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1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041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减少直至消灭产品中的异物,本着以防为主,控制异物源的原则,制定此管理办法。

本办法所涉及人员,均要认真学习并掌握异物控制办法;同时本办法所涉及到的责任人,在本办法公布后,不愿接受处罚条例中的规定的,可主动申请调离岗位,否则视为自愿接受由于工作失职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对其的相应处罚。

2. 定义:美国药物管理局对“异物”是这样定义的——任何不是相关食物的组成部分或与之有关的外来的物体或物质(如玻璃、金属、木头、塑料)。

3.各类异物的控制方法及责任3.1 鸡源性异物(鸡体异物):鸡源性异物主要有:羽毛、毛根、黄皮、嗉料沙石、寄生虫、软骨、硬骨、筋、膜等。

鸡源性异物主要来源于原料,鸡车间原料使用前,要求对原料进行100%检品。

鸡车间鸡源性异物控制办法具体参考如下:3.1.1 羽毛、毛根、黄皮控制办法:3.1.1.1浸烫槽水温控制在57-62℃,温度波动范围0.4℃,搅拌器工作正常,责任人为设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3.1.1.2打毛机由操作人员依鸡的体重、大小随时调整打毛间隙,以不打破皮为准,打毛机工作运转正常,每天检查打毛胶指,对损坏的胶指随时更换,责任人为设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3.1.1.3人工拨毛:鸡出打毛机后,对鸡体上的可见羽毛、黄皮,全部人工拨去,残留小于5%,责任人为该区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3.1.1.4产品分割前后,由终端检品装袋人员将皮肤上残留的羽毛(绒毛)、毛根、特别是翅上的毛根、羽毛全部拨下,终端质检员负责逐袋检查,该区品管员根据质量情况进行抽查或全检,责任人为终端装袋工人、终端质检员及该区品管员。

3.1.2 嗉料、沙石控制办法:3.1.2.1鸡场管理员按规定进行宰前8-10小时断料、3小时断水,并优先采用网上养鸡,同时严禁在夏季使用沙石垫料;3.1.2.2毛鸡到厂后,由品管员负责抽检嗉囊内残留嗉料含量,反馈鸡场,由此造成的损失,由饲养户负责;3.1.2.3要按正确的工艺勒嗉、开肛、及掏膛,破损率不得超过5%,由该区品管员负责检;..查,对超过5%的情况,有权处罚操作工人及其直接领导,每超过1个百分点,处罚20元(以半天为计算单位);3.1.2.4内外清洗喷头每日冲洗,保证畅通,由品管员负责检查其工作状况;3.1.2.5预冷槽:每日清洗2次,按标准换水,每隔一小时排污一次,鸡出预冷槽后,吊挂区不允许有嗉料,沙石等污物,预冷品管员负责检查,由预冷组操作者执行;3.1.2.6分割及装袋过程中,由操作工人逐块检查剔除异物,再由品管员抽检,符合标准的产品方可进行包装,包装袋在使用之前进行检查,剃除异物;3.1.3寄生虫控制办法:由毛鸡检验员和宰后品管员负责,发现体表、内脏有寄生虫者,一律不得进入预冷槽,进行特殊加工处理,并通知畜牧中心,对提供毛鸡者进行责任追究。

3.1.4软、硬骨控制办法:3.1.4.1去骨前已骨折的产品不能直接加工去骨产品,操作工负责,该区品管员负责监督并抽检,将骨折的产品进行单独处理并仔细检查骨的清理情况;3.1.4.2去骨过程中不得将硬骨折断,对折断硬骨的,一律不再加工去骨产品,操作工负责,该区品管员负责监督;3.1.4.3每半小时刮洗一次加工案台,将检查下来的软骨等异物放入专用容器内,防止再次混入产品,每个检查点均设有专用盆,供操作工人及品管员放置检出的异物使用,卫生人员负责及时换水及清洗消毒,该区品管员负责监督;3.1.4.4软骨与肉的联接处,在去骨后,逐一检查,由操作工人负责,不得有软硬骨残留在肉中,终端质检员复检,该区品管员负责抽检,检验时如出现软、硬骨,对前端操作者实行处罚。

