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市清华附中高一(上)期末历史2018.1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共60分)1.《左传》(文公十三年)管仲对日:“…….而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山西出土的晋侯苏编钟上有一段铭文记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凤夷。
”以上这两段史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工尽的义务包括①朝觐述职②镇守疆土③缴纳贡献④出征作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汉书》卷14《诸侯王表序》:“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结合图1分析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A.巩固分封制度B.增加财政收入C.加强中央集权D.增强封国势力3.右图所示唐朝的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1A.中书省----草诏B.门下省----执行C.尚书省----审议D.枢密院----军事4.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其意是指A.皇帝对宰相权力的限制B.南书房可以参加机要事务C.清朝皇权专制的加强D.军妓大臣跪受笔录的重要5.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图26.图2照片中的建筑是清代北京清漪园昙花阁(注:清漪园是颐和园的前身),由一位随军记者拍摄,是最早被摄入镜头放入北京想象之一,后该建筑被焚毁,请判断该照片拍摄时间最早应为A.184年鸦片战争期间B.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D.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7.近代一场发生在中国与其邻国之间的战争,使中国从傲视“四姨”的天朝大国降为备受凌辱的半殖民地;而其邻国则迅速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变,从东亚的边缘一跃而成为东亚的新帝国中心。
请判断图3军事路线图反映的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38.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其中“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是指①租地②领事裁判权③关税自主权④片面最惠国待遇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9.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四川保路运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依据所学判断,“新”表现在A.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B.革命领导力量;工人阶级C.革命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D.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作为图片资料,右图可以用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金田起义B.戊戌变法C.义和闭运动D.五四运动12. 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创作于1935年10月,其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歌颂的是A.秋收起义B.建立井冈山根据地C.二万五千里长征D.挺进大别山13. 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
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的清清楚楚。
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
这说明A.日本人想对中国地理开展学术研究B.日本人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C.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4.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以国民党军队为主题的□□□□,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太原、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其中□□处应填写A正面战场淞沪 B.敌后战场百团C.中国远征军滇缅D.战略决战准海15.图4是一张纪念某次会议召开十周年的邮票,这次会议室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邮票中缺失部分应填写的会议名称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D.不结盟运动会议图416.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大会C.万隆会议 D.不结盟会议17.某高一同学学习中国现代“开创外交新局面”内同时,收集了两端史料:1972年“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8年“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两段史料分别出自A.《中美联合公报》《中日建交公报》B.《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C.《中美联合公报》《日内瓦公约》D.《中美联合公报》《九二共识》18.图5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以下表述,史有误是图5A.1954年,周恩来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B.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中美建交公报》D.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1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右图是政协的会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①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②齿轮、嘉禾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③四面红旗表示当时的四大阶级④“1949”是政协召开的时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右图为签字场景)签订,一下摘录了协议中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充完整:“三、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同意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的权利”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民族区域自治C.改编为人民解放军D.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1.右图是1953年12月北京市西单区群众打腰鼓,扭秧歌,庆祝普选的情景。
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是A.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22.香港、澳门问题源于晚清政府与英国、葡萄牙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
这一实践成果能够体现出的政治理论是A.人民主权B.政治协商C.民族区域自治D.一国两制23.右图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请你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选择最恰当的谈话语句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4.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
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反映了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
“九二共识”成功解决了台湾问题C.香港澳门的回归产生重大影响D.海峡两岸“二通”局面完全形成25.罗马法发展情况与下图阶段对应准确的是A.①罗马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B.②出现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法C.③《民法大全》编纂成功 D.④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2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今年已经在位66年,是英国历史上通知时间最长的君主,她曾经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女王可以做的事情包括①同意议会通过的法律②任命首相和内阁大臣③操纵议会和政府的选举④代表英联邦,成为精神领袖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7.“佛菜彻诉佩克”案发生在1810年的美国,最终裁决为佐治亚州的法律损害了公民的财产权,违反了联邦宪法第一条第10款的规定,因而是无效的。
依据所学判断,有权做出这一决定的机构是A.佐治亚州政府B.众议院C.最高法院D.参议院28.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
其作用是A.阻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B.开始确立法国共和政体C.肯定了君主立宪政体D.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原则29.下图为某书目录局部,此部分涉及的内容是A.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B.美国两党制形成和发展C.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D.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30.一位中国近代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洲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31.1848年初版的《共产党宣言》出版至今,用200多种文字,出版了数百种版本,其影响波及全世界,这在世界学术理论领域是绝无仅有的,这主要是曲于《共产党宣言》①总结了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②预言无产阶级将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③肯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④阐释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规律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3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巴黎公社取得的成功没有比预示的未来更重要;它作为象征比作为事件更有威力。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巴黎公社A.标志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兴起B.提出了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D.将由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33.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内战B.普法战争C.俄国二月革命D.彼得格勒起义图634.有人认为:“战争,更正确地说,是临时政府没有能力结束战争,成了列宁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②“和平、土地和面包”是当时民众的迫切要求③“七月流血事件”使临时政府丧失了人民的支持④《和平法令》的颁布是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重要原因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5.二战后美苏形成了冷战的格局,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提出C.马歇尔计划推行D.北约的建立36.二战结束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当欧洲煤锅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于1967不安合并时,国际局势当中已经发生的育A.美国已被迫于1973年从越南撤军B.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70年发射成功C.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D.20世纪50年代中期不结盟运动兴起37.1947年,苏联先后同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签订了贸易协定,以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经济,加强彼此的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