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分析与预测

信息分析与预测

1、信息分析的含义:对已知信息的分析,即观察现象,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信息分析的目的: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社会团体或个人的科学决策、R&D和市场开拓活动服务。

3、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主要环节:课题选择——信息搜集——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产品制作、评价和利用。

4、信息分析与预测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①信息分析与预测必须建立在用户及其特定的信息需求基础上。

②信息分析与预测必须以占有大量的已知信息为前提。

③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种信息加工活动,一般性的信息加工不能称作信息分析与预测。

④广泛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科学的信息分析与预测方法是成功地进行信息分析与预测的重要保证。

⑤完整的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个系列的活动过程,包括前后相随且密切相关的若干个环节。

5、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功能:整理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反馈功能。

6、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作用:为科学决策服务、为R&D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特点: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7、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背景: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产生于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领域,是科技、经济和信息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8、国内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发展概况:①1956~1966年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②1966~1976年的停滞时期③1976~1992年的恢复和重新发展时期④1992年以后的发展新时期9、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发展趋势:①信息分析与预测理论和方法体系日趋完善②信息分析与预测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③信息分析与预测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④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10、信息分析的任务就是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透过各种关系交织自成的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容本质,从而获取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

第二章11选题是指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的选择,即明确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对象,目标,和方向,课题是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的起点。

12、课题选择的原则:政策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13、课题的来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信息用户委托的课题、信息分析与预测人员自己提出的课题14、课题的程序:课题提出、课题分析与论证、课题选定15、课题计划的内容:①课题目的、②调查大纲、③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④产品形式及其提交方式、⑤组织分工、⑥完成时间和实施步骤、⑦其他16、课题计划的组织实施与检查:①课题计划的组织实施、②课题计划的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调整。

17、信息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1)指信息及其发生源,包括各类信息及其发生和持有机构(2)指信息及其赖以传播的各种物质载体或传输通道。

18、文献信息源又称记录信息源是信息,特点是内容以某种物质载体记录下来,并借助于对物质载体的保管,拷贝,传播和开发利用而达到对所荷载的信息内容的保管,拷贝,传播和开发利用的目的。

根据载体的不同文献信息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机读型文献、声像型文献非文献信息源含义:是信息以非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源。

类型:口头信息源、实物信息源19、信息搜集的原则: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新颖性、可靠性、科学性、计划性。

20、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文献调查和社会调查两种途径。

21、社会调查又称实际情况调查,是一切以信息搜集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

是提高信息分析与预测活动效果的一项有力措施。

主要途径:现场调查、访问调查、样品调查、问卷调查。

22、文献调查主要用于文献信息的搜集。

23、文献调查主要有系统检索法,追溯检索法,浏览检索法。

第四章1、信息整理的两个层次及其含义:形式整理是凭借某一外在依据,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是一种粗线条的信息初级组织。

内容整理是在形式整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是从内容角度对信息的再处理2、从形式上看形式整理的方法有:(1)按承载信息的载体分类整理(2)按使用方向分类整理(3)按内容线索或部分要点分类整理3、内容整理分三个阶段(1)信息内容的理解(2)信息内容的揭示(3)按信息内容细分归类4、信息价值评价的标准标准:①可靠性②先进性③适用性5、可靠性分为四个含义(1)真实性(2)完整性(3)科学性(4)典型性6、信息价值的评价有:文献信息可靠性评价、实物信息可靠性评价、口头信息可靠性评价7、先进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原有的基础相比较而言的,通常可以用时间、空间、内容三个矢量合成的结果来衡量。

8、实用性指原始信息对于信息接收者可资利用的程度。

9、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含义。

含义:信息分析与预测环节属于信息的高级组织;该环节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活动,它直接或间接调用人脑的思维功能,并由此达到对研究对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革命的实践”的飞跃。

内容:即与研究内容有关,又与研究目标、任务相关。

第五章10、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品类型类型:①信息类产品②数据类产品③研究报告类产品11、研究报告类产品的类型(1)综述性研究报告(2)述评性研究报告(3)预测性研究报告(4)评估性研究报告(5)评估性研究报告12、综述性研究报告是在一定得时空范围内对某一课题的大量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浓缩加工后所形成的一种产品。

13. 综述性研究报告的特点:叙述性、综合性、浓缩性、具体性14、述评性研究报告是在综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对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的某一课题的大量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浓缩加工的基础上,对课题的内容、质量、水平、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有关评论、观点或建议的一种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

