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四首_PPT课件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其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701—761),字摩诘, 他的诗写得好,看他的诗, 就像看画;他的画也画得好, 欣赏他的画,就像读诗。所 以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
陶渊明把自己参
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 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 在他的诗中。在人们面 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 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 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 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 园诗的始祖。
作品以风格自然、语 言质朴、凝炼、意境 隽永而为人所称道, 尤其大量以田园生活 为内容的作品,更是 诗坛上一枝秀丽的奇 葩,被后人称为“田 园”诗派。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 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 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生活在充满战乱的
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 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 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 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 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 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 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 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 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 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 格和气节。
问: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干了多长时间?
(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 干了一整天。)
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带着以下问题朗读:
问:第五句中的“道”是指什么?为什么开 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
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
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穿行草木,致 使衣为露所湿。
问:为什么要着重写夕露沾衣?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 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 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写使者进入边塞)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 “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 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 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 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
背的技巧 句首一个词, 脑中一幅画。
归 园 田 居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65~427), 一名潜,字元亮,世 号靖节先生。浔阳柴 桑(今九江西南)人。 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 家。
自传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 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 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 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 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 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 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 官。本扁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 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 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结构思路)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荒秽(huì):杂草丛生。带月:顶着 月亮。 荷(hè)锄:扛着锄头。 道狭(xiá):道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沾(zhān):沾湿。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wéi):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第一层:写劳动情况
带着以下问题朗读:
问: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况?
(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 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 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
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以“蓬” “雁”自比暗写内心郁愤)
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名句)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 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 “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景 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渡 远 荆 门 外, 来 从 楚 国 游。 山 随 平 野 尽, 江 入 大 荒 流。 月 下 飞 天 镜, 云 生 结 海 楼。 仍 怜 故 乡 水, 万 里 送 行 舟。
▪(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孤烟” “落日”)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还 在前线。 (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 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 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 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三)-------陶渊 明
使至塞上 ---- -------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登岳阳楼(其一)--
读的技巧
1 、把握感情基调, 2 、要按音节节奏和意义节奏来读, 3 、语速要缓慢。
品的技巧 先了解每句诗的字面意思, 然后进行想象和联想,体会 所表现的意义。
诗句选读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饮酒》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借夕露沾衣作衬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 望。
总结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内容包括:
农村生活风貌、诗人和乡邻交往、诗人出游,这 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
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语言自然朴实。
以下是这组诗的另外几个“镜头”: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 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尽管李白 有的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梦、纵酒狂欢 的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的黑 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 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 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