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家与翻译流派简介之三:徐光启

翻译家与翻译流派简介之三:徐光启


生平简介
徐光启:1562年4月24-1633年11月8
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 名保禄,汉族,松江府上海 县人,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 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 家等。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 文渊阁大学士(宰相级)、内 阁次辅(相当于第一副首相)。 徐光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 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 的天主教徒,被称为“圣教 三柱石”之首。
翻译观点
•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需翻译
• “会通”即指对翻译之作的领会与贯通,也指将 西方科学技术与中国学术传统的“融合”与“并 蓄超胜” • 不安旧学,志求改正 • 相互启发,相互补苴
谢谢大家~~
西方科技的传播者—徐光启
宁坤
几何的由来
“几何”名称的由来——科学家徐光启
在我国古代,这门数学分科并不叫“几何”,而是叫 作“形学”。 “几何”二字,在中文里原先也不是一个数学专有名 词,而是个虚词,意思是“多少”。比如三国时曹操 那首著名的《短歌行》诗,有这么两句:“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这里的“几何”就是多少的意思。 那么,是谁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 来使用的,用它来称呼这门数学分科的呢?这是明末 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
著名译著
《几何原本》著名译著ຫໍສະໝຸດ 《测量异同》著名译著
《崇祯历书》
著名译著
《勾股义》
翻译贡献
一 关于《几何原本》
• 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的伟大数学家欧几里得所 著的《几何原本》 • 利玛窦 • 数学术语:几何、平行线、直角、锐角、钝角、 三角形、幂
翻译贡献
二 关于《崇祯历书》
• 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 • 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 • 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