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院: 专 业: 学号: 姓名:―――――――――――――装――――――――――――订――――――――――――线――――――――――――――题号 一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成绩得分得分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1. 无菌操作:培养基经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接种工具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于培养基上,这一操作称为无菌操作。
2.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3. 假菌丝: 酵母生长旺盛时,出芽形成的芽细胞尚未脱离母细胞又长出了新芽,容易形成成串的细胞。
如果各细胞之间连接处面积小于细胞直径,形成的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称为假菌丝。
4.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24h 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5. 细菌菌落总数: 指被检样品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培养一段时间后,每毫升或每毫克样品中所含细菌的菌落数。
由于经过适当稀释的样品中每个细胞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所以菌落数即是细菌活菌总数。
得分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1.无菌吸管上端塞入棉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菌液吸入口中( A )。
A.错B.对2.稀释平板计数时,细菌,放线菌,真菌的计数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30-300个的稀释度进行计数( A )。
A.错B.对3.为了满足微生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配制培养基所用的水最好使用自来水( B)。
A.错B.对4.实验室通常使用血球计数板测酵母菌的总菌数或霉菌的孢子数( B )。
A.错B.对5.浸油的油镜镜头可用软的卫生纸擦净( A )。
A.错B.对6.稀释平板计数通常采用的是二倍稀释法( A )。
A.错B.对7.使用手提灭菌锅灭菌后,为了尽快排除锅内蒸汽,可直接打开排气阀排气( A )。
A.错B.对8.镜台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是10微米( B )。
A.错B.对9.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任数5个大方格(80个小格)的菌数即可( A )。
A.错B.对10.测微生物的细胞大小时,需要校正的是镜台测微尺每格的实际长度( A )。
A.错B.对15分,每空0.5分)1. 检查乳品和饮料是否含有大肠杆菌(E.coli)等肠道细菌,可采用___伊红美兰____培养基,在这种培养基平板上___能分解乳糖产酸的菌_(大肠菌群)_____会形成具有___金属_______光泽的紫黑色小菌落。
学 院: 专 业: 学号: 姓名:―――――――――――――装――――――――――――订――――――――――――线――――――――――――――2.测定酵母细胞出芽率时,芽体的标准是 小于细胞的1/2 ,如果视野中的芽体数为15个,细胞数为60个,则出芽率为 25% 。
3.请写出以下菌种的拉丁学名: 大肠杆菌 E.coli(Escherichia coli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酿酒酵母 S. cerevisiae (Saccharomycescerevisiae ) 。
4.显微镜的光学系统由__目镜______、___物镜___、集光器、彩虹光阑、反光镜和光源组成。
5. 培养基按其来源主要分为 天然 培养基,半合成 培养基和 合成 培养基。
6. 革兰氏染色反应与细菌细胞壁的__成分____和___结构____有关。
革兰氏染色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 制片 ,固定, 结晶紫初染1分钟 , 碘液媒染 , 95%乙醇脱色30s , 番红复染30s ,水洗和镜检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 最关键的步骤是 脱色 。
经革兰氏染色后, 大肠杆菌被染成 红 色, 八叠球菌被染成 紫 色。
7. 显微测微尺主要由 目镜 测微尺和 镜台 测微尺组成, 在进行细胞大小测定之前, 目镜 测微尺要先进行标定。
8. 在细菌生理生化实验中, 三糖铁高层琼脂中含有的糖主要有葡萄糖, 蔗糖, 乳糖三种糖。
其中, 葡萄糖 是另外两种糖含量的1/10倍, 其斜面含有指示剂酚红, 它在pH 小于6.8时为黄色,大于8.4时为红色,伤寒沙门氏菌在该培养基中生长一定时间后, 其斜面的颜色为 红 色,大肠杆菌为 黄 色。
9. 利用麦氏计数板计数时, 在麦氏计数板一个滴加稀释10倍的样品, 按对角线方位, 左上, 右上, 左下, 右下四个大格的细胞数分别为64个, 100个, 80个, 96个. 则每毫升菌液中所含的酵母细胞数为 1.36×108。
得分四、选择题(共20分 每题1分)1. 微生物实验室对培养皿的灭菌常采用( C )。
A.间歇灭菌,两次, 100 ℃,每次 1 小时B. 常压灭菌, 100 ℃, 1小时C. 干热灭菌, 140 ℃, 3-4小时D. 巴斯德灭菌, 60 ℃, 1小时2. 霉菌菌丝观察主要利用( C )作介质。
A.无菌水B.生理盐水C.乳酸苯酚油D.二甲苯3. 肉汤培养基用来培养( C )。
A.酵母菌B.霉菌C.细菌D.放线菌4. 在使用显微镜油镜时,为了提高分辨力,通常在镜头和盖玻片之间滴加( C )。
A.二甲苯B.水C.香柏油D.无菌水5.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 )。
A.121℃/20minB.115℃/20minC.130℃/20minD. 170-180 ℃/20min6. 明胶液化实验,明胶的水解是由于细菌所产生的( C )的作用。
A. 脂肪酶B. 纤维素酶C. 蛋白酶D. 淀粉酶7. 新玻璃器皿在清洗之前,应先将其浸泡在( C )中数小时,然后再用自来水清洗干净。
