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朔州途径之范探资源整合之方
我国煤炭行业飞速发展,尤其是作为重要煤炭工业生产基地的山西,长期承担国家能源供应,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但同时,山西的煤炭改革呈现出多、小、散、乱的格局,资源利用率低,环境破坏严重,使山西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当务之急是探索一条资源整合的新路。
朔州的煤炭资源整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
以煤炭立市的山西朔州市在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路,取得了巨大成功,被誉为“朔州途径”。
“朔州途径”即打破所有制界限,创新管理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资源整合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以煤补林、以黑补绿。
朔州途径为我们探索资源整合提供了宝贵经验。
整个资源整合过程都应该借鉴朔州途径,树朔州途径为典范,探索一条符合整个资源整合的新型道路。
资源整合需做到优进劣退。
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拥有先进开采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挥其技术管理资金优势,在资源整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落后产能的企业进行整合。
目前,中小煤矿在资源回收率方面远远不足,资源浪费严重,亟需整合。
在整合过程中,充分利用大企业的优势进行产业升级改造,提高煤炭回采率。
资源整合需做到大进小退。
所谓大进小退指关闭产能较小的企业,由较大企业进行整合,并且,不仅如此,小企业管理混乱,矿难频发,而大量小煤窑逃脱监管的黑煤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长此以往不仅难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同时也牺牲了众多生命的代价。
因此,资源整合之路必须进行大进小退的整合。
在整合过程中,要坚决打破所有制界限,不以所有制论英雄,以优劣为评判标准,真正做到大进小退而不是国进民退,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因地制宜,因矿制宜,顺利完成整合,形成像朔州那样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地方民营骨干企业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
资源整合需做到绿进黑退。
绿进黑退指的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保护矿区生态的绿化和修复。
长期以来,山西在为全国源源不断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在透支着自身的环境,无论是空气质量还是水质标准都下降到了难以想象的恶劣程度,利用资源整合的契机,改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在整合中可以借鉴朔州的成功经验,实行“挖一顿煤种一棵树”的“以煤补林”、“以黑补绿”的政策,
用绿色取代矿区的一片黑色,竭力恢复生态环境。
煤炭资源整合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
要想真正实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这样的资源大国需要真正做到推动资源整合,要想推动资源整合需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整合之方,要想探索资源整合之方需借鉴朔州途径的成功经验,树朔州途径之范,真正做到优进劣退、大进小退、绿进黑退,才能实现我国构建两型社会的基本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