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是基于沉淀反应的滴定分析法。
形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能用于滴定的却很少。
这是因为只有满足以下条件的反应才能用于沉淀滴定:(1) 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必须很小,且组成恒定; (2)沉淀反应迅速,反应定量地完成;(3)有确定终点的简单方法。
基于上述条件,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银量法。
另外还有某些汞盐(如HgS)、铅盐(PbSO 4)、钡盐(BaSO 4)法等。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生成难溶银盐的反应,利用这类反应的沉淀滴定法简称银量法,可用来测定Cl -、Br -、I -、CN -、SCN -和Ag +。
本节只讨论银量法,银量法根据所用指示剂不同,按创立者的名字命名,分为三种: 莫尔(mohr )法、佛尔哈德法(volhard )法和法扬司(Fajans )法:
9.1.1沉淀滴定曲线
设用浓度为
Ag
c 的Ag +标准溶液滴定体积为o V ,浓度为Cl c 的Cl -
溶液,滴定反应为:
↓=+-+AgCl Cl Ag
滴定反应常数sp
1]
Cl ][Ag [1K K t =
=
-+,设滴定过程中加入滴定
剂Ag +的体积为V ,则
]
Ag []Cl [o Ag o o Cl -
+++⋅-+⋅=V V V
c V V V c 。
设a 为滴定百分率,则]Cl [1
]Ag [ ,t o
Cl Ag -+=
⋅⋅=
K V c V c a 又因,所以
可得下式:
1]Cl [)1(]Cl [t 2t =-+⋅-+--o Cl V V V
c K a K
以a 为横坐标,pCl(pCl=]Cl lg[-
-) 为纵坐标,可绘制滴定曲线。
右图为0.1000mol/L 硝酸银滴定20.00mL0.1000mol/L 的氯化钠的滴定曲线。
化学计量点时, 4.75pCl ,10]A []Cl [ ,00.175.4sp =====-+-K g a
5.2pCl , 1.001 4.3
pCl 999.0====时时,a a
a 在0.999-1.001之间被滴定物浓度的变化,即为滴定突跃,所以滴定突跃范围内,氯离子的浓度的
负对数变化为4.3-5.2 。
很明显,沉淀滴定突跃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滴定突跃也越大;滴定突跃与溶度积sp
K 有关,
sp
K .越小,滴定突跃越大;化学计量点时[X]=
sp
K
9.1.2 莫尔法(Mohr’s method )
以K 2CrO 4为指示剂,以AgNO 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l -(Br -
)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1. 方法原理
依据AgCl 与Ag 2CrO 4溶解度和颜色的显著差异。
滴定反应: Ag +
+ Cl - =AgCl K SP ==1.8⨯10
-10
(白色)
指示反应: 2Ag + + CrO 42-=Ag 2CrO 4 K SP ==2.0⨯10-12
(砖红色)
由于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故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首先发生滴定反应析出白色AgCl 沉淀。
待Cl-被定量沉淀后,稍过量的Ag+就会与CrO42-反应,产生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而指示滴定终点。
2. 滴定条件
(1) 指示剂的用量:指示剂K2CrO4的浓度必须合适, 若指示剂K2CrO4的浓度过大,终点将过早出现,且因溶液颜色过深而影响终点观察;指示剂K2CrO4的浓度过低,则终点推迟,影响滴定的准确度。
实验表明:终点时CrO42-浓度约为5⨯10-3mol/L比较合适。
(2) 溶液的酸度:滴定应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若酸度太高,CrO42-将因酸效应致使其浓度降低,导致Ag2CrO4沉淀出现过迟甚至沉淀不发生;若碱性太强,将生成Ag2O沉淀。
适宜酸度范围为PH=6.5—10.5。
当溶液中有铵盐存在时控制溶液的PH ==6.5—7.2范围为宜。
(3) 滴定时应剧烈摇动:由于AgCl沉淀易吸附过量的Cl-,使体系中[Cl-]浓度降低,导致[Ag+]浓度升高,Ag2CrO4过早出现,带来误差,故滴定时需剧烈摇动,使AgCl沉淀吸附的Cl-尽量释放出来。
(4)干扰情况:凡能与Ag+生成沉淀的离子都干扰测定,如磷酸根,砷酸根、碳酸根、硫离子和草酸根等;能与CrO42-生成沉淀的Ba2+和Pb2+等也干扰测定;在滴定所需的pH范围内发生水解的物质,如Al3+、Fe3+、Bi3+和Sn4+等离子干扰测定;有色离子也干扰测定。