A. 10%氢氧化钠溶液B. 浓盐酸溶液C. 2%盐酸溶液D. 浓硫酸溶液8. 下列霉菌中有足细胞的霉菌为( D )。
A. 毛霉B. 青霉C. 根霉D. 曲霉9.半固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 C )。
A.检查细菌的运动性B.检查细菌的好氧性C.A.B.两项D.都不对10. 使用手提式灭菌锅灭菌的关键操作是( A )。
A.排冷气彻底B.保温时间适当C.灭菌完后排气不能太快D.A-C学 院: 专 业: 学号: 姓名:―――――――――――――装――――――――――――订――――――――――――线――――――――――――――11.酵母菌水浸制片的关键操作是( C )。
A.菌丝要分散B.菌丝首先要用50%的乙醇浸润C.盖盖玻片不能有气泡D.A-C12.干热灭菌过程中如发现干燥箱出现故障,里面冒出黑烟,应采取( B )。
A.立即打开箱门 B.立即关掉电源 C.泼水降温 D.A-C13.下列哪些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种类最多( B )。
A .细菌 B .放线菌 C .霉菌 D .病素14. 在细菌总数的测定中,样品10-1稀释度制作的平板上的菌落数为多不可计,10-2稀释度制作的平板上的菌落数为200个,10-3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为50个,则该样品的菌落总数应报告为( A )A .2.0×104B .5.0×104C .3.5×104D .4.0×10415.下列培养基中, 哪种培养基不是培养酵母常用的培养基( D )。
A. 麦芽汁培养基 B.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C. YEPD 培养基 D.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6.常用的消毒酒精浓度为( A )。
A.75% B.50% C.90% D.95% 17.在下列微生物中( B )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
A. 大肠杆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痢疾杆菌 D .黑根霉18.半固体培养基的琼脂加入量通常是( A )。
A. 0.8%-1.0%B.0.2-0.5%C.0.1-0.3%D.2% 19.“PDA ”表示( A )。
A.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B.高氏培养基C.肉汤培养基D.察氏培养基 20.进行简单染色使用的染色液通常是( D )。
A.复红B.蕃红C.结晶紫D.A-C 均可得分五、问答题(共35分)1. 简要描述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及常用方法?(4分)答:保藏菌种的基本原理,是使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到极低程度,处于休眠状态。
(1分)一般采用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来达到此目的。
(1分)菌种保藏的方法包括:(2分)(1)斜面低温保藏法(2)矿物油(液体石蜡)斜面保藏法(3)沙土管保藏法(4)液氮保藏法。
(5)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2.以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为例,说明其在VP实验与MR实验中的结果为什么刚好相反?(6分)答:多数细菌能分解葡萄糖,但分解葡萄糖的途径和产物不完全相同(1分)。
例如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若继续代谢还能生成其它有机酸和醛,醇等化合物(1分)。
其中,大肠杆菌所产生的酸能使培养液的pH值降到4.2或更低,可使甲基红指示剂变成红色,并至少持续4天之久(1分)。
和MR试验一样,V-P试验也是检验微生物利用葡萄糖产酸的能力。
产气肠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后,可进一步使一部分丙酮酸脱羧生成中性的乙酰甲基甲醇。
乙酰甲基甲醇在强碱环境中,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双乙酰,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精氨酸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
此即为V-P试验阳性。
当在试管中加入萘酚时,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2分)。
对于一种微生物,MR试验阳性,V-P反应一定阴性,反之亦然。
(1分)3.以青霉和曲霉为例, 说明小室培养的操作过程。
(5分)答:曲霉和青霉的小室培养接种:取一培养皿,内放一层吸润20%甘油(可以用水代替)的滤纸,放U形玻棒。
(1分)取一干燥无菌的载玻片和盖玻片,于载玻片的一边滴加融化的PDA(或察氏培养基),点种孢子,并将盖玻片盖与其上(2分);要求中央的培养基直径不大于0.5cm,盖、载玻片间距离不高于0.1mm。
(1分)然后将制好的载片放入培养皿中的玻棒上,盖好皿盖,30℃正置培养。
可以在学 院: 专 业: 学号: 姓名:―――――――――――――装――――――――――――订――――――――――――线――――――――――――――培养不同时间直接置干燥系物镜下观察(1分)。
4.酵母测定死亡率的原理,方法及计算公式。
(6分)答:死亡率测定的原理:活的微生物,由于不停的新陈代谢,使细胞内氧化还原值低,且还原能力强(1分)。
当某种无毒的染料进入活细胞后,可以被还原脱色;当染料进入死细胞后,这些细胞因无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差而被着色(1分)。
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活的细胞原生质不能被染色剂着色,若着色则表示细胞已经死亡,故可以此来区分活菌和死菌(1分)。
方法:取0.05%美蓝液一滴,置载玻片中央,然后取酵母液少许加入美蓝液中混匀,染色2~3分钟,加盖片,于高倍镜下进行观察,并计数已变蓝的细胞(可计5~6个视野的细胞总数)。
(2分) 计算公式:(1分)5.硝酸盐利用试验结果观察时,若使用淀粉液、HCl 、KI 和锌粉检测结果,简述检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