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必看】第九章 业绩评价与激励

【管理会计必看】第九章 业绩评价与激励


利润管理
运营管理
资产管理
风险管理
人大会计副教授 叶康涛的管理会计体系
基于传统财务指标的业绩考核与评价
增长 不等
的缺点
于发

考核与评价依赖的是历史信息,无法体现企
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缺乏与企业战略目标的联系,容易产生短期 行为
业绩考核与评价仅反映财务数据,无法全面
反映企业的经营状
缺乏对知识和智力资本、无形资产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 大卫.麦克利兰的三种需要理论 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
股东


员工


政府


顾客。。。


评 价 主 体
评 价 目 标
评 价 指 标 体
评 价 客 体
上 层 管 理 者
系 下 级 管 理 者
业绩评价系统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评 价 结 论
客户类指标和财务类指标相同,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绩效, 同属“滞后类”指标
内部业务流程视角
设定内部流程类指标即从内部流程角度思考:我们必须从哪些方面进行控制 和提高?其旨在找出企业必须做好的方面和需要提高竞争优势的方面,从而 保证客户类指标和财务类指标的实现。
设定内部流程类指标的前提是找出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的内部关键流程,这 些内部流程将有助于客户类或财务类指标的实现
财务视角
设定财务类指标即从财务角度来看:股东对我们要求如何?其旨在从股东利益 出发达到投资者设定的财务要求。
财务指标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别:收入增长、成本降低、资产利用以及股 东价值。主要考核提供给股东的最终价值。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经营的直接结果是使股东获得财务回报,由此财务类 指标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公司价值的重要参数,是体现公司价值创造成果的最 直接指标。
EVA的缺 陷
仍然是财务导向
短期导向 --应用过程比较复杂 --偏袒规模大,低收益的公司 --调整的随意性
第四节 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价
战略业绩评价是在传统的绩效评价系统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结合企业的战略, 采用财务与非财务的指标相结合的方法 动态的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并及时提 供反馈信息。
平衡计分卡
对某个公司而言 EVA调整的重点
研究开发费用,
退休金支付
广告、营销推广费用 租赁/购入资产
被动投资
开办费用
坏帐准备
税金
非经常性收益/支出 递延收入
存货计价
质量保证准备
折旧方法
利息费用
战略性投资
营业外收入
商誉摊销
在建工程
重组费用
合资企业
养老金支出
负债准备
无息债务
非正常收入/费
汇兑损益

无息负债 利息费用 非营业项目 在建工程 坏帐准备 研究发展、广告、 战略营销费用
1996年
市场增加值 通用汽车 总市值 1355亿美元
MVA
投入资本 1879亿美元

市场增加值 —524亿美元

值 投入资本
MV Capital
总市值 1345亿美元
投入资本 104亿美元
可口可乐 市场增加值 1241亿美元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
100 %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额 销售收入
业绩评价的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
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中,委托代理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委托人与代理 人订立或明或暗的契约,授予代理人某 些管理决策权并代表其从事某种经营活 动。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契约是 不完全的,往往会出现道德危机和逆向 选择,只依赖于代理人的“道德自律” 够吗?
二、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 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 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 行为目标。而激励作为人的一种内心活动,起 着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的作用。
(三)引导企业注重风险防控,实现可 持续发展。
(四)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创造价值, 有价值的企业一定能够创造利润。
经济增加值考核的目的
一是倡导经济增加值管理理念; 二是提升监管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三是提升监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做强做优做大企业。
EVA的优点
节约经营资产成本 可以代表股东价值最大化 经理人员更关注资产及其收益,并能够 像投资者一样去思考和工作。
EVA的主要调整事项
会计体系
目的 将会计结果转化成经济结果 ,降低会计扭曲,反映经济 现实;鼓励正确的经营决策
原则 80/20原则;是否影响经理 人和员工的行为 调整出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 济价值
EVA 体系
四类主要调整
会计科目到 经济概念 会计制度下一些现金成 本被视为期间费用, EVA则视其为投资,需 若干年摊销
位于上市公司价值毁损榜的榜首。
为什么央企要引入EVA考核
只有投资的收益超过资本成本,才能为 投资者创造价值。
1、作为出资人,应当引导企业更加关 注价值创造,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引 入经济增加值考核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
2、部分央企还存突出问题: ----较强的规模扩张、单纯做大的冲动。 ----主业不强,短期行为较多。 ----研发投入不足,忽视核心竞争能力
100 %
销售净利润率