15、预测性研究报这里所说的预测是指狭义的预测,即“鉴往知来”。

16、评估性研究报告这是在掌握有关课题的大量已知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评估技术,对课题的水平、方案、能力、效益等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所形成的一种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

17、评估性研究报告是针对某项具体的专门任务而展开的相关背景信息的分析研究所形成的一种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

18、消息类产品的制作:导语、主体、结尾、背景材料19、数据类产品制作:年鉴的制作、数据库的制作、20、研究类产品制作:研究报告的体系结构、研究报告的语言要求、研究报告的制作程序21、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的意义与特点理论意义:实质上是对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行衡量和评判的过程实践意义:运用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特点:①客观性②综合性③隐蔽性22、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指标体系:(1)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2)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的通用指标23、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24、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的通用指标:针对性、准确性、创造性、新颖性、时间性、加工度、效益性、其他25、即时评价是指产品交付用户或以某种方式面世后随即或稍后进行的一种评价。

(了解)26、最终评价是对产品消费后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的一种长远评价。

27、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的方法:①定性评价方法②定量评价方法③半定量评价方法。

28、信息的有效传递是指信息从信源发出,通过适当的媒介和信息传递通道,到达合适的信宿的运动过程。

29、信息的利用为了达到提高科技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而运用信息的导向功能和催化功能解决科学决策、R&D和市场开拓中的具体问题的过程。

10、信息反馈是间接控制信息传递和利用效果的极其有效地途径,信息分析与预测活动中的许多修正、调整和改进工作是以用户的反馈信息为依据的。

第六章30、比较的含义、作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比较就是对照各个事物,以确定其间差异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基本方法。

注意事项:①要注意可比性②要确定一个比较的标准③要注意比较方式的选择④要注意比较内容的深度作用:揭示事物的水平差距、认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判定事物优劣、真伪。

11、分析的含义与基本步骤分析就是把客观事物整体按照研究目的的需要分解为各个要素及其关系,并根据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达到认识事物的一种逻辑方法。

基本步骤:①明确分析的目的②将事物整体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要素③分别观察和研究各个事物以及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的特点;④探明各个事物以及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研究这些关系的性质、表现形式、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分析的几种类型及各自的含义①因果分析:它是客观事物各种现象这间的一种普遍的联系形式。

形式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

②相关分析:利用事物的这些相关关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预测方法。

③表象和本质分析: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④典型分析:它是对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就其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12、综合的含义与基本步骤及应用含义: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片面、分散、众多的各个要素联合起来考虑,以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观事物发展的全貌和全过程,获得新的知识、新的结论的一种逻辑方法。

基本步骤:①明确综合的目的;②把握被分析出来的研究对象的各个要素;③确定各个要素的有机联系形式;④从事物整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新知识的结论。

应用:它可以将各种来源的分散、片面、内容各异的有关信息按特定的目的汇集、整理、归纳和提炼,从而形成系统、全面、新颖的知识和结论。

综合的方法主要有:简单综合、系统综合和分析综合。

(P140页看看)13、推理的含义及它包括的因素、类型及其应用含义:它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要素:①前提②结论③推理过程类型:①常规推理②归纳推理③假言推理应用:它是一个种重要的逻辑方法,在信息分析与预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例如,通过推理可以把与设想或假说有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证实或证伪设想或假说的目的等。

第七章14、专家调查法的含义就是根据经过调查得到的情况,评价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直接或经过简单的推算,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并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14、德尔菲法的含义、用途及特点含义:德尔菲法是美国兰德公司于1964年发明并首先将其应用于技术预测的。

它是一种广为适用的预测方法,除用于技术预测外,它还广泛应用于政策制订、经营管理、方案评估等。

用途:①对达到某一目标的条件、途径、手段及它们的相对重要作出估计②对未来事件实现的时间作出概率估计③对某一方案在总体方案中所占的最佳比重作出概率估计④对研究对象的动向和在未来某个时间所能达到的状况、性能等作出估计⑤对方案作出评价,或对若干个备选方案评价出相对名次选出最优者特点:①匿名性②反馈性③统计性15、德尔菲法预测征询的过程过程:①成立预测领导小组②明确预测目标③选择参加预测的专家④编制调查表⑤进行反馈调查和专家意见的汇总整理、统计与预测⑥编写和提交预测报告16、派生的德尔菲法的含义含义:它是一种广为适用的预测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