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X线测量

脊柱X线测量


颈椎病变椎管测量
测量方法:于颈椎伸屈侧位片测量颈3~6颈椎 自一个椎体的后下部到下一个椎骨的椎弓前缘
皮质线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测量同一椎体后缘到 该椎管的椎弓前缘距离
矢状位椎管正常值
C1:20~24mm C2:18~21mm C3-4:12~14.5mm 17mm(12~22mm) C5-7:11~13.5mm 16mm(11~18mm)
6
4
5 1
3
2
正常McRae氏线与斜坡画线交角不超过145°,
>145°为扁平颅底 正常齿突尖应恰在Chamberlain氏线稍下,如枕骨大 孔边缘移位至Mc Gregor氏线相当程度,说明有颅底陷 入症 正常成人寰椎前弓与齿突间的距离不超过3mm(平均 2.5mm)如为3~5mm,示寰椎横韧带断裂,5~10mm, 其它韧带也可能断裂,10~12mm,则所有韧带均断裂
• • 2)椎弓:椎弓向前与推体相连处较细,称为椎弓根。上、下椎弓根之 间合成椎间孔。椎间孔的前内侧壁为椎间盘,上下为椎弓根,后外侧 壁为关节突关节及其关节囊,脊神经也在此合成并由此孔穿出。神经 根的营养动脉也经此孔进入椎管。椎弓根向后是板状部分称为椎板, 上下椎板之间有黄韧带连接。 • • 3)突起:棘突位于椎弓的正中,呈前后位,突向后下方,棘突的末端 一般都是分叉的,而第七颈椎分叉率只有4%。横突呈额状位突向外 方,略短而宽,上面有一深沟称为脊神经沟,有脊神经通过。横突的 末端分裂成前、后两个结节,围成横突孔。关节突呈短柱状,位于横 突之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称为峡部,颈椎关节突的排列便利前 屈和后伸运动;关节面平滑,呈卵圆形,覆有关节软骨,关节面朝向 下前方,可以在下一个颈椎的上关节突上向前滑动。
2. Mc Gregor线: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皮质外缘最低点
3. McRae线:枕骨大孔前后缘 4. Klaus高度指数 5. Boogaar角(145°过大为扁平颅底) 6. 基底角
正常寰椎前弓与齿突距离 小于3mm,3-5mm为寰横 韧带断裂,5-10mm其它 韧带可能断裂,10-12mm 所有韧带均断裂
腰椎管的测量
腰椎管的测量
腰椎管测量
椎管矢状径:椎体后缘中点至椎弓顶之间的距离 均以椎体中部最狭小处数值为准 椎管椎体比例=
椎管矢状径椎管冠状径(椎弓根间距)
同一椎体矢状径冠状径
正常比例为1:4,> 1:4.5为椎管狭窄
腰骶椎不稳的测量
从第三腰椎椎体下
缘中点作垂线,此垂 线应通过骶骨上面, 为承重线 承重线在骶岬前方 达12.5cm以上表示腰 骶部不稳
腰椎斜位片
重点检查椎弓峡部,右后斜检查右峡部,左后斜
检查左峡部
狗: 狗嘴-横突 狗眼-椎弓根 狗耳-上关节突 狗前腿-下关节突 狗腹-椎板 狗颈-峡部 峡不连-项圈 狗尾-对侧横突 狗后腿-对侧下关节突
腰骶角的测量
正常情况下,枕骨大 孔后缘外板与寰椎前 结节下缘连线通过齿 突,与齿突后缘交点 至寰椎前结节下缘的 距离(寰齿间距)恰 好为寰枕线全长的1/3, 大于1/3为齿突后脱位

