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公开课教学设计_1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公开课教学设计_1

识记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印度文明遗址名称、种姓制度的内容、佛教创立的时间、人物、教义等基本史实。
3.学习第一部分: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出示两幅印度的地图,让学生分别指出哪个是古代印度,哪个是现在印度并比较不同,引出: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它包括今天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②观看视频《种姓制度》结合课本知识再次梳理各等级的职责
③通过新闻链接以及课本内容引出种姓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教师总结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5.学习第三部分: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简介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原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据说生下来就会走路,双脚各踩一朵莲花。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岁时涅盘。
难点
理解种姓制度的实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摔跤吧爸爸》片段,感知印度人文精神。引出古代印度也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结合泰姬陵图片我们学习一下《古代印度》的相关知识。
观看视频
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明确本课学习目录及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
③依据课本中的插图《印度贵族出行图》以及相关史事了解古印度的美称和文化成就“阿拉伯数字”
4、学习第二部分:森严的种姓制度
①出示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图片引出古代印度也有等级森严的身份制度,这个制度就叫“种姓制度”它是由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用种姓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了解佛教的兴起: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找出佛教的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4)了解佛教的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入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自学课本。
学生动手连线
依据PPT里的地图标注
学生识图,并依据课本中的内容,把各等级划分出来
学生动手画路线图
整体感知本课内容。
培养学生知识梳理能力。
培养学生试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的能力
进一步梳理知识点
课堂小结
古代印度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人类古文明;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创立的影响至今的一种制度;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就,佛教诞生在古代印度,是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根源的,种姓制度就是其社会根源.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课题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印度,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归纳古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
3、掌握印度种姓制度内容、特点;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
4、知道佛教的兴起概况和佛教对外传播;初步探究佛教的影响。
重点
种姓制度 佛教的兴起
(2)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哪里?归纳其发展历程是什么?
①说一说:古代印度早期文明遗址有哪些?
生答:公元前23世纪,在印度河流域发现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依据课本中的相关史事,简单了解这两个文明遗址的概况)
②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生答:孔雀王朝
师讲述: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所杀,孔雀帝国正式结束,该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教师简单介绍一下阿育王)
板书
三、古代印度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孕育
古代印度文明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

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

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