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免疫学复习总结(详细)

医学免疫学复习总结(详细)

第一章免疫学概念1、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对其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免疫保护与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探讨有效的免疫措施,实现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门现代医学学科。

2、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 ——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和危险信号后发生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异物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病理过程和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为诊断、预防和治疗某些免疫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3、免疫学的形成与发展:经验免疫学时期f 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4、科学免疫学时期:19 世纪中叶开始,病原体的发现,微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抗感染免疫的发展。

(一)科学免疫学的兴起(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派的形成细胞免疫的发现,抗体的发现及应用,补体的发现及应用,过敏反应的发现抗体是Y球蛋白,抗体是四肽链结构(三)免疫学重大学说和理论1897年Paul Ehrlich 提出了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创立体液免疫学说克隆选择学说(Burnet,1957)Clone selection theory 体内存在识别各种抗原的免疫细胞克隆。

抗原通过细胞受体选择相应的克隆细胞并使之活化和增殖,变成抗体产生细胞和免疫记忆细胞。

胚胎时期与抗原接触的免疫细胞可被破坏或抑制-禁忌细胞株,部分免疫细胞可因突变而与自身抗原起反应。

1945 免疫耐受的发现1975 年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建立免疫网络学说(四)对免疫系统的全面认识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基础:Ig 基因编码的重排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基因MHC的发现f免疫遗传学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信号转导的研究5、免疫( immunity )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1. 免疫应答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免疫应答反应( immune response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发生一系列反应,并以排出或分解该抗原为目的的反应过程。

免疫应答的过程主要分为:识别阶段( recognition phase ):抗原识别处理传递信息活化阶段( activation phase ):免疫细胞活化增殖产生效应细胞、分子效应阶段( response phase ):执行效应功能2. 中枢免疫器官对免疫细胞的发育起什么作用?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一)中枢淋巴器官:骨髓:(1)是造血干细胞生成、分化发育的场所;(2)是功能性B 细胞分化成熟的唯一场所;(3)提供各种免疫细胞的前体细胞;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胸腺: 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 外周免疫器官主要由哪些组织与器官组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什么作用?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的场所。

(二)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扁桃体、阑尾等) 外周免疫器官及外周淋巴组织既是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起点和中途站,也是淋巴细胞归巢的终点。

淋巴细胞在发挥免疫效应的同时,被归巢受体引导回该类细胞的原定居处,进行修整、增殖和发育,以提高该类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这是保证淋巴细胞功能健全的重要环节。

4.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与NK细胞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淋巴细胞能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T 细胞 ( Thymus-dependent cell )B 细胞 ( Bone marrow dependent cell )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免疫辅助细胞参与辅助淋巴细胞的活化吞噬细胞(phagocyte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免疫应答细胞参与免疫应答中的某一环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7•临床免疫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临床免疫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将基础免疫学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治,探讨新的免疫现象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进一步推动临床免疫学与各相关学科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作出重要贡献。

8.免疫学检验可分为几个部分?可分为两部分:利用免疫检测原理与技术,检测免疫活性细胞、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分子等免疫相关物质;利用免疫检测原理与技术,检测体液中微量物质如激素、酶、血浆微量蛋白、血液药物浓度、微量元素等。

9•临床免疫学及免疫检验在移植免疫、肿瘤免疫中的意义。

移植免疫学(transplantationimmu no logy):移植免疫学是通过组织、细胞或器官移植,以替代机体丧失功能的组织器官或细胞,移植后保证移植物存活,不发生排斥反应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医学中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

肿瘤免疫学(tumor immu no logy)是研究肿瘤相关抗原和肿瘤的免疫诊断、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况、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和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的一门分支学科。

10.现代免疫学技术包括了哪些方法?放射免疫技术化学发光免疫技术6、免疫防御( immunological defence ) —— 指机体排斥外源性异物的能力。

病理表现:超敏反应(强) 免疫缺陷病(弱)免疫自稳( 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 )—— 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变残损的组 织细胞的能力,以维持正 常内环境稳定。

病理表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 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 )—— 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以监视和抑制恶性肿瘤 在体内生长。

病理表现:肿瘤或病毒持续性感染7、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淋巴组织及免疫细胞分布于机体全 身,执行免疫防卫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动态平衡。