标准的颈椎侧面 X 光,大致上分成四个区域。
• Prevertebral soft tissue椎前软组织Vertebral column 脊柱 • Spinal canal 椎管Spinous process 棘(脊)突
寰枢椎
寰枕关节:可屈伸及轻度侧屈,无旋转
范围:屈伸平均13° 寰枢关节:可前后滑动、屈伸及旋转 范围:屈伸10°,旋转47°(22-58°)
脊柱X线测量
颈椎
颈椎正常解剖结构
• 颈椎共有7块,由一个椎体、一个椎弓及七
• 个突起(一个棘突、一对横突、两对关节突) • 所构成。各个颈椎又有其相应的特点,特 • 别是第一和第二颈椎。现分述如下:
• •
(l)第三至第七颈椎的结构特点: 1)椎体:一般较小,呈横椭圆形,上面的左右径约为2.41cm,下 面约为2.28cm,均大于前后径。椎体中部略细,上、下两端膨大, 高约1.47cm,上面在左右径上凹陷,下面在前后径上凹陷。上、下 椎体之间形成了马鞍状的对合,以便保持颈部脊柱在运动中的相对稳 定。椎体上面的后缘两侧有向上的脊状突起称为钩突,它们与上位椎 体下面的后缘两侧呈斜坡形对应部分相对合,形成所谓钩椎关节,即 Luschka关节。颈椎4~6水平的Luschka关节是骨赘的好发部位。
腰椎斜位的观察
1. 狗嘴:被检查侧的横突 2. 狗眼:椎弓根 3. 狗耳::上关节突 4. 狗前腿:下关节突 5. 狗腹:椎板 6. 狗颈:峡部 7. 狗尾:对侧横突
8. 狗后腿:对侧下关节突
脊柱侧弯角度的测量 Cobb法
脊柱侧弯角度的测量 Ferguson法
侧位片上
枕骨大孔后缘外板与寰椎前结节下缘连
线为寰枕线,正常通过齿突 寰枕线与齿突后缘交点至寰椎前结节下 缘的距离(寰齿间距)恰好为寰枕线全长的 1/3,>1/3则为齿突后脱位
齿突后脱位的诊断
正常情况下,枕骨大 孔后缘外板与寰椎前 结节下缘连线通过齿 突,与齿突后缘交点 至寰椎前结节下缘的 距离(寰齿间距)恰 好为寰枕线全长的1/3, 大于1/3为齿突后脱位
Nigata 20mm(18~23mm)
脱位时的测量
在脱位的上一椎骨棘突根部上下缘(即椎板上
下缘)连线,再自脱位椎体后上缘向前线作垂线 也有的作者测量脱位椎体后下缘至下位棘突根 部上缘的距离,作为脱位后椎管狭窄的数值
从 C2 一直到 C4 的前缘可以划成一直线。到了 C4 跟 C5 之间,划的线 就折到了,C2 到 C4 后缘很直,而到了 C4 跟 C5 之间就没对齐了,C4 往前滑脱了。滑脱的程度约脊椎体的 50%。 脊柱后缘水蓝线与脊突前缘的绿线,两线之间划黄色的部分可以想象成 是脊髓现在可以看到已经扭曲,病 • 1)第一颈椎又名环椎,其形态与其他颈椎相比 虽有共同的结构,例如都有横突及横突孔,各有 两个上、下关节突以及一个较大的椎孔,但最大 的差别是没有推体,椎孔则由前、后两弓围成, 棘突极短。 • 2)第二颈椎又名枢椎,其基本形态与其它颈椎 相似,但其外形特点是椎体向上伸出一个齿突。 齿突是一个指状突起,从其与椎体交界处至顶端, 长度平均为15.3cm。
寰枢椎正位像
连接寰椎两侧下关节突最外缘的连线为
寰底线,于其中点作轴线为寰椎轴线,正常 时齿突轴线应与寰椎轴线向重叠 两侧椎间关节的距离相等,同侧关节面 应相互平行,脱位时则否
寰枢椎张口位
C1侧块
寰底线
C2椎体 C1椎弓 及横突 寰椎轴线及齿突轴线
寰枢椎侧位
6
5 1
4
3 2
1. Chamberlain线: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皮质
颈椎管狭窄率(Stenosis ratio)
椎管矢状面狭窄率=
骨化组织厚度 椎体后下缘与椎板内面中点之距离 骨化组织厚度
100%
椎管横断面狭窄率=
椎体后缘中点与椎弓内面中点之距离
100%
颈椎管的矢径及横径一般以C2最大,C3~5最窄。 矢状面狭窄率较横断面大 狭窄率<30%-脊髓轻度受压 >40%-脊髓受压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