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评卷人(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
(共11分)335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
(2分)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2分)得分评卷人(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
(共4分)3357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
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
(2分)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得分评卷人(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
(共8分)38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
(3分)①食马者...()②策.之不以其道()③才美不外见...()④执策.而临之()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段中画线句的意思。
(3分)17.文中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2分)得分评卷人(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18—19题。
(共5分)3826及.(接触)之而后知,履.(实行)之而后艰.(知道艰难),乌有..(哪有)不行而知者乎?披.(阅)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攀登);谈沧溟..(海洋)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商贩)之一瞥;观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吃)。
(魏源《海国图志》)18.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短文阐述的道理。
(2分)19.“知山”“知海”“知味”的根本途径是什么?请各用原文中的1个字回答。
(3分)(1)“知山”在于();(2)“知海”在于();(3)“知味”在于()。
得分评卷人(6) 阅读宋朝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卷21》中的两则记录(有改动),回答18—19题。
(共5分)3900《地震》:登州巨嵎山,下临大海。
其山有时震动,山之大石皆颓入海中,如此已五十余年。
土人始而恐,稍益习之,今皆以为常。
《旋风》:熙宁九年,旋风经武城县城,官舍民居略(全)尽,悉卷入云中。
卷去复坠地,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
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
18.说说划线句的大概意思。
(2分)19.古人曾以“欲以区区愚民之智,穷究至理,不其难哉”表达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恐惧,请你以当代中学生的身份,说几句激励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话。
(3分。
40-50字)(11)阅读文言短文《捕鼠》,回答22-23题。
(4分)1665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
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he何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你)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我垣墉.(yuan城墙),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无鸡?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明]·刘基《郁里子》)22.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①“其子患之”的“之”是指②“有鼠之祸”是2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得分评卷人(13)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20—21题。
(共4分)2309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②立于市,人莫③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④而视之,去而顾之。
臣请献一朝⑤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⑥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二》)[注释]①比:接连。
②三旦:三天。
③莫:没有。
④还:通假字,通“旋”,旋转,绕圈子。
⑤朝:早晨,也指一天。
⑥一旦:一天,这里指“一会儿”的意思。
20、“一旦而马价十倍”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请引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21、本文所说明的道理与《马说》一文有什么相通之处?(2分)(16)综合阅读(40分)2855(一)阅读《马说》,回答下列问题:(10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食.不饱,力不足(食:吃)B、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C、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子)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②食之不能尽其才译文10、《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
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
参照选文的第二段,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
”,应该用(?)结束。
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8分)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籍。
③庵:茅草小屋。
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①或.依林木之下②虽.死犹存③负.笈从师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①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4、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阅读《纪昌学射》,回答23-24题(4分)2898甘蝇,古之善射者,彀(拉)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眼角)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馀物,皆小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23.从纪昌学射的经历猜测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的技艺是怎样练成的?(2分)24.纪昌学射的故事给你有什么启发?(2分)八年级文言文答案(1)15.鞋子,两顿(次),挂在腰间,羡慕。
(4分,每个1分)16.仆人拿着热水来给我浇洗,又用被子围着、盖着我,很长时间我才暖和过来。
(3分,意对即可)17.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分)18.我们现在的读书条件比作者当时强多了,应该好好珍惜,不与同学比吃穿,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
(2分,意思对即可)(2)(共4分)19.大家害怕何充的话得罪了有权势的王家兄弟,很为他担心。
(2分,意对即可)20.何充。
因为他正直敢言,不畏权势,刚正不阿。
(2分,意对即可)(3)(共8分)15.①喂养马的人②驱使,驱赶③不能显现出来④鞭子(共3分,对1个得1分,得满3分为止)16.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3分。
意对即可,个别字词不到位的可以不扣分)1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分。
答“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的也算对)(4)(共5分)18.不设统一答案。
参考:阐明“只有亲自接触事物才能了解事物”的道理。
(2分,意对即可)19.依次是“足”、“瞥”、“啜”。
(3分,1字1分)(6)5分18.当地人一开始很害怕,后来慢慢熟悉了(地震的情形),现在都习以为常了。
(2分。
不是翻译,不苛求字词理解的准确,说出大概意思即可给满分)19.略。
(3分。
语言要符合科学精神,要有激励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积极立意)(11)(共4分。
)22.①其鸡亦尽。
②窃吾食,毁吾衣,穿我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2分。
每句1分。
)23.处事和用人都要分清主次轻重、权衡利害得失。
(2分。
意思对即可。
)(13)(4分)20、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2分)21、都说明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观点。
也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如仅答“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一句扣1分。
(2分。
意对即可。
)(16)8、B(2分)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②食之不能尽其才译文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1、答:此题为开放题。
问而后答,一锤定音;用问号,发人深省。
17、(1)喜欢、爱好(2)用笔(3)超过(4)通“借”(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0)23.坚持不懈勤奋的练习。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