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题解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题解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题解
5月考题
1、按照贝克的理论,说出该求助者的歪曲认知及其特点。

答:
(1)主观推断: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论,包括“灾难化”或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想到最糟糕的情况和结果。

“我觉得自己这辈子肯定是完了”;“我觉得自己很失败”
(2)选择性概括: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想成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其它信息被忽略,而且整体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视。

认为失败和剥夺的事件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对方嫌弃我只是大专学历”;“我觉得自己没有本
事”;
(3)过度概括:有一个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识的事情或情境中。

(4)夸大和缩小:用一种比实际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景。

(5)个性化: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

(6)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

“这说明我命运不好”;“但儿子不争气”
(7)极端思维:用全无或无、非白即黑的方式来思考和解释,或者按不是/就是两个极端来对经验进行分类。

2、请说出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答:1)以上述案例中所提供的资料为真实可靠,初步诊断:抑郁性神经症;
2)诊断依据:
1、求助者排除躯体病的影响;(躯体疾病)
2、求助者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能够排除精神病性障碍;(精
神病性障碍)
3、求助者虽具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神疲乏、对前途悲观失望”等
症状,但其症状已经持续超过2年,能够排除心境障碍的抑郁发作。

(鉴别诊断)
4、求助者当前的问题与现实无明显关系,不含道德色彩,属于变形冲突。

(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的鉴别)
5、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定标准,以下是该求助者情况:(诊断病
症依据)
病程:超过2年,评3分;
精神痛苦程度:痛苦难以摆脱,评3分;
社会功能:工作受到影响,但能够工作,评2分;
总分8分,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故神经症诊断成立。

6、求助者以“情绪低落悲观,兴趣减退,精神疲惫、对前途悲观失望,
自我评价下降”等为主要症状,故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3、请分析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从求助者生理、社会、心理原因来分析
发病诱因)
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1)生物性原因:未见明显生物性原因;
2)社会性原因:
1、生长于普通工人家庭,家教传统;(教养环境)
2、曾经经历过失恋、升迁不利等负性事件。

(生活事件)
3、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原因:(知情意行)
1、内向;
2、长期受负性情绪困扰不能摆脱;
3、存在明显的不合理认知;
4、缺乏良好的行为模式。

4、咨询师在咨询中对求助者表示共情时要注意什么?(8点)
答:
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和其问题;
2)共情不是要求咨询师必须与求助者有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

3)表示共情应因人而异;
4)表示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5)表示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示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7)表示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
8)咨询师应该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了共情。

5、在本案例咨询中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要注意些什么?
答:
1)咨询目标应由双方共同商定;
2)商定咨询目标的时机应该在经过心理诊断之后;
3)商定的咨询目标应该具备以下特征:(7点)
1、属于心理学范畴;
2、积极的
3、具体(或量化)的
4、可行的
5、可评估的
6、双方都接受的
7、多层次同一的
6、在本案例中使用了认知行为疗法,请说出其特点。

(4点)
答:
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了机能障碍的结果;
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4)认知行为疗法一般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7、在本案例中使用了认知行为疗法,请说出贝克提出的五种具体认知疗法技术。

(5点)
答:
1)识别自动性思维;
2)识别认知性的错误;
3)真实性的验证;
4)去中心化;
5)抑郁和焦虑水平的控制。

8、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还是用了求助者中心疗法,请说出按照艾根的观点,
坦诚交流包括哪些内容。

(5点)
答:
1)不固定角色;
2)自发性;
3)无防御反应
4)一致性
5)自我的交流
11月考题
1、在本案例收集资料阶段,咨询师在选择心理测验上应注意什么?(5点)
答:
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3)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继续测验;
4)不能乱用心理测验;
5)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

2、按照由表及里的逻辑分类方法,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能够分为哪
几类?(7点)
答:
1)躯体疾病;
2)心理成长教育;
3)情绪反应;
4)恋爱婚姻家庭;
5)社会适应;
6)人际关系;
7)其它。

3、本案例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初步诊断?(从轻的症状到严重)
答:
1)严重心理问题
1、该求助者遭遇现实侧记,体验到痛苦情绪;
2、求助者每天硬着头皮出车,时长莫名地发脾气等症状,说明其社会功
能受到影响,会短暂失去理智;
3、问题出现泛化。

故可考虑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2)焦虑性神经症
1、求助者对“可能面临再次起诉或强制执行”感到烦恼,想摆脱却摆脱
不了。

2、求助者有头晕、心慌、憋气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故可考虑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

3)抑郁发作
1、求助者在经历了败诉等事件后,感觉无奈、无助;
2、总是高兴不起来;
3、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故能够考虑抑郁发作的诊断。

4)请分析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生物、社会、心理)1)生物原因:本案例中未见明显生物学原因。

2)社会原因:
1、家教传统(教养方式)
2、被告上法院败诉(社会事件)
3、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
3)心理原因:(知情意行)
1、认为自己无能;
2、认为兄弟姐妹不该和自己挣房产;
3、认为法院不讲理;
4、缺乏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
5、看重金钱。

5)咨询师使用生物反馈训练帮助求助者,请说出生物反馈法的原理。

答:生物反馈法是经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得经过呼吸、冥想等方法,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它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6)咨询师在本例中使用了认知行为疗法,请简述该疗法的主要特点。

(出现第2次、4点)
答:
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了机能障碍的结果;
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4)认知行为疗法一般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7)如果咨询师咨询中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在表示无条件积极关注方面,咨询师态度应该包括哪些?(5点)
答:
1、从求助者的人性和发展的潜力这一基础上而对她尊重;
2、承诺和求助者一起努力;
3、把求助者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予以支持,并帮助她们发展这种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