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玉米粉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旋光计法)
二、实验原理
淀粉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旋光度的大小与淀粉的浓度成正比。
用氯化钙溶液提取淀粉,使之与其他成分分离,用氯化锡沉淀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后,测定旋光度,即可计算出淀粉含量。
四、操作方法
1.把样品研磨并通过40目以上的标准筛,称取2g 样品,置于250ml 烧杯中。
2.加水10m1,搅拌使样品湿润,加入70ml 氯化钙溶液,盖上表面皿,在5min 内加热至沸并继续加热15min 。
加热时随时搅拌以防样品附在烧杯壁上。
如泡沫过多可加1~2滴辛醇消泡。
3.迅速冷却后,移入l00ml 容量瓶中,用氯化钙溶液洗涤烧杯上附着的样品,洗液并入容量瓶中。
4.加5mI 氯化锡镕液,用氯化钙溶液定容到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滤液装入旋光管中,并于旋光计中测定样品溶液旋光度。
五、计算
100m 203L 100
(%)⨯⨯⨯⨯=α淀粉
式中:α——旋光度读数,度;
L ——观测管长度,dm ;
M ——样品质量,g
203——淀粉的比旋光度,度
六、说明
1.氯化钙溶液可以作为淀粉的提取剂,是因为钙能与淀粉分子上的羧基形成络合物,使淀粉与水有较高的亲合力而易溶于水中。
2.淀粉溶液加热后,必须迅速冷却,以防止淀粉老化,形成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微束。
3.氯化锡溶液的作用是沉淀蛋白质,因为蛋白质也具有旋光性(左旋性)。
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样品,如高蛋白营养米粉,用旋光法测定时结果偏低,误差较大。
思考题:
1.样品加盐酸处理时,煮沸时间少于或多于15分钟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答:因为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才有旋光,控制加热时间是为了水解完全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若煮沸时间少于15min ,淀粉可能水解不完全;如果煮沸时间多于15min ,会发生副反应,产生糊精,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2.为什么过滤时要弃取初始滤液15mL
答:一是因为本小组在用滤纸做漏斗时未用蒸馏水先弄湿滤纸,直接倒需要过滤的浑浊液,因此会有部分未通过滤纸,直接从滤纸与漏斗的缝隙处流入烧杯;二是为了在滤纸表面形成滤饼层,此样液固体含量较高,适合使用滤饼层过滤,通常,过滤开始阶段得到的是浑浊液,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所以要舍弃前15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