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完整版)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扬帆远航下西洋
wō kòu
扬帆远航下西洋
今文指莱西哪洋以里是西呢的?海洋和沿海各地。包括印度 和非洲东部地区。
·文莱
西

火眼金睛识对错
马虎笔记
郑和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11440353年年,明明成太祖祖派 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郑和船队从南刘京家出港发,出发, 先后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地红中海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船上装载的物品, 以丝绸和茶瓷叶器最受当地人喜爱。郑和的远航促进了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扬帆远航下西洋
阅读课本P80-81
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远航为什么能成功呢?
1、巨大的风浪,恶劣的天气
2观、缺夫少海淡洋水、,食洪物等涛物接资天,
巨3、浪可如能遇山到…来…自海而盗我的攻之击云 帆4、高还张可能,遇昼到夜......星......驰.. ,涉
波狂澜,若履通衢
(qú)……”
血战倭寇保家乡
穿越时空的对话:
戚将军,你领 导的戚家军为 怎么把倭寇打 的落花流水的
呢?
身后之事 任由后人
评说
血战倭寇保家乡
史料探究
阅读课本P82-83
材料一: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 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 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 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扬帆远航下西洋 合 作 探 究
结合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
年时明:朝“国仓力廪的充强积盛,天,下提太平 。”供建了文雄帝厚时的:基“础家。给人足, 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
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 明成祖即位后,
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 开始移明向成海祖外的,大要力求支扩持大对
扬帆远航下西洋
1、人物: 郑和 2、起止时间: 1405年—1433年 3、目的: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4、首发地点: 刘家港 5、航行次数: 七次
中:丝绸和瓷器
6、交流物品:外:珠宝、香料、药材 7、最远到达的地区:红非海洲沿东岸海岸
扬帆远航下西洋 之中西航海家比较
PK
郑和
哥伦布
扬帆远航下西洋 之中西航海比较 阅读课本P81
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
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材料三 宋元以来,海船 制造造技船术技与术航的海提水高平大为 提高指,如南指针南应针用的于应航用海、 地理地知理识知日识见的丰进富步等。
材料四 郑和,回族,出身 于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 熟悉伊斯郑兰和教勇和于佛探教索。的从小 养成了吃苦耐品劳质和英勇无畏 的气概。在“靖难之役”中 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 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根据材料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 些?
本课重点
红海
非洲东海岸
西洋
刘家港 日本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斗争
和平交往走 向军事冲突




从十六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
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
东澳门的居住权。
放飞希望又起航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 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
课后拓展:
“中西交流伟大使者”申报表
姓名
郑和 国别
中国
外语
涉外工 作年限
主要 事迹
审批 意见
知识巩固:
每组学生办一期纸制板报, 报道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成长经历 抗倭历史 兵法成就......... A3纸张
合作探究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对照表,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首航 次


时间 数


船只 大小到达 地区郑 和 1405 7次 200多艘 27000 最大海船长 亚非30

人 (151.8米), 多个国家
宽(61.6米) 和地区
哥伦布 1492 4次 17艘 最多时 长24.5米, 美洲

1500人
宽6米


大肆毁掠……杀人 无数。城边流血数十

里,河内积货(抢劫的

财物)满千船。《倭 变事略》
日本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
血战倭寇保家乡
战地
血战倭寇保家乡
日记
戚继光抗倭
1、军队: 戚家军
tāi
2、重大战役: 台州九捷
台州
3、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被平息。
4、评价:民族英雄戚继光,永载史册。
比较 结果
早半个 多世纪
次数多
船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大
范围广
扬帆远航下西洋 之中西航海比较
图说 历史
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和平的使者 贸易的伙伴
郑和下西洋
促进了中 国与亚非国 家的经济文 化交流
扬帆远航下西洋 欲中国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洋,危险亦来自于海上。
——郑和
海洋的重要性 警示危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