3.2 外源性异物(非鸡体异物):包括:金属类、头发、纸屑、塑料/橡胶类、玻璃、木屑/竹签、蚊虫、瓜子皮/果核等。

3.2.1金属的控制:3.2.1.1每袋产品至少经过二次金属检测器,金属检测器操作员负责机器的正常使用,出现异常时,对产品标识后暂入库,待机器运行正常后,补检合格的产品方可正式入库。

品管员对金属检测器半小时测试一次灵敏度,并记录。

凡通不过金属检测器的产品,存放入专用容器中,由品管员负责单独处理,详细检查,记录并留样,说明金属的来源可能性,向前追查金属进入产品的环节、原因并根据结果对造成金属进入产品内的直接责任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3.2.1.2金属源的控制:3.2.1.2.1车间内禁止使用金属丝、金属刷、金属片等清洁用工具,生产部经理对此负责;;..3.2.1.2.2每周检查一次车间内机械、链条、传送带的轴承、螺栓等小型紧固金属件,以防脱落,由设备维护员负责;3.2.1.2.3对金属用具(如真空盘、速冻盘、盆、剪刀、刀、尺、锥子等),每天清洗时,由负责清洗的洗消班长、发放人员及品保员检查全部的金属托盘、盆等容器和用具,如有开裂、折断、变形严重的一律停止使用;3.2.1.2.4对于炭烤炉等特殊设备器具,极易老化、氧化的设备需增加其清洗更换的频率,员工要了解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对每一产品注意观察,将可能被异物污染的产品单独选出和存放。

3.2.1.2.5凡维修车间设备(包括供水、供电、排水、空调等)的维护工作,一律安排在非生产时进行,门管员对修理人员带入的工具、用具等进行登记,出车间时复检。

现场清理人员要将全部修理废弃物进行清理,带出车间。

生产期间如需对设备进行维修,维修现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进出时除在门管理处登记物品外,品管员要对维修全过程监督,确保金属等异物不能混入产品;3.2.1.2.6 设备维修完成后设备人员要对现场进行清理,然后由卫生人员对现场进行清洗消毒,经品管人员对现场进行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2.1.2.7建立设备使用前检查制度,由设备巡检专员负责每天对车间设备进行点检,并记录。

3.2.1.2.8禁止车间工人(包括特许进入车间的参观人员)佩戴手表、戒指、项链、头夹及其它小件外露金属,此项工作由门管员负责;3.2.1.2.9纸箱装箱前由操作工人对纸箱逐一检查,如发现金属将实物转交该区品管班长,品管班长进行留样、登记,写明发现地点、发现人及来源呈报品管部经理,由品管部向相应的纸箱厂提出客诉,对一个月内发现三次以上此现象的纸箱厂,强行停止供货。

3.2.3头发的控制:3.2.3.1进员工进车间前必须先进行头发梳理,进入生活区后按更衣程序进行更衣,进行自检、互检,并由门管员逐一检查发罩、帽子佩戴情况并用胶滚粘除工作服上残留的头发,着装不合格者或进入时未粘头发者不能进入,并将不合格者名单登记,报部门经理;3.2.3.2工作期间对工作服要进行清理头发工作,由各班各区域指定人员负责,至少每半小时一次,品管员2小时复查一次;3.2.3.3特许进入车间参观人员,进车间程序及更衣程序同员工要求;3.2.3.4各环节检品点检品人员负责对各环节产品的头发隐患进行逐块检查,发现头发后要留样、记录,并追究可能区域操作工人,由该区域生产班长及全体人员负责。

