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作品赏析
• 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 。
1934年摄于上海寓次全国文代会, 当选文联常委。此 后的50余年中,先 后担任上海市文联 副主席、中国文联 副主席、中国作协 副主席、中国作家 协会主席、全国文 联副主席。
中国文学欣赏
• 1982年至1985年相 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 际荣誉奖、法国荣誉 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 荣誉文学博士、美国 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 院士称号。
中国文学欣赏
•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人,曾经留学法国。1928年发表处女作中篇 小说《灭亡》,从此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从 《灭亡》到1949年全国解放,巴金有20多部中、 长篇小说,70多部短篇小说,此外还有大量的 随笔散文。80年代巴金有《随想录》,被认为 是敢于讲真话,并具有忏悔意识的作家。2001 年,巴金以98岁的高龄,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 主席。
中国文学欣赏
《家》
中国文学欣赏
• 巴金的《家》,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1931年完 成,最初是以《激流》的名字在杂志上连载的,后来出 版单行本时,才改名为《家》。《春》《秋》都作于抗 战时期,成就和影响远不如《家》。可以说,《家》是 巴金文学地位的奠基性作品。在中国大陆,巴金的名字 总是和《家》连在一起的。
巴金:文学的良心
是 怀 19 巴 抱 07 金巴年 的金全 母的家 亲外福 。婆。
,左 右三 三为
• 巴金,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原名李尧 棠,祖籍浙江嘉兴。
中国文学欣赏
• 文坛巨匠,主要作 品有《死去的太 阳》、《新生》、 《砂丁》、《萌芽》
• 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
1984年10月,接受香港中文 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中国文学欣赏
主要目录:
巴金及其文学风格
《家》 一、现代家族小说的鼻祖 二、控诉、暴露与反抗
1、控诉 2、暴露 3、反抗
三、人物分析 四、青春激情 五《家》的弱点
1、思想内涵单一 2、人物性格缺少深 度和广度
中国文学欣赏
巴金及其文学风格
• 20世纪 中 国文学 中 , 巴金 是一位影响巨大的作家。 几乎在所有的文学史中, 他都被列为一流的作家。 在郭沫若、茅盾的声誉不 断下降的时候,巴金的声 誉却不断上升。这里可以 看出,巴金是一位具有稳 定的文学精神的作家。
中国文学欣赏
• 巴金创作跨越了三、四十年代的漫长时间,前后的风 格也不完全相同。30年代作品充满激情,是激情写作, 或者说是青春写作。单纯、热烈,躁动、焦虑。主要 以青年、恋爱婚姻、革命为表现对象。40年代作品具 有趋向写实,趋于冷静,甚至呈现出冷竣的色彩。即 使抒情,也是那种婉约式的情感。
• 巴金最擅长的是写家庭,一是写封建大家庭,一是写 小 家 庭 。 《 激 流 三 部 曲 》《 憩 园 》 是 写 大 家 庭 的 , 《寒夜》是写小家庭的。
中国文学欣赏
• 在巴金以后,一直存在着家族文学。家族文学可以说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风景线。有曹禺的 《雷雨》、《北京人》、老舍的《四世同堂》,张爱 玲的小说,建国以后有欧阳山的《三家巷》。80年代 以后,这种大家庭生活仍然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 有影响的家族小说《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 挂》)。
中国文学欣赏
• 巴金是一位善于长篇小说 创作的作家,他写了大量 的三部曲。《爱情三部 曲》、《激流三部曲》、 《革命三部曲》;而巨作 《火》,因书分三册,又 被称为《抗战三部曲》。 有人把他四十年代的《憩 园》、《第四病室》、 《寒夜》合称为《人间三 部曲》。
中国文学欣赏
• 巴金小说数量很多,其艺 术水平参差不齐。《灭 亡》、《新生》、《火》 等都不能说是出色的作品。 但是,《家》、《憩园》、 《第四病室》、《寒夜》 却是非常优秀的小说,在 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 文学地位。
中国文学欣赏
• 到了30年代,由于文学逐渐成熟,特别是大规模的叙 述的文学样式逐渐繁荣。中国社会最典型的生活方 式——大家庭生活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文学的视野。 巴金第一个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把大家庭生活表现出来, 为新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
中国文学欣赏
• 巴金这种对家族生活的审美开拓,也是对中国 古典文学审美传统的继承。中国古典小说就善 于进行大家庭的描写,《红楼梦》、《金瓶梅》 都是家族小说。这种家族小说后来中断了,巴 金却把它接续下来。
• 巴金之所以能够写出《家》这样的作品,是和巴金本人 的生活经历具有密切关系的。《家》带有一定的自传性, 是写巴金个人生活的写照。巴金出身在一个封建大家庭, “有将近20个的长辈,有30个以上的兄弟姊妹,有4、50 男女仆人。”巴金在这个家庭生活了19年。这种大家族 生活,是巴金文学创作的巨大生活资源和感情力量。
中国文学欣赏
一、现代家族小说的鼻祖
• 《家》以封建大家庭为表现对象,属于家族小说,是现代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描写大家庭生活的小说。为现 代中国新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领域——家族。
• 家族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具有 决定性影响。它几乎铸就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五四新 文化运动,对家族制度及其礼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鲁 迅的《狂人日记》)。但是,由于新文学刚刚诞生,还没 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写作,描写家族生活的小 说并没有诞生。
• 《家》对家族制度否定主要采用控诉、暴露与反抗的 方式。
中国文学欣赏
中国文学欣赏
二、控诉、暴露与反抗
• 《家》描写的家族生活幅度是比较宽的。涉及到大家 族的三代人:祖父高老太爷、父辈高克明、高克定、 高克安;孙辈的高觉新、高觉慧、高觉民,琴、李瑞 珏、钱梅芬等。但是描写的主要内容是青年一代的婚 姻爱情,主要冲突是孙辈青年与封建家长之间的冲突。 作品正是以这种冲突表现五四以来以人性解放为核心 的时代思想激流,对于传统封建家族制度及其礼教的 冲击。作品的标题——“激流”就是五四以来以人性解 放为核心启蒙主义思想的象征,作品实际是写新文化 冲击之下的传统家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