免疫 器官按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8、免疫分子 是由一些免疫活性细胞或相关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及小分子多肽物质组成, 它们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或免疫调节。

9、主要的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补体系统 (Complement, C )细胞因子 ( Cytokine )细胞粘附分子(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CAM )白细胞分化抗原( Cluster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CD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1、人体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 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荧光免疫技术酶联免疫技术速率散射免疫技术流式细胞免疫技术 免疫印迹技术 单克隆抗体技术2、阑尾在胎儿和青少年时期起有重要的作用。

胎儿出生后,淋巴组织开始少量积聚在阑尾中,在20-30 岁时达到最高峰,以后迅速下降,到了60 岁后完全消失。

在人类的发育早期,阑尾作为一种淋巴器官,有助于B 淋巴细胞的成熟。

3、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4、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胸腺5、骨髓( bone marrow ):造血组织,各类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

黄骨髓,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红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各类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血细胞6、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血细胞均由其分化而来。

HSC在造血组织中所占比例极低还不到0.01%形态上难以与其他单个核细胞相区别,不表达各种成熟血细胞谱系相关的表面标志。

主要表面标志:CD34、CD1177、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c,ECM), 是由动物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胞外、分布在细胞表面或细胞之间的大分子,主要是一些多糖和蛋白,或蛋白聚糖。

这些物质构成复杂的网架结构,支持并连接组织结构、调节组织的发生和细胞的生理活动。

细胞外基质是动物组织的一部分,不属于任何细胞。

它决定结缔组织的特性,对于一些动物组织的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组成可分为三大类:①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 、蛋白聚糖(proteoglycan), 它们能够形成水性的胶状物,在这种胶状物中包埋有许多其它的基质成分;②结构蛋白,如胶原和弹性蛋白,它们赋予细胞外基质一定的强度和韧性;③粘着蛋白(adhesive ,又称纤维连接蛋白、纤粘蛋白8、造血诱导微环境: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如IL-3 、IL-4 、IL-6 、IL-7 、SCF GM-CSF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9、骨髓的功能:1.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造血干细胞:髓样干细胞f粒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样干细胞f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尚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T、B 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naive )2.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场所脾、淋巴结发生的再次应答——抗体产生速度快、持续时间短。

骨髓发生的再次应答——缓慢、持久产生大量抗体,血清抗体的主要来源10、造血干细胞: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其二,可分化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采用不对称的分裂方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

其中一个细胞仍然保持干细胞的一切生物特性,从而保持身体内干细胞数量相对稳定,这就是干细胞自我更新。

而另一个则进一步增殖分化为各类血细胞、前体细胞和成熟血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执行各自任务,直至衰老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停地进行着的。

11、胸腺(thymus )——T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胚胎第9 周出现,第20 周发育成熟,是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但胸腺的大小和结构随年龄的不同而又明显差异,老年期胸腺明显萎缩,皮质和髓质被脂肪组织取代,T 细胞发育成熟减弱,导致老年个体免疫功能减退12、胸腺的结构和细胞组成:胸腺细胞——处于不同阶段的T 细胞胸腺基质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胸腺小叶,小叶的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1. 皮质:浅皮质和深皮质,皮质内85~90%的细胞为胸腺细胞(主要是未成熟T 细胞)2. 髓质:含有疏散分布的较成熟的胸腺细胞。

常见赫氏小体(胸腺小体),是胸腺结构的重要特征13、胸腺微环境:主要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因子组成,是决定T 细胞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育的重要条件。

其中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最重要的组分,以两种方式影响胸腺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1 、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细胞因子:SCF IL-1 、IL-2、IL-6、IL-7、TNF-a、CM-CSF胸腺肽类分子:胸腺素、胸腺肽、胸腺生成素2 、细胞-细胞间相互接触14、胸腺的功能:1. 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从骨髓迁入胸腺的T细胞前体(胸腺细胞)循被膜下-皮质-髓质移行,在胸腺微环境中,经过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过程,约90%以上的胸腺细胞发生凋亡,少部分胸腺细胞获得自身免疫耐受和MHC艮制性抗原识别能力,发育成熟为初始T细胞,离开胸腺经血液循环至外周免疫器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