净利润 销售收入
100 %
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
100 %
投资报酬率

年平均利润 项目投资总额
100 %
净资产报酬率

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总额
100%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12
提高现有 业务利润率
提高流动 资产周转率
盘活出售闲 置长期资产
合理确定 资本结构
评价 原理 当EVA>0时,说明企业当期创造了股东财富,在满
足股东期望收益的基础上获得了超额收益;
当EVA<0时,企业获得的收益不足以弥补股东投资的 机会成本(股东把这部分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上同风险 的项目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企业损耗了股东财 富,或说企业使用资本应付的代价未从经营中得到补偿。
它与其他的指标不同在于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 有资金的成本,是对真正的经济利润的评价。
EVA的计算
◦ EVA=NOPAT-C * WACC
◦ 经济增加值= 税后净营业利润 -资本总额 * 加权平 均资本成本
◦ 税后净营业利润 这里的净是指进行了一些调整,去除了各 种会计信息的扭曲。如果我们简单的利用 会计上的底线利润,会低估真实的经济利 润。
激励机制
业绩评价系统的实施步骤
战略
制定预算
激励性报酬
绩效信息搜集
绩效分析
第二节 基于传统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
企业评价指标可以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利润最大化阶段,主要以利润绝对值作为衡 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标准。
第二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效益最大化阶段,主 要以投资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盈利作 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标准。

容易导致利润操纵行为
第三节 基于EVA的绩效评价
经济增加值(EVA)是美国思腾·思 特咨询公司于1982年提出并实施的一套 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 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
EVA的理念
经济增加值是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 债务的所有资金成本后的真实经济利润。
EVA指标背后的逻辑是,企业所运用的每一分钱, 无论来自股权投资者还是债权投资者——都有其成 本。只有企业创造的利润超出这些成本后有余,才 是真正为投资者创造了财富。
外部-客户和股东 内部-流程和员工
所要求的成果和成果的执行动因之间的平衡
成果-利润、市场占有率 动因-新产品开发投资、员工培训等
定量衡量和定性衡量之间的平衡
定量-利润、员工流失率 定性-客户满意度、时效性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
短期-利润 长期-客户满意度、员工培训成本和次数
第九章 业绩评价与激励
第一节 业绩评价综述 第二节 基于传统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 第三节 基于EVA的绩效评价 第四节 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价
2019/11/27
1
第一节 业绩评价综述
业绩(performance) ◦ 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⑴正在执行的活动或已完成的活 动;⑵重大的成就。 ◦ 现代汉语词典:⑴建立的功劳和完成的事业;⑵重大的 成就。 ◦ 比较 过程和结果(英文) 结果(中文)
财务类指标具有双重角色: 1、体现了战略目标对财务绩效的要求 2、其他三方面指标合力到达的最终结果 注意:平衡计分卡其他方面指标和目标都须对一个或多个财务指标中产生作用 另外:对于不同的企业,财务考核指标因其所处企业生命周期、市场环境的不同
而不同。
客户视角
设定客户类指标即从客户角度来看:客户对我们要求如何? 其旨在为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 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要,企业才能生存。 ◦ 顾客关心时间、质量、性能和服务、成本,企业就必须 在这方面下功夫,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服务水平、降低 定价等。从顾客的角度给自己设定指标,就能够保证企 业的工作满足客户的需求。

研发费用、培训费用和 战略营销费用
非经常项目 非经常项目通常扭曲公司 业绩
如 资产出售
冲销计提到
现金标准
强调实际现金资本变动
情况,淡化单纯会计冲
销计提事件
如 坏帐准备、投资减值准

营业外收支 主营业务以外收支不影响 公司长期价值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