;..3.2.4纸片、塑料袋、手套、废竹签、木制品等的控制办法:3.2.4.1纸片的控制办法:3.2.4.1.1车间内用记录纸,需选用不易撕破的纸张,不得与产品放置在一起,必须有塑料袋保护,在专区存放,由记录员负责;3.2.4.1.2每日由品管员检查允许用纸的纸张完整性,如有破损、部分撕丢,应由记录员找到撕落的纸片,否则,记录员应承担责任,;3.2.4.1.3产品装袋员对每块产品进行检查,发现纸片则要留样、记录,并向上追查,纸片来源,对责任者追究责任;3.2.4.1.4内外包材使用前专人负责检品,并将发现的纸屑交相应区域内的品管班长,由品管班长留样、记录,写明发现地点、发现人及来源,呈报品管部经理,由品管部向相应的内外包材供应商提出客诉。

3.2.4.2塑料片的控制办法:3.2.4.2.1塑料袋领用发放要记录,每日核对使用量、剩余量及破损量,三个数要一致,由领取人负责,品管员检查;3.2.4.2.2残损塑料袋要单独存放,不得随意丢弃;3.2.4.2.3各区塑料门帘专人负责,如发现破损、开裂现象,及时更换;3.2.4.2.4塑料袋、膜的处理:使用锋利刀的尖部划袋,划时尽可能划成圆弧形,每天磨刀一次,刀口不得有卷曲、断刃现象,刀尖不得有破损,由操作者负责,品管员检查;3.2.4.2.5用于(IQF)单体速冻等的塑料膜,产品与塑料膜分离时要完整,不得贴于产品上;3.2.4.2.6装袋前由操作者检查袋内异物,并将发现的异物交相应区域内的品管班长,由品管班长留样、记录,写明发现地点、发现人及来源,呈报品管部经理,由品管部经理向相应的供应商提出客诉。

3.2.4.3手套的控制3.2.4.3.1有轻微手伤或特殊岗位员工可带手套工作。

手套由各班班组长及专人负责发放。

工作过程中手套不得随意摘下,并随时检查其完整性,发现破损的应尽快查找并上报。

3.2.4.3.2工作期间手套不得随处乱放,班后班长及专人负责手套的回收和清点,发现哪位员工丢失或破损没有及时上报的要追究其责任。

3.2.4.4竹签、木制品的控制3.2.4.4.1设置专区存放竹签,并由专人发放,班组长要进行核对每天使用的数量、损坏的数量、剩余的数量要进行一一清点。

因此品种较多,一定要防止相互混淆。

;..3.2.4.4.2生产线上更换品种时,一定要对整条生产线进行彻底清理,防止有竹签混入产品中,或混入其它竹签中。

3.2.4.4.3落地竹签由专人(卫生组人员)清理,员工不得随意挑捡,由各班班组长负责监督检查。

3.2.4.4.4熟食员工配串时,不同种的竹签一定要分开,做好的产品要一一检查,防止错签混签的情况发生。

3.2.4.4.5使用中损坏的竹签或发现断签产品,要单独存放,不得随意丢弃,要求将损坏竹签的每段均找到并拼凑完整,品管员进行确认检查。

3.2.4..4.6穿串时班组长对竹签的使用数量、剩余量及损坏数量的一致性负责,并将相关数据、破损竹签、及剩余竹签上报给发签员。

3.2.4.4.7车间内尽量避免使用木制、竹制等器具,特殊使用必须经品管部经理确认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由品管员负责监督检查,避免异物隐患。

3.2.5 玻璃的控制3.2.5.1 车间内不允许使用玻璃器具存放产品,如有辅料为玻璃包装,需在进入车间前卸去玻璃器皿方可进入车间;3.2.5.2 车间内禁止使用水银温度计,如速度库、冷库外的温度计表面为玻璃时,应用塑料膜加以保护;车间内使用的干湿温度计、钟表、应急灯等也应加以保护,以防破裂溅入产品;3.2.5.3 荧光灯管:生产车间内使用照明设施必须有防护装置,更换时必须在非生产情况下进行,并进行适当维护,更换后对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扫;3.2.5.4品管检测使用的酒精计、盐度计不得存放在车间,要求在生活区专处保管,使用前后进行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