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肿瘤>4,脏层胸膜受累,。 切缘阳性推荐再次手术,无法再次手术,推荐术后化放疗。
期的治疗策略
首选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无法手术患者可行肺段或楔形切除加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 完全性切除的期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化疗 当肿瘤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时,应当行整块胸壁切除。 切缘阳性推荐再次手术,无法再次手术,推荐术后化放疗。
主要组织学类型的发病率*
18% 小细胞
腺癌
40%
* 由于诊断标准不同,所以数字总和不是100%
15% 大细胞癌
, . : . 5 . 1997;858-911. , . : . 6 . 2001;925-983.
2011肺腺癌新分类的主要更新 新的分类方法 首次提出分别适用于手术切除标本、小活检及细胞学的分类方法 概念的更新 取消细支气管肺泡癌、混合性腺癌,代之以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 分子生物学诊断: 推荐对晚期肺腺癌检测突变状态(基于等研究的高级别证据)、等
提高活检及病理水平
无创(优先):痰细胞学 有创: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活检、、、、自荧光支气管镜、电磁导航气管镜、胸腔镜、纵膈镜 、胸腔穿刺、胸膜活检
提高活检及病理水平
组织病理学诊断 小标本 大要求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病理诊断 ...
肿瘤的病理学描述
分型
分期:描述肿瘤侵犯程度
分期 (目前所用为2009第7版)
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及范围(T, )
局部淋巴结(N, )受累情况
肿瘤转移情况(M, )
分化: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的差异程度
通常分为高、中、低分化
分化越高,即肿瘤组织越接近正常组织
分化越低预后常常越差
病理学分类
根据分期、评价预后和选择治疗的目的, 肺癌被分为: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鳞状细胞癌 腺癌(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大细胞癌 腺鳞癌 其他
的及分期
T1 T2 T3
T4 M1
亚组 T1a T1b T2a T2b T3>7 T3 T3 T4 T4 M1a
M1a M1b
N0
N1
N2
N3
C , , , 2009,136:260-271
诊疗手段的进步未使更多患者得到早期诊断
III期 24.5%
IV期 45.1%
I/II期 16.7%
未分期 13.7%
肺癌的治疗-现有的治疗手段 靶向治疗 抗治疗 抗治疗 多靶点
免疫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 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 止痛治疗:三阶梯 抗骨骼破坏药物 心理支持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概述 0-2级的患者
分期 治疗措施 I

手术(不推荐辅助放/化疗),根治性放疗 手术+辅助化疗放疗,部分新辅助化/放疗 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手术+辅助化疗放疗,
高危人群
性质不明结节处理
肺内≤2孤立性结节,应常规进行薄层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初诊不能明确诊断的结节,要根据结节大小、密度 不同给予随诊;随诊中需关注结节大小、密度变化,尤其是部分实性结节中的实性成分增多和非实性结节中 出现实性结节。(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版) 2015版首次将肺部结节的临界值及其处理达成一致。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高发病率
男性 :
首位
女性:
第二
1973~1990: 每年递增11.9%
治疗效果不理想
5年存活率: 1013%
7080% 为晚期
早期肺癌
诊断率 :
10%
5年生存率: 85%~90%
流行病学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版)
如何改变现状?
提高早期诊断率 准确的分期 提高晚期治疗有效率
, . J , 2011,6: 244
分期(2009)
T:原发肿瘤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1: 肿瘤最大径≤3,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
T2: 肿瘤最大径>3,≤7;侵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侵及脏层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肺不张, 不包括全肺不张。
T3: 肿瘤最大径>7; 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胸壁、膈肌、膈神经、纵隔胸膜、心包;侵及主 支气管距隆突<2;全肺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
T4:任何大小肿瘤侵及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 椎体;同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同步放化疗 靶向治疗,化疗
部分新辅助化疗+手术放、化
3-4级的患者不能从化疗中受益,目前仅推荐最佳支持治疗。
2015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 范
I期的治疗策略
首选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无法手术患者可行肺段或楔形切除加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 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手术的病例应考虑予根治性放疗 期高危患者建议行术后化疗。高危患者包括:低分化癌(包括肺神经内分泌瘤),侵犯脉管,楔形切除术,
分期变化
根据肿瘤大小,原T2之肿瘤>7厘米者归为T3. 原T4之原发肿瘤所在肺叶内出现转移结节归为T3。 原M1之原发肿瘤所在肺叶以外的同侧肺出现转移结节归为T4。 原T4之胸膜转移(恶性胸腔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胸膜转移)归为M1。 M1a:对侧肺叶出现转移结节;胸膜转移结节;或恶性胸腔(或心包)积液。 M1b:胸腔外的远处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01
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02
对初诊不能明确的小结节进行随访
03
提高活检及病理学水平
肺癌筛查
在高危人群中开展低剂量()有益于早期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指南中提出肺癌筛查风险评估因素包括:吸烟史、氡暴露史、职业史、患癌史、肺癌家族史、疾病史()、
烟雾接触史(二手烟)
N:区域淋巴结
N0:无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
N2: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运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2009;136;260-271
淋巴结 原发灶
分期 处转移
2009;136;260-271
癌症统计 1973-1999
绝大多数患者确 诊时无法手术切 除,必须接受姑 息性治疗。
未分期 8%
I/II期 16%
IV期 39%
III期 37%
癌症统计 1996-2002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手术 开胸手术: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全肺切除术 胸腔镜 纵隔镜 放疗 胸部病灶放疗 中枢神经系统放疗 骨骼放疗 胸壁放疗 其他转移灶放疗 化疗: 仅供内 部以使铂用类为基础的双药化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