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基础设计
a° 图上:塑料件在模具中的状态
斜度说明
下斜面
上斜面 a°
一:上斜度的作用 1.便于产品从定模脱出; 2.足够的斜度便于产品表面修饰; 二:下斜面的作用: 1.便于产品从动模脱出; 2.防止表面出现顶白,或内机构拉 白、脱伤等缺陷;
注:两斜面的斜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斜度实例二
存在差 异 本应产品外观效果相同,但实际上产品表面效果存在差异 原因:产品的斜度不同,从而改变了皮纹状态。
塑料材料基本性能
塑料材料的基本性能
塑料的分类
热塑性塑料
—— 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
塑料,其分子结构是线型或支链线型结构。(变化过程可逆)
热固性塑料
—— 在受热或其它条件下能固化成不熔不溶性物质的塑
料 ,其分子结构最终为体型结构。(变化过程不可逆)
塑料的分子结构
a
b
c
a—线状 b—支链状 c—体型状
步骤5 增加柱位
步骤6 增加卡扣
步骤7 增加筋位
步骤8 增加圆角
1、塑料件出模方向
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分型线概念 分型线就是产品在出模方向上的最大投影边界;
二:目的:确定塑料件结构形式,如加强筋、卡扣、柱位、孔等结构方向和相关成型工 艺的方式。
见实例
2、产品的脱模斜度篇--斜度实例一
设计解决方案二
A:制件初始设计方案 厚壁结构 壁厚不均 内外拐角尖锐
B:改进的设计方案 薄壁结构 壁厚均匀 采用内外圆角
设计解决方案三
设计解决方案四
设计解决方案五 可能产生凹陷和间隙的凸台结构
设计解决方案五 1
2
3
1.用增加筋位将凸台连接到壁上 3.筋位支撑的独立式凸台
2.将厚壁处掏空
4、结构孔、洞篇
塑料件基础设计
1
课程目标
课程结束时,您将能够: • 了解影响塑料设计的两大重要因素 • 掌握掌握塑料件基本的设计技巧 • 了解特殊成型方式-气体辅助、双料注塑成型
讲解内容
一、塑料材料基本性能 二、塑料件设计概述:
1. 出模方向 2. 产品斜度设计 3. 零件壁厚设计 4. 孔 & 洞的设计 5. 柱位的设计 6. 倒扣的设计 7. 筋位的设计 8. 圆角的设计 三、特殊成型方式-气体辅助、双料注塑成型
热塑性塑料的最主要的两大特性
一:流动性 塑料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填充型腔的能力。
二:收缩性
主要影响塑料件的壁厚、大小
塑件从模具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塑件的各部分
尺寸都比原来在模具中的尺寸有所缩小。
塑料的尺寸精度、壁厚、变形程度、外观状况及筋位形式 ….
塑料的流动性分析
材料流长比率
塑料的流动性分析
实际: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 问题:
直接现象:造成壁厚变化; 间接现象:易产生因冷却速度不同、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质量问题; 解决方案: 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
设计解决方案一
产品壁厚的过度方式一 阶梯型过度(设计差)
锥形型过度(较好) 逐渐型过度(最好)
1.6
对于座椅上的塑料件,产品壁厚可以选用绿色区域内的壁厚
大型件推荐值 400 ~ 3~ 4 3 ~4
2.5~3.5 2.5~3.5 3~4.5
3. ~5
塑料收缩率
序号 1 2
塑料名称 PS(聚苯乙烯) ABS(苯乙烯-丁二烯-丙烯晴共聚物)
收缩率(100%) 0.5~0.8 0.3~0.8
3
PP(聚丙烯)
侧孔抽芯模具实例
5、柱位篇 柱位作用:一般用以装配产品、隔开物件及支撑承托其他零件之用。
柱位的设计方式一
支柱使用方法:尽量不要单独使用,应尽量连接至外壁或与加强筋一同使 用,斜筋是可以加强支柱 的强度。 注意:筋位高度一定要低于装配的柱位面的高度,以防止出现装配问题。
柱位的设计方式二 小于50mm
螺钉柱外径ø (mm) 5 6 7 7.5 8 9
防止柱位收缩的方式一
一:产品表面增加壁厚,逐渐过渡,此种方法是最为常见的减少收缩 的方式 二:产品表面减薄的形式,开防缩槽;
在塑料件设计上开孔目的: 1.使其和其它部件相接合 2.增加产品功能上的组合
盲孔 通孔
台阶孔
盲孔的设计方式
模具成型:盲孔的是靠模具上的镶针形成。 易产生问题:易被溶融的塑料使镶针弯曲变形,形成盲孔出现椭圆的形状,所以镶针 的长度不能过长。 推荐:盲孔的深度只限于直径的两倍。
事例
解决办法:加宽塑料槽尺寸,边缘增加圆角 ,取消过多的应力。
斜度推荐
普通(不含皮纹)
皮纹件
电镀、喷漆件(不含皮纹)
产品表面1~2°
旁侧板:≥6 °
最好 3 °左右
注:1.有喷漆、电镀要求的皮纹件,斜度要在原有的情况下加大1度; 2.具体的斜度大小,以客户提供数据为准;
3、产品的壁厚篇
不好
好
最理想状态:壁厚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
壁厚不均会产生的问题
事由:安装卡簧的塑料槽断裂
原因:塑料卡槽注塑时变弯,在装入卡 簧后,应力过大,导致塑料槽断裂。
通孔的设计方式
不好
较好
成型时不易产生飞 边
侧孔的设计方式
不好
好
好
好
原因:
一:不好是因为,此种设计需要出侧抽
二:好的原因,成功的避免了侧向抽芯机构
内侧孔的设计方式
内侧抽设计推荐:边缘壁厚最好大于6mm 原因:防止在模具中机构无法实现;
柱位不宜太高,对于目前我公司的情况,一般以50mm以下为宜。
柱位的设计方式三
0.30.4T 0.3-0.4T
一般PP材料的设计: t=0.3-0.4T
柱位的设计方式四-自攻螺钉
自攻螺钉规格 (国标) ST2.2 ST2.9 ST3.5 ST4.2 ST4.8 ST5.5
螺钉柱内径ø (mm) 1.7 2.3 2.8 3.4 3.8 4.4
表示三种不同材料在相同条 件下的流动距离。
PP 白 PS 红 ABS 黑
推荐的产品壁厚
塑件材料
最小壁厚
小型件推荐值
中型件推荐值
0 ~80
80 ~200
200 ~500
PS
1
1.5
2~2.5
ABS
1
1.5
1.8~2.5
PP
0.8
1. 5
2~2.5
PE
0.8
1.2
1.5~2
PC
1
1.8
2.5
POM
1
1.5
4
PC(聚碳酸酯)
5
PE(聚乙烯)
6
POM(聚甲醛)
7
PMMA(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0~2.5 0.5~0.8 1.5~3.6 1.2~3.0 0.5~0.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PVC(聚氯乙烯)
0.6~1.5
推荐值(100%) 0.5 0.5
1.5 0.5
塑料件设计概述
步骤1
步骤2 拔模
步骤3 抽壳
步骤4 打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