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
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
民 族 传 统 居 住 习 惯 >火 炕 取 暖 和 坐 式 生 活C<但 在 适 应 延 边 地 理 和 气 候 特 性 后<逐 渐 转 变 成 汉 族F满 族 等 多 民 族 混 居 的 文 化
形态E
关 键 词 D民 居 B朝 鲜 族 B土 草 房 B农 村 居 住 文 化
中 图 分 类 号 D2!"@7!
从 住 宅 平 面 形 式 看*分 为 通 间 型 411)58分 间 型 4(’) 5*这 万是方朝数鲜据民 族 传 统 民 居 的 平 面 空 间 形 态 0
通间型中单通屋占 -/)*双通屋占 .’)*半双通屋
占 (()*三通屋占 ()*分间型中*半双通屋占 -,)*双 通屋占 ’2)*单通间和双通屋各占 ()0从住宅间数分 布来看*在通间型中*四间占 $-)*三间占 ’$)*五间占 ’$)*二 间 占 ’)*六 间 占 .)*四 间 屋 最 多0在 分 间 型 中*三间占 ./)*四间和五间各占 ’2)*六间占 /)*住 宅 平 面 为 通 间 型 单 通 四 间 屋 的 最 为 普 遍 0房 屋 外 观 如 图 ’*内部投影如图 .0
世 纪 @#年代占 AX<!#世纪 W#年代占 "@X<!#世纪 H# 年 代 占 ?$X<!#世 纪 A#年 代 占 ??X<!#世 纪 H#年 代 以后移居的有 W"X<居住 ?#年以上的住户占 !AXE Y7Y 家庭事项
家庭人口为 "F!人的住户各占 "KXF"$X<家庭人 口为 ?人的占 !WX<为 K人的占 ??X<为 $F@人的各占 AXF!X<家 庭 人 口 数 K人 以 下 的 住 户 占 HAX<可 见 大 部分家庭为合住家庭E Y7Z 职业和收入
通过查阅 参 考 文 献 和 资 料<同 住 户 进 行 面 谈F问 卷 调 查 以及实地测绘<拟定 了 住 宅 调 查 表<用 以 分 析 朝 鲜
民居的一般特性E调查户数为 "$H户<按各项目有效回 答的百分比来进行分析E
Y 人文社会特性
Y7V 移居时期 移 住 定 居 的 年 代 分 布 如 下D"A$#年 以 前 占 KX<!#
V 研究内容和方法
V7V 调查研究地区 在 朝 鲜 民 族 聚 居 的 地 域 中 <将 与 延 吉 市 相 邻 的 龙 井
市东盛龙镇龙山村 !F?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E龙井市 位 于 吉 林 省 东 北 部 的 图 门 江 中 游 <与 朝 鲜 咸 境 北 道 会 宁 市稳城郡一江之隔E该市的总人口为 !W万<其中朝鲜族 占 @AX<是朝鲜族聚居的边陲城市E"HA#年<朝鲜族初 次 安 家 落 户 在 龙 山 村 <龙 山 村 位 于 长 白 山 山 脉 的 帽 儿 山 山 脚 <与 海 兰 江 相 邻 <村 落 原 名 叫 龙 岩 村 <解 放 后 改 名 为 龙 山 村<村 落 从 发 展 规 模 来 看<在 "A!"年<!队 有 "@ 户<?队有 "?户<总共 !A户B解放 后<!队 有 !$户<?队 有 !#户<总共 K$户B到 "A@$年<!队有 H#户<?队有 W# 户<总共 "$#户<与现在规模相似E V7Y 研究内容和方法
4’5柱6木 结 构 形 式 土 草 房 全 部 使 用 原 木*圆 形 柱 占 1/)*其余为方柱0
4.5墙 体 6木 结 构 形 式 的 土 草 房 绝 大 部 分 的 墙 体 是 土墙*砖瓦房的墙体为红砖*一般土墙的 厚 度 为 (-+ ’7&*砖 瓦 房 是 一 砖 半 4.,7&5厚 以 上*基 本 没 有 其 他 保 温隔热措施0
+-8@@@N */8(O;8P7’*7P& 通 讯 作 者D刘 荣 厚 >"A@#L C<男<教 授<博 士 >后 C<博 士 生 导 师<主 要
从事可再 万生方能数源研据究E沈阳市东陵路 "!#号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
程 学 院 <""#"@"E 4M’,6D6,8&/-8N /-+M’,67*-M
第 !"卷 增刊
农业工程学报
5-67!" 2899
!?! !##$年
!月
%&’()’*+,-()-.+/01234
:0;7 !##$
]]]]]]]]]]]]]]]]]]]]]]]]]]]]]]]]]]]]]]]]]]]]]]]]]]]]]]]]]]]]]]]]]]]]]]]
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
李信昊"<刘荣厚!= <张文基!
