:如果受损害,虽然患者不会全 盲,但却影响对物体意义的认知和远近距离 的判断,产生视而不见的现象。 听觉联络区:如果受损,这时虽有声音刺激 感觉,但却不能判断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 会产生听而不闻的现象。
兴奋性突触,即突触前神经末梢兴奋,释放
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使突 触后神经元兴奋;
抑制性突触,即突触前神经末梢兴奋,释放
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使突 触后神经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及时 适当的反应。执行反射的全部结构称为反射弧。
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神经系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神经细胞更趋 集中,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的神经节 就是脑的雏形
它们的神经系统称节状神经系统
三、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其体形一般是左右对称的,身体分为头部、 躯干和尾部三部分,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 称脊椎,脊椎动物由此得名。
脊椎动物都有一个空心的背神经管(脊髓) 位于脊椎骨中,而且还有真正的脑。
植物性神经
脊髓 脑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又分为
延髓(延脑) 脑桥 中脑 间脑 小脑 大脑两半球。
脑干
它们在结构和机能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但各个部分又有特定的机能。
(一)脊髓
脊髓上接脑部,外连周围神经,31对脊神经 分布于它的两侧。
脊髓的主要作用
该区受损,会使动物产生无目的的行为,并 导致延迟反应能力丧失。
也有学者发现,前额区受伤害者虽仍能表现 简单的智能活动,但不能从事综合性与推理 性的思考活动。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分工和协作
大脑两半球之间的神经纤维叫连合,其 中最主要的连合是胼胝体。 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差异
1. 结构上的差异
是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桥梁 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二)脑干
延脑(延髓)
来自身体许多部位的感觉信息要传送 到脑必先经过延髓。 延髓有生命中枢之称 对睡眠有调控作用 连接脑桥与小脑并连于间脑 也是上行和下行神经信息的主要通路 有视、听的反射中枢
桥脑(脑桥) 中脑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神经系统的进化 神经元 神经系统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进化
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 由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以上 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每个神经细胞又可能与其他神经细 胞存在1万个以上的联系。
刺激
引起全身性的反应
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环节动物(如蚯蚓)
身体有许多环节构成,每一个体节中央都有 一个神经节 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环节动物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所以又称
链状神经系统
节肢动物 (如蜘蛛、蜜蜂等昆虫)
身体一般分三个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
已经有了相当发达和专门化的感觉器官
第五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一、内分泌腺的概念
人身上的腺体有两类:
有管腺或外分泌腺。例如,汗腺、泪腺和胃 腺等。 无管腺或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s)。
由内分泌腺生成并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叫内分泌 物或荷尔蒙。
内分泌腺的作用:
1)身体的发育 ; 2)一般的新陈代谢; 3)心理发展; 4)第二性征的发展; 5)情绪行为; 6)有机体的化学合成。
(五)性腺
男性的性腺(sex gland)叫睾丸,女性的性腺叫卵 巢,它们分泌不同的性激素(性荷尔蒙)。 性腺还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如乳房的发育、音调 的变化等。
三、神经—体液调节
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 制。 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 应器官的活动,就叫神经—体液调节。 由于内分泌腺中脑垂体的特殊作用,中枢神经 系统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神经胶质细胞
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 ,1000亿以上。胶质细 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 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 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即髓鞘,使 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 的神经递质
神经冲动及其电传导(传递)
(一)什么是神经冲动
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 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 就是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
(二)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神经冲动传导的本质,就是神经纤维膜所产 生动作电位的依次传布。 神经冲动的传导服从全或无法则
冲动方向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元之间无细胞质的沟通,仅相互接触。 其接触部位称为突触。 突触包括突触前成分和突触后成分,以及在 它们之间的突触间隙。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 质来完成的 。
机能系统说
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 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大脑皮层的 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 位。
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的机能系统 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的系统 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 行为
模块说
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的 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 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人的大脑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 质多于右半球; 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不对称性 与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 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左右半球也不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