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

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

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
发表时间:2012-10-29T10:48:46.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石红伟[导读] 随着卡马西平临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合并用药的增多使其药品的不良反应呈增多的趋势
石红伟(河南省荥阳市京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 450100)
【摘要】随着卡马西平临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合并用药的增多使其药品的不良反应呈增多的趋势。

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对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的合理性及其疗效作用进一步分析,同时如果合并用药不当,将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要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081-02 卡马西平,又称酰胺咪嗪,最初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抗癫痫。

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或微苦;系广谱抗癫痫药,是治疗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同时还有抗复合性局限性发作和小发作作用;对癫痫并发的精神症状亦有效;治疗神经痛的效果优于苯妥英钠;还可用于治疗尿崩症。

卡马西平又是强药酶诱导剂,既可诱导一些药物使其血药浓度降低,影响疗效,又可诱发自身代谢,降低疗效。

因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临床用药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和它药合用,随着卡马西平临床应用的增多,特别是合并用药的增多,其药品不良反应(ADR)呈现严重及增多的趋势,有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1]。

本文笔者对我院临床使用卡马西平用药的情况及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并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7年5月~2007年10月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672例,男231例、女441例,年龄10~67岁,平均年龄为38.5岁。

其中癫痫59例、周围神经痛357例、三叉神经痛132例、口咽神经痛36例、其它精神类病例88例。

2. 结果
本组613例患者为联合用药,其中发生不良反应25例,轻度不良反应18例、中度不良反应6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

卡马西平联合用药具体不良反应情况见表1。

表1 卡马西平合并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3.1 卡马西平体内过程:
口服后吸收缓慢且不规则,进食同时服用可以增加吸收,2~4h血药浓度达高峰,有效血药浓度为4~10μg/ml,但因个体差异大。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5%~80%。

主要在肝脏代谢,可诱导肝药酶活性,加速自身代谢。

经肝脏代谢生成的10,11-环氧卡马西平仍有抗癫痫作用,效果与母药相似,其在血浆和脑内的浓度可达原形药的50%。

长期服用诱发自身代谢,T1/2降为10~20小时。

主要以无活性代谢物形式分别经尿和粪便排出72%和28%。

能通过胎盘、能分泌入乳汁。

3.2 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
3.2.1 与其他抗癫痫药合用: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当前应用该药已成为治疗多种类型癫痫首选药,而合并用药可以增加其疗效。

如与托吡酯或苯妥英钠合用,治疗老年性癫痫;与丙戊酸钠以2:1比例配伍,治疗难治性癫痫;与氯硝安定合用,治疗外伤性癫痫[2]。

3.2.2 与神经疾病药合用:与氯丙嗪合用,治疗膈肌痉挛及癔症;与尼莫地平或西比灵合用,治疗偏头痛;与谷维素合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与痛息通封闭加川穹嗪连用,治疗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与山莨菪碱合用,治疗糖尿病;与氯磺丙脲或氯贝丁酯合用,治疗中枢性尿崩症。

3.2.3 与心血管药合用:因卡马西平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与胺碘酮合用,治疗期前收缩早期,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尼莫地平合用,应增加尼莫地平剂量和次数,可以提高其疗效;与地高辛合用,能对抗地高辛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能使其完全或基本恢复正常的心律
[2]。

3.2.4 与抗精神病合用:与氯氮平合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与锂盐合用,治疗躁狂起效快,有加强协同作用,尤其是治疗急性和混合型躁狂症作为首选;与逍遥散合用,治疗难治性双相情感障碍。

3.2.5 与抗抑郁药合用:与与奈法唑酮或丙米嗪合用,增加抑制作用。

3.3 不良反应:
临床合并用药种类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因此,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预先判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3.1 抗癫痫药:与丙戊酸钠、苯巴比妥、氯硝西泮、托吡酯等合用,ADR表现为全身抽搐、抽搐发作加重、皮疹、脱发、偏瘫综合症、共济失调、眼球震颤。

3.3.2 抗精神病药:与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氟哌啶醇、甲硫哒嗪、拉莫三嗪等合用,ADR表现为白细胞降低、皮疹、头痛、腹痛、恶心、急性肌张力障碍、癔妄中毒症。

3.3.3 循环系统药:与降压0号、洛伐他丁、维脑路通等合用,ADR表现为皮疹、重度头晕、低钠血症、药热、嗜睡、乏力。

3.3.4 抗病毒药:与干扰素、阿昔洛韦等合用,ADR表现为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3.3.5 其他:与甲钴胺、地奥心血康、天麻杜仲胶囊等合用,ADR表现为高血压、构音困难;与西咪替丁、红霉素、克拉霉素、异烟肼等合用,卡马西平清除率降低,导致血药浓度增高;与碳酸酐酶抑制药合用,直接影响骨代谢,可导致骨质疏松;与谷维素合用,ADR 表现为药疹。

卡马西平口服时吸收慢且规律性差,不同服药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加上合并用药、不同患者的病理生理等影响因素较多,在使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时,应掌握其适应证,采取逐渐加量的服药方式[3]。

长期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应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并定期检测患者的血药浓度,缩短摸索用药的时间[4]。

当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应尽早停药、对症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用药期间禁止饮酒,以防增强其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泽莲.徐瑛.吴逢波等.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11):864~865.
[2] 任文艳.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中国实用医药,2010.12.02(36):123.
[3] 梁震野.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7,23(4):201~202.
[4] 夏益清.卡马西平不良反应.临床合理用药,2011.9.4(9A):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