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八角模型
用意识,并会与他人合作 交流
解决问题
知识与技能
总体目标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
初
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探究
中
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 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 学
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 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 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 论的确定性。
二、教材的特点和 编写意图
14、位置与坐标
定义
表示
分类
角
叠合法
度量法
比较
度量
角平 分线
角的计算
计算
角
对顶角 相等
邻补角
对顶角 邻补角
定义
性质
点到直 线的距 离
垂直
两 条 直 线
相
交
画法
定义
平行
判定
性质
平行公理
平行线
三线八角
表示
平 行 线
代入消元 法
加减消元 法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问题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概念
二元一次 方程组
七 年 级 下 册
实际问题的答案
单项式及多 项式的乘法
积的乘方与 幂的乘方
同底数幂 的乘法
整式的 乘法
科学计 数法
零子数幂与 负整指数幂
同底数幂 的除法
整式的 乘除
完全平方公式
平方差公式
乘法公式
提公因式法进 行因式分解
公式法进行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
乘法公 式与因 式分解
定义
多边形
两边之和大
圆
于第三边
练习6
A D
E
B
C
1、图中DE和BC被_AB_所截得的∠ADE 和∠B是_同_位_角
2、图中DE和BC被_AC_所截得的∠DEC 和∠ C是_同_旁_内_角
图中与∠1是同旁内角的角:
2
图中∠2的同旁内角的角:
2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 下册(青岛版)
练习3
识别哪些角是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
1
2 (1)
同位角
1
1
22
(2)
(3)
同位角
同位角
ba
1
2
c
(6)
同位角
1 2 (7)
1
2 (8)
内错角
12
(4)
同位角
2 1 (5)
1
1
2
2
(9)
(10)
同旁内角
例1 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
∠1与∠2,∠1与∠3、∠1与∠4各是什
么角?
A
D
4
E
2 3
1
B
C
例2 如图:∠1与∠2是什么角?∠2与 ∠3是什么角?∠4与∠5是什么角? 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 线所截的?
DE
E
D
C
3
D E
5
F
1
A
2B
2
4
C
(1)
F
A
B
(2) F
AC
(3)
B
练习4
写出图中用数字表示的角中,哪些是同位角? 哪些是内错角?哪些是同旁内角?
1 23 45
(1)
2
4
15 3
(2)
3 12 4
(3)
练习5
D
C
D
C
1
3 2
1
4
3
2
A (1) B
A
(2) B
如图
(1)∠1和∠2是直线 _DC_、_A_B 被_AC_所截成的_内_错_角
∠3和∠4是直线_AD_、_B_C被_A_C 所截成的_内_错_角
如图
(2)∠1与∠3是直线_DC_、_A_B 被_A_D所截成的_同_旁_内角 ∠2与∠4是直线_AD_、_B_C 被_AB_所截成的_同_位_角
三线八角模型
A CE21B346578 D
F
4.问题:观察∠1与∠5的位置关系
同位角:①②在在截被线截E线FA的B同、侧CD同侧
E
21
B
1
A
34
65
5
C
78 D
F
模型中还有哪些是同位角?
练习1
下面哪个图形中的∠1和∠2是同位角
1 1
2 2
(1)
(2)
5.问题:观察∠3与∠5的位置关系
内错角:①在被截线AB、CD的内部
中线 高
三角形的 主要线段
角平分线
三角形
平面图形
七 年 级 下 册
坐标变换 点的坐标
平面直角 坐标系
有序 实数对
图 形 与 坐 标
用方向和距离 描述两个物体 的相对位置
四 教材处理
四、教材处理 1、教材内容与学生学情的关系 2、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关系
五、学生现状分析 及教学建议
1.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真正 体现“以学为本”的教学思 想。
2.促进学生深层次认知参与, 培养高层次数学思考能力。
3.促进学生积极情感参与, 激发其在数学学习中深层次认 知参与。
1、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分哪几类?
复习 回顾
A
4
D
1
3
2
B
C
前三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条直线相交的情况。
2.如图:怎样描述这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AB、CD被EF所截
直线AB与直线CD 叫做被截线, 直线EF叫做截线。
A
C
E
21
B
34
65
78 D
F
3、在两个交点处形成几个角?这些角有哪些 与我们学过的有关?
②在截线EF的两侧
E
21
B
A
34
65
3 5
C
78 D
模型中还有
F 哪些是内错角?
练习2 观察图中的∠1和∠2哪一对是 内错角?
1 1
2
2
(1)
(2)
6.问题:观察∠4与∠5的位置关系
同旁内角:①在被截线AB、CD的内部
②在截线EF的同旁
E
21
B
4
A
34
5
65
C
7 8 D 模型中还有
F 哪些是同旁内角?
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课标基本要求
说
二、教材的特点和编写意图
课 内
三、教材内容分析(重点与难点)
容
四 教材处理
五、学生现状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课标基本要求
建立数感、空间观念、发展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发展 合情推理能力,有条理的清 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数学思考
形成策略,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 ,发展应
角
乘法
整式的乘 除法
公式 与因
式分
一次方程
解
组
数与代数
位置与 坐标
平行线
空间与图形
平面图 形的认
识
教学活 动
三大领域
实践与综合应用
初 中
课题学习
数
学
三、教材内容分析(重 点与难点)
9、平行线 8、角
11、 整式的 乘除
12、 乘法公式与 因式分解
知识内容 七 年 级 下 册
13、 平面图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