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1
生产批 产制 一
二
三
四
五
号
件号
#90018 A111 A制程
#90023 B232
#90024 C334
#90029 D224
#90031 E443
#90033 E234
2.另一种形式的甘特图
排程 制令No. 制 一 二 三 四 五
对象
程
甲 #90002 A 100 100 8
#90003 A 4
2、大日程计划量与生产批设定
产品 周次 1 2 3 4 5 6
A111 计划 300 400 400 200 500 0 量
生产 数量: 批号 700
第一 周
B222 计划 量
数量:
600 第三 周
生产 批号
3、简单分析MPS基本格式
生产 时段 21前 21后 22前 22后 23前 23后 批号 产品
中心 工时 工时
道具 标准
生产组细排程计划表 No:
生产线(组):___月份___周次____
(机台:____) (从__月___日到__月___日)
制令 产品型 工 制程 制令 单No 号料号 序 名称 数量
排程日/排程量
4、有限产能排程法之运用
架购
建立生产线/机台/作业员的标准产能资料 建立工作日历资料含工作时数基准 排程时直接以过程产能换算排程量 同时查核该工作站的负荷不致冲突
一 14
(14*60-20)÷1.2=684
二 12
(12*60-20)÷1.2=584
三 18
1# A 2# B 3# C 4# D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250 250 250 250
4、多阶式主排程计划基本格式
生产批号:___品号:___生产批量:____ 应完工日期:_____
大制程 主装配
制令 品号 No
五、细排程适用范围
1.分批订单生产的加工程序安排
(订单生产/程序加工业)生产批加工途程安排交期确认之用
2.制程组内机台(作业员)作业程序进 度安排
以人员/机台/工作组为对象 确立(日/时辰)排程数量,作进度稽催管制依据
3.包括生产前各项准备工程的作业安排
1.甘特图基本格式
生产线:____月份:___周次___
第一章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一、标准工时在工厂管理的工 具性角色
1、多项“计划”作业的核算工具
生管排程 工作负荷量 人工成本基准
2、多项“查核”工作的基准
员工效率 人力编成/设备配置编成 生产线/设备绩效 损失分析
3、其他
方法比较与工作改善
二、标准工时之应用范围
1、生产管理方面
A、生产排程
各制程之“制程工时”,以“标准工时”乘“排程数量”与
200 200
#90003 B 300 4
200 200
乙 #90005 C
100
6
#90006 C 5
100 100 100
3.排程工时展开
制程期间(小时)=标准准备工时+ 排程数量X单件标准工时X(1+制程系数)
途程表基本格式
产品件号:_____品名规格:_____
序 制程 工作 标准 单件 良率 夹工具 作业
3、工作方法改善方面
生产线平衡分析改善之依据 决定合理的每人操作机台数 改善案之评价与选择
4、成本管理方面
估算合理的人工成本(及制费分摊基准) 价格决策
三、生产排程的两大重点
MPS主排程
依据销售预测或直接订单---确立生产批排出“时段”与 “大制程”区分的排程量覆核确定订单可交货日期 作用料购备与其他生产准备工作之基准
实际做法
先建立工作站的产能负荷挡案 由生产批展开途程换算标准产能 查核原有负荷将剩余产能转换为排程量
注意站
标准工时与制程工时的相关系数
工作中心:B5立式钻床
日期 周几 产能工时 附注 时
已负荷工时
3/18 一 44
4*(8+3) 30
3/19 二 324*8203/ Nhomakorabea0 三 33
3*(8+3) 15
DPS细排程
针对 生产线/生产组/工作站 依据现场实况,排出近数日的制令排程量 必须考虑产能负荷与备料实况 做现场派工与 投产准备依据 做进度管理依据
1、基本架构
产品
现有库 存量
销售预 测量
生产计 划量
月份
生产计 划量
销售预 测量
生产计 划量
月份
生产计 划量
生产计划量=销售预测量-现有库存量-预估入库量 +库存已指派出货量+最底安全存量
3/21 四 24
3*8
12
3/22 五 33
3*(8+3) 10
3/23 六 32
4*8
0
3/24 日 0 (例假日不出勤)…
闲余产能工
14 12 18 12 23 32 …
以有限产能排程法去展开排程,结果如下:
日期
3/18 684
3/19 1268
3/20 2152
周几 闲余产能工时 计算方式 可排程量
提示营业部门有关生产线负荷状况,作营业人 员接单与营销活动参考
粗略产能负荷管理基本格式
生产线:___产品群___月份___
周次
出勤日数
一 二三四 五
日产能基准 (可用人机工 时)
周产能 (产量/工时) 排程约当产量 (总负荷工时)
负荷率
主排程的负荷展开
约当产量 =排程数量X(产品)产量系数
符合工时 =排程数量X标准工时X制程系数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订定标准工时的应有基础理念 马表测时法的关键技巧 宽放的设定与赋予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综合数据法 工作设计改善与产销经营 运用稼动率分析技巧进行改善 运用工艺手段做好工作设计 运用程序分析与搬运减少浪费 作业站效率化设计改善 如何使流水线平衡提升绩效
“制程系
数”得之
最好运用“有限产能法”即时控制
B、产能负荷管理
排程投入应计算该“工作中心”该“时段”之“负荷工时” 作产能比较,以复核与再调整之依据
2、绩效管理方面
作业绩效,是以“实作工时”与“标准工时”相比较而得“效率” 依效率之差异,据以分析差异原因,作改善方向 依效率状况,作激励/考核/奖金之参考依据
1# X
21周
22周
23周
24周
25周
分装配 2# A
3# B
零件产 4# A1
制
5# A2
6# A3
7# A4
四、运用RCCP粗略产能规则 复查MPS
计量化确定订单(生产批)之交期可能性
尤其是订单生产型能
确定生产批主排程的可行性
找出比较有问题的生产批/大制程/时段/排程量 及早调整排程 事先筹划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