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概论》第九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九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九章课后练习答案一、 思考题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 P 281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有哪些? P 2822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P 283-P 2873•简述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P 2884•什么是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试举例说明。

P 287 -P 2895. 什么是机构单位?机构单位有哪些特点?6. 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哪些?7•简述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三次产业分类。

&如何界定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产范围? 9. 什么是总产出、中间消耗和增加值? 10. 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不同计算方法。

11 •什么是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2. 简述财产收入的内容和类别。

13•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14.什么是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两者有何区别? 15•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对资产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16•简述收入使用核算的主要核算内容。

17.简述SNA 对金融资产的分类。

18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内容及其与国际收支头寸表的区别。

二、 单项选择题1 •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2•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 )° A .常住单位 B .非常住单位C .基层单位D .机构单位)°B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A .领土、领海、领空 C .驻外使馆和领馆用地 4.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

A .就是中间消耗C .包括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两部分 5.投入产出表的第I 象限主要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的()。

A .技术联系B .经济联系C .技术经济联系D .中间消耗关系解析:第I 象限是由名称相同、 数目一致的若干个产业部门纵横交叉形成的棋盘式表格。

其主栏是中间投入,宾栏是中间使用。

第I 象限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6. 完全消耗系数是( )。

A .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B .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C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D .以上都对 7.在一个三次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 2i 的数值为0. 2864,则它所代表的含义是( )。

B .第二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一产业的消耗量C .第一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二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D .第二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一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B •具有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D •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B .就是最初投入 D .以上都不对&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属于(A .财产性收入C.生产性收入9.国内所有部门初次分配收入总和称为(A .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可支配收入10.财产收入是一种(A .分配性收入)。

B .转移性收入D .投资收入)°B.国民总收入D .以上都不对B .投资性收入11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 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

该项交易属于( A .经常转移 C .现金转移12. 室内装饰用品属于( )。

A .耐用消费品C .有的属于耐用消费品,有的属于非耐用消费品 13.下列不存在对应负债的金融资产是( )。

A. 货币黄金C .存款 14.国民资产负债中的资产是指( )。

A .经济资产C .既包括经济资产,也包括非经济资产15. 若已知资产负债表中,企业部门非金融资产总值该部门的金融负债 2200亿元,则部门净值为( A. 6000C . 6200D . 4000 16.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B .资本转移D .无法判断B .非耐用消费品 D .以上都对B .贷款D .保险专门准备金B .非经济资产D .无明确界定的资产5000亿元,金融资产总值 2000亿元,)亿元。

B . 4800A . 29000C . 11800 三、多选题1. 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A .固定资产消耗 C .生产税净额 E .劳动者报酬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伐木属于第一产业活动B. 32200 D. 25800)构成。

B .净出口D .营业盈余B .机器设备制造属于第二产业D .国家机关属于第二产业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为14000 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亿元。

C. 无形资产E .使用权转让的机器设备 4.下列属于经济转移的项目有()。

D •居民个人购买体育彩票E .交通警察对违章司机的罚款5•各机构部门中具有消费职能的部门有( A .非金融企业E ・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6.下列项目属于资本形成的有()。

A •固定资本形成 C .贵重物品净获得|E . 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净购买7 •一般说来,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具有对称性,( )。

A •特别提款权 C. 货币黄金E .应收应付款项&下列资产中,属于金融资产的项目有(A •商业信誉E .特别提款权 B .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固定资产D . 土地、地下资产等非生产有形资产)。

B .金融企业D .政府B .库存变化D .资本转移但也有不存在对应负债的金融资产,如B •股票以外的证券D .保险专门准备金)。

B .艺术品的生产复制权D .贷款)。

B .资本往来项目C .资本和金融项目9 •我国目前应用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A •经常项目1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和服务的生产。

(V )2.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前者属于中间消耗,后者属于固定资本消耗。

(X )解析: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共性在于都是货物和服务价值向产出的转移,但二者有较大的区别。

中间消耗通常是一次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有形物质产品,而固定资产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反复使用的货物,其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出中。

因此,在企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很明显属于中间消耗,大型工具如机床等属于固定资产,而小型工具属于中间消耗。

3•自然资源属于经济资产范畴。

(X )解析:资源资产属于经济资产范畴,包括土地资产、森林资产、矿产资产、水资产等。

不具备资源资产性质的自然资源属于非资产性自然资源。

4•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五张基本表中,国内生产总值表是核心表。

(V )5 •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的依据,是根据其国籍或法律准则下的财产所有关系。

(X )解析: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的依据,不是其国籍或法律准则下的财产所有关系,而是该单位所处的位置以及与该国经济的密切程度6.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市场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的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X )解析:国民经济生产核算依据的是市场原则。

该原则强调:凡是为市场交换目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论其产出在市场上销售,还是自用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

7•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X )解析:不一定,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所以两者的关系取决于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国民总收入不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这主要取决于来自于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的大小。

如果该值为正,则国民总收入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反之则小于。

&投入产出表的第n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X)9•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围。

(V )解析: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要素收入流量,主要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营业盈余等流量。

该题中的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财产收入,故属于是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畴。

10•居民购买住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属于居民消费支出。

(X )解析:房屋租金的支付属于居民消费支出,而居民购买住房支出则属于投资。

11 •通货、存款、贷款、证券及保险准备金等金融资产项目都属于金融机构负债。

(X )解析:金融交易核算中,通货是持有者的资产,存款是存款者的资产,保险准备金是投保人的资产,以上几项都是金融机构的负债。

而贷款是贷款者的负债,是金融机构的资产,证券是发行者(通常是政府和企业)的负债。

12•如果国际收支总差额为顺差,则储备资产增加,意味着国民经济实力增强;反之,则储备资产减少,意味着国民经济实力有所削减。

( V )2•某地区2007年国名经济核算资料如下:(1)总产出1200亿元(2 )中间投入700亿元(3)固定资产折旧60亿元(4)劳动者报酬300亿元(5)生产税净额40亿元(6 )营也余额100亿元(7)总消费300亿元(8)总投资210亿元(9)出口80亿元(10)进口90亿元试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计算该地区的GDP.解:2,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1200-700=500 (亿元)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60+300+40+100=500(亿元)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300+210+ (80-90) =500 (亿元)1.已知某地区2007年统计资料如下:(1)总产出16000亿元;(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55亿元;(4)出口1400亿元;(5)进口100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800亿元;(7)劳动者报酬5000亿元;(8)生产税500亿元;(9 )生产补贴40亿元。

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⑵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2.已知反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如下:X22=23140亿元,X23=2100亿元,第二产业部门总产出为42262亿元,第三产业部门总产出为9853亿元。

要求:(1)计算a22和a23(2)分别解释a22和a23的经济含义。

3.已知企业增加值18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60亿元,支付生产税10亿元,政府生产补贴0. 2亿元,上缴政府所得税30亿元,支付财产收入(包括分红、利息等) 20亿元,补贴医疗、食堂、学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5亿元,支援灾区捐款0. 1亿元,利息收入1 . 3亿元。

要求计算企业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和可支配收入。

4•已知A部门有关投资及资金筹集的资料如下: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420亿元,库存变化为25亿元;固定资本消耗100亿元;总储蓄363 亿元;应收资本转移为21亿元,应付资本转移为28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和土地及其他生产资产净获得都是0。

要求:(1)计算净储蓄、资本形成总额、资金余缺;(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A部门是住户部门还是企业部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