>"7韩国忠北大学校农科大学农工学科<沈阳 ""#"@"C
摘 要D以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聚居村龙山村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阐明了朝鲜族的民居特性E农村民居由木
结构土草房变为砖瓦房<平面结构中通间与双通屋较多<屋 内 间 数 逐 年 增 加<继 承 了 北 朝 鲜 东 北 部 的 民 居 特 色<并 维 持 朝 鲜
4/5厕所6厕所均设在屋外*木结构的占 -$)*砖结 构的占 $’)*土结构的占 $)*从建筑年代来看*由木结 构 逐 渐 转 变 为 砖 结 构 0 从 房 屋 周 围 的 设 置 方 位 来 看 6在 南侧的占 $,)*在北侧的占 .,)*在 东 侧 的 占 (.)*在 西 侧 的占 .)*东 南 侧 共 占 /%)*符 合 朝 鲜 民 族 传 统 生 活习惯0
住 户 大 部 分 从 事 农 业F非 农 业 户 数 仅 占 KX<村 中 有 $#X的 住 户 有 人 到 国 外 或 国 内 大 城 市 就 业<住 户 的 主 要 收 入 来 源 是 耕 作 水 田 和 到 国 外 劳 务 输 出 <靠 子 女 给 赡 养 生 活 费 的 占 ""X<年 收 入 为 !###元 以 下 的 占 ""X<!###[ K###元 的 占 !AX<K###[ @###元 之 间 的 占 !!X<@###元以上的占 ?HX<平均收入为 $###元左 右 <比 改 革 开 放 前 翻 了 好 几 番 E
Z 民居特性
Z7V 建筑年代 "AH#年 代 前 后 修 建 的 房 屋 各 占 一 半 >图 "CE"AH#
年代以后随着收入增加<新 建 住 宅 比 例 开 始 增 加<有 部 分 房 屋 进 行 补 休 <但 大 体 上 保 持 良 好 状 态 E
收 稿 日 期 D!##?G#AG!K 作 者 简 介D李 信 昊 >"A$$LCD男<博 士<教 授<韩 国 忠 清 北 道 清 州 市 开 新 洞 山 KH番 地 忠 北 大 学 校 农 科 大 学 农 工 学 科<?@?A!#E 4M’,6D
4,5围墙8大门6围墙材料中*木料占 1%)4木8砖混 用 占 ,)5*红 砖 占 (2)*铁 丝 网 占 ()*新 建 瓦 房 时 大 部分用红砖砌墙0大门中 1%)以上为木门*使用木门的 围 墙 材料也采用了木料*当 围 墙 采 用 砖 或 铁 丝 网 时*大 门 为铁门0大门设在东侧最多*占 全 体 户 数 的 $’)9其 次是西侧*占 ’$)9南侧占 ’()*北 侧 占 ,)*设 在 两 方 向的占 /)0朝鲜民族有史以来将大门设在东侧或南侧 作为民俗*该村 /’)的居民的大门设在东侧或南侧0 !": 平面空间特性
在住宅结构形式中*木结 构 土 草 房 占 -’)*砖 石 结 构砖瓦房占 $1)*只有一户为木结构的砖瓦房*(21%年 代 以 前 全 部 为 草 房 *其 后 建 造 的 房 屋 均 为 砖 石 结 构 的 砖 瓦房0 !"3 建筑材料和特征
4(5基 础6木 结 构 形 式 土 草 房 的 基 础 是 天 然 毛 石* 砖瓦房基础为毛石混凝土0
各 户 居 住 空 间 的 组 成*仓 库8厕 所8畜 舍8菜 地 等 分 布 情 况 大 致 相 同 0 有 些 住 户 仓 库 8附 属 舍 8畜 舍 较 多 *有 些 住 户 在 屋 外 设 置 锅 台 0仓 库 8附 属 舍 一 般 储 藏 农 工 具 * 菜 地布置在房屋 南 侧*除 了 非 耕 水 田 户 外 4($)5*住 宅 前院均设置培育水稻的塑料大棚*图 $为居住空间平面 布置图0
图 ’ 房屋外观4李龙洙宅5 ;<="’ >?@ABCDEFGA GH@FIFG?EI
图 . 内部投影图 4李 龙 洙 宅 5
;<=". JCGKI7@<GL DCBA<L=GH@FI
<LE<DIFG?EI
当新建房 屋 时*分 间 型 双 通 屋 较 多*房 屋 间 数 也 增 加 *住 宅 平 面 来 看 *朝 鲜 族 习 惯 于 在 门 外 脱 鞋 *现 已 收 容 汉 族 8满 族 等 其 他 民 族 生 活 特 性 *脱 鞋 在 室 内 *这 是 为 了 适 应 漫 长 冬 天 的 气 候 特 征 0 炕 和 厨 房 间 没 有 隔 墙 *充 分 利 用 炊 事 后 的 余 热*是 为 了 更 加 适 应 寒 冷 天 气 而 演 变 的 0但 当 新 建 房 屋 时 *因 卫 生 条 件 的 改 善 *趋 向 于 厨 房 与 炕之间设置玻璃隔断0民居的坐向为朝鲜民族传统的 M子 坐 午 向 N0
图 " 建筑年代分布 :,O7" \,)+&,;8+,-(*/’&+-.*-()+&8*+,-(+,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