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聪毕业设计2
阿兰·奥佛尔和克里斯托福·得希[14]在其著作《互联网商务模式与战略:理论和案例》中,对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信息化商业模式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埃弗雷姆·特伯恩(2003)[16]为,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尽管竞争的理论并没有发生变化,但规则却不同了,特别得重视的是数字化得产品和服务的可变成本变得非常低,而且竞争的包括旧经济和新经济之间的竞争,竞争作用力的变化变得非常迅速。他认为电子商务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商务模式,它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一个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全新机会和外部环境,对于中小型企业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获取商机、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衡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中小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策略研究
学生姓名
周恋
学号
11290233
专业
电子商务
班级
2
指导教师
陈培荣
职称
讲师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这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了解到它在中小企业中的运用相当频繁。在这种电子商务流行的环境下能更好的合理应用必定可以使中小型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解决了中小企业较于大型企业资金断绝,成本较高,抗风险能力差,人才吸收不够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达到了一个利用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Porter (2001)[12]对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见解深刻并具有前瞻性,认为互联网往往通过其独特的经营优势而增强企业的收益性,因此企业通过战略使自身享有盛名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成功将属于那些认为互联网是对传统竞争方式的补充而不是等同于传统竞争方式的企业。
Lal ( 2004 )[13]研究了电子商务与出口行为,他对印度51家企业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采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比起没有采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更好的经营成果。
归纳分析法: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分析得出相应的资料,并以此来说明问题,如中小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二)论文提纲(要求到三级目录)
1.绪论
1.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1.1.2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创新之处
2中小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中小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性
2.1.1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1.2电子商务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2.1.3电子商务促使中小型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
西南财经大学杨洁[6]在B2C、C2C电子商务模式比较分析一文中,分析了B2B和B2C两种电子商务模式,指出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将是电子商务模式的主体,约占电子商务总交易的90%。以B2B、B2C为主体的电子商务网络模式,为供应商及终端消费者提供网上信息服务及交易功能,让相关利益者得到更大的便利和实惠。电子商务的成功应用将极大地促进企业实体业务的发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5]调查,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1.8%。农村网民数量达到11508万,占总体网民的27.4%。中国是世界上网民基数最大的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2010年上半年,在网络应用中,商务型应用表现较为突出,网上银行、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上半年用户增长率都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应用。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的使用率约为30.5%,用户数量上升至12810万,上半年同增长36.2%,仍然是用户增速最快的网络应用。网络购物用户数量上升到1.42亿,使用率攀升至33.8%,增长了5.7个百分比。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内研究动态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古典经济模式慢慢发生了质变,伴随着电脑的普及,尤其是Iternet技术的渐渐崛起,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已经 慢慢走上成熟,导致了经济贸易在全世界展开了突飞猛进的改革,由此电子商务概念慢慢被熟知,并且快速的聚焦了全球商业界的目光。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扩散,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电子商务对传统的经济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是一次彻底性的革命,是二十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力。
2、研究意义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创新型经济运作方式,为中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一个新的发展契机。而电子商务作为企业的命脉,其竞争力的提升式不容忽视的,能合理的提高电子商务竞争力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合理科学的研究电子商务竞争力提升策略,能更方便快捷的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潜力,在市场的竞争力也会显得格外的突出,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电子商务已经运用到企业的各个环节,不仅仅是在商品的销售,更多的电子商务竞争力体现在了广告和宣传方面,所以在这方面的竞争力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能好好提升这方面的竞争力,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4中小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状况分析
2.2中小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2.2.1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2.2.2中小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物质基础
2.2.3中小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的自身基础
3.电子商务与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3.1电子商务对企业竞争的影响
3.1.1改变企业竞争基础
3.1.2改变企业竞争方式
[注:上述两大块最好刚满2页,按字符数约4000左右]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பைடு நூலகம்室的书籍查找相关研究策略,仔细剖析内容得出结论。
2.网络提问法:通过与网上著名老师的交谈去了解更多关于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行情,从而了解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能发挥的作用、
3.电子阅览室研究法:网上有着许许多多对于企业提高电子商务竞争力的理论知识。
洪婷;张继兰等(2013)[2]指出,在传统的环境下,中小型企业与一定规模的大企业相比,企业基本没有一点竞争优势,但在网络环境就截然不同,在一个相对竞争薄弱的领域,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打造有特色的网站,改变企业结构,充分利用第三方策略,是当前中小型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提升竞争的核心。
(2)电子商务对企业的的影响
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一)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的内容在于如何去提升企业的电子商务竞争力,帮助企业正确的看待电子商务的运用,在竞争力提升的阶段需要在哪些方面入手,通过对国外和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的了解和研究,制定合适的策略应用电子商务打开市场。不仅仅是要在自身努力去学习,更要研究那些提升竞争力的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通过在一些比较落后的方面,比如物流,网络诚信等方面花大力气,这样才能帮助中小型企业在众多的竞争者中独树一帜,有着持久的电子商务竞争力。
(二)创新之处
首先,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竞争力的时候考虑到自身企业的实力不能与之大集团抗衡,必须加以创新,在一些冷门但是又不能被消费者忽视的环节上多下功夫,比如物流的速度,商品的售后服务,网络上的诚信等等一些很重要的细节方面取得成功,仔细的研究这些提升竞争力的方法,使得企业能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市场上能持久的保持强大竞争力。
王荣(2009)[3]指出,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很快地计划、组织、领导企业的各项活动,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加速完成,创造了巨大的产业价值。电子商务对采购、研发、制造、营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控制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扩大了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合理的降低库存,提高了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增加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1)电子商务必然性
高翔(2013)[1]指出,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在,公司的贸易活动实现了真正的开放性,但是同时企业面对的外部氛围也越来越繁荣,中小型企业的生存氛围也变得越来越糟糕。电子商务的崛起,正是为那些艰难阶段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一颗定心丸。所以中小型企业应该充分的利用电子商务,以适应现在的恶劣的贸易环境,并且建立自己的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获胜。
其次,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很多都没能看清自身的电子商务目的,盲目的去建立一套电子商务计划,丝毫没有创新。我们的研究不仅要在电子商务竞争力的提升策略上动脑筋,还要通过我们的反复研究去发现那些不合理使用电子商务来提升竞争力的企业并且帮助他们来改进,合理的运用电子商务来创造自己的利益。
最后,在中小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上,比较系统地就中小型企业本身而言应采取的行动,特别是如何通过电子商务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并在解决人才、成本方面提出了中小型企业可以共同建立电子商务人才部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共享,建立电子商务供应链解决采购问题,还提出了利用电子商务实施服务差异化,产品差异化等获取竞争的优势。
2、国外研究动态
Friedman(2006)[11]认为当全球化进入“全球化3.0”的最高进程阶段时,“世界是平的”。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软件的不断创新,鼠标轻点,不管身在何处都能轻易调动世界的产业链条。“全球化3.0”的企业应该按照全球最大盈利模式来设计自己的组织结构,发挥优势,在竞争中生存。
胡凤仪[7]分析了中小型企业如何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寻求出路,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中小型企业开辟了新的道路。中小型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早全球金融危机中,实体经济和信息产业借助于虚拟经济调整的契机,取得巨大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销售的一条重要渠道,网络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都注重销售细节,忽略了退货逆向物流管理。大量的退货逆向物流不仅会造成企业金钱上的损失,而且会影响企业的名誉,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退货逆向物流管理及其产生的损失,杜宏[4]在B2C电子商务交易中产生的退货逆向物流的原因及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合理规划逆向交流以及退货逆向物流的实施提出了三项具体的解决措施来规避退货的逆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