此外,该方法测定Cl-时,不能先加入银盐进行返滴定,因为大量Ag+与CrO42-生成大量沉淀,用Cl-返滴定时,Ag2CrO4转变为AgCl的速度较慢,无法测定。
3. 应用范围
(1) 适用于以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法测定Cl-、Br-和CN-的反应。
测定Br-时因AgBr沉淀吸附Br-需剧烈摇动。
(2) 不适用于滴定I-和SCN-。
因AgI和AgSCN沉淀对I-和SCN-有过强烈的吸附作用。
(3) 测定Ag+时,不能直接用NaCl标准溶液滴定,应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NaCl标准溶液,再用银盐标准溶液返滴定。
9.1.3 佛尔哈德法(Volhard’s method)
用铁铵矾NH4Fe(SO4)2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佛尔哈德法。
该方法可分直接法和返滴法。
1. 直接滴定法(测Ag+)
在HNO3介质中,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4SCN(或KSCN)滴定Ag+,当AgSCN定量沉淀后,稍过量的SCN-与Fe3+生成红色络合物,即为终点。
为防止Fe3+水解成深色络合物,影响终点观察,酸度应控制在0.1~1mol/L的硝酸介质中,由于AgSCN沉淀吸附Ag+,使终点提前,结果偏低。
所以滴定时应充分摇动,使被吸附的Ag+及时释放出来。
此法优点是可直接测定,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干扰少。
但强氧化剂及铜盐、汞盐都能与SCN-作用,必须预先分离除去。
2. 返滴定法(测卤素离子)
在含有卤素离子Cl-、Br-、I-的硝酸介质中,加入一定量过量的AgNO3,再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Ag+。
由于AgCl的溶解度大于AgSCN,计量点后,稍过量的SCN-可能与AgCl发生置换反应:
AgCl+ SCN- =Ag SCN+ Cl-。
为了避免此误差,可采用以下措施。
(1) 加入过量AgNO3后,加热煮沸,使AgCl沉淀凝聚,过滤出AgCl,并用稀HNO3洗涤,再用NH4SCN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Ag+。
(2)滴加NH4SCN之前,加入有机溶剂(硝基苯或1,2-二氯乙烷)覆盖包住AgCl沉淀,阻止其与滴定剂SCN-发生沉淀转化反应。
若用此法测定Br-和I-,则不存在以上沉淀转化的问题。
但测定I-时,指示剂应在加入AgNO3后,都能加入,否则Fe3+会氧化I-,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9.1.4法扬司法(Fajans’s method)
用吸附指示剂指示终点的银量法称为法扬司法。
吸附指示剂是一类有机染料,被吸附在胶体微粒表面后结构发生变化,引起颜色的改变,从而指示终点,吸附指示剂分为两类:
酸性染料,如荧光黄及其衍生物,它们是有机弱酸,离解出指示剂阴离子,易被带正电荷的胶粒吸附。
碱性染料,如甲基紫、罗丹明6G等,离解出指示剂阳离子,易被带负电荷的胶粒吸附。
例如酸性染料荧光黄用于指示AgNO3滴定Cl-的终点。
以HIn表示荧光黄,在溶液中解离出In-,被胶粒(AgCl.Ag+ )吸附,吸附前后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示意图如下。
化学计量点之前Cl-过量,AgCl的胶粒表面吸附Cl-,溶液中的阳离子作为抗衡离子被吸附,以阴离子存在的指示剂In-不被吸附;化学计量点之后Ag+过量,AgCl的胶粒表面吸附Ag+,溶液中的阴离子In-作为抗衡离子被吸附,因此发生颜色变化,以指示终点。
采用吸附指示剂,应注意以下几点:(1)因颜色变化发生在沉淀表面,所以应尽可能使沉淀呈胶体状态,比表面大,颗粒小,为此常加入胶体保护剂(糊精、淀粉和表面活性剂),防止AgX沉淀凝聚,终点由带荧光的黄绿色变为玫瑰红色,变色敏锐;(2)溶液浓度不能太稀,否则沉淀少,观察终点困难;(3)避强光照射,因为卤化银对光敏感,影响终点观察;(4)酸度要适当。
要使指示剂呈阴离子状态,应根据其解离常数确定合适的PH使用范围;
(5)指示剂的吸附能力要适当。
卤化银对卤离子和某此指示剂的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如下:I- >SCN-> Br->曙红> Cl->荧光黄,曙红不适用于滴定Cl-,因为计量点前,就有部分指示剂的阴离子取代Cl-,以致无法指示终点。
9.1.5银量法的应用举例
1. 天然水中Cl-的测定
多用莫尔法,若水中含PO43-、S2-、SO32-,则采用佛尔哈德法。
2. 有机卤化物中的卤素的测定
含X的有机物转化为X-进入溶液,硝酸酸化,用佛尔哈德法测定。
3. 银合金中的Ag的测定。
可用硝酸溶解样品,多用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
也可用莫尔法返滴定。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