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章 静力学基础PPT课件
第1章 静力学基础PPT课件
力,这分别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分,常用
图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15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图1.8技分社
(2)多力合成 大家已经知道,共点的两个力
合成一个合力,可以作力的三角形来完成。如果共
点力多于两个并且把它合成一个合力,那么靠作什
么样的图形来实现呢?现在设4个共点力F1,F2, F3,F4,其合力为R,如图1.10(a)所示。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1)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效果是使物体运
2) (1)物体之间 它表示至少应该有两个物体才 能构成相互作用,也才会产生力。研究某一物体时 ,该物体为受力体,其他物体为施力体。因此,分 析物体受力时,必须明确谁是受力体,谁是施力体
3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图1.2 吊车吊起重物——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析
6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4)作用效果 一个力对物体作用后所产生的 效果,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体的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是属于力对物体的外效应; 二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发生改变,它是属于力对物体 的内效应。这两者虽然是同时发生的,但研究时却 需要分门别类,个个击破,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2)
力的大小以牛[顿](N)为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是以质量单位kg(千克)、长度单位m(米)、时 间单位s(秒)为基础表示的。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可知,力的量纲式为:M·L·T-2 ([质量]·[长度 ]/[时间]2),故力的单位为:N=kg·m/s2
14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两(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一个力分解成两个
20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图1.12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21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1)力的投影 所谓力的投影,就是用一束平 行光把力投射到某一坐标轴时留下的影子,如图1. 12所示。
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即有大小和正负, 其量值为:
22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若已知力F在直角坐标x轴、y轴的投影分别为 X,Y,则该力的大小和方位角即可按式(1.4)求得:
4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2)相互作用 受力体上的力是施力体给予的,而施力体上也 要受到受力体给予的反作用力。这就是牛顿运动定 律中的第三定律。它告诉我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必然成对出现,两者等值、反向、共线,且分别作 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之上。现以吊车吊起重物为例, 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图1.2
23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图1.13 力的分解与投影的比较
24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2)力的分解和投影比较 如图1.13所示,一
个力F分别置于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若把它沿x
轴、y轴分解,将得到两个分力Fx,Fy,若把它向x 轴、y轴投影,将得到两个代数量X,Y
25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3)合力投影定理 合力在某一坐标轴上的投 影等于各个分力在同一坐标轴投影的代数和,这就 是合力投影定理。它表明了合力与分力在同一坐标 轴投影时投影量之间的关系。
26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当有n个共点力时,合力和分力在x轴和y轴的 投影有如下关系:
27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图1.10 力的多边形法则
17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3)力的分解 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又该 如何做呢?由式(1.1)可知,力的合成就是把已知 的两个分力F1和F2合成一个合力R。
18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19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2)解析法—— 把力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分析,这一方法称为解 析法。此法的关键是力向坐标轴投影。因为投影量 是代数量,可用此代数量对力的大小和方位角进行
第二节 力矩与力偶
如图1.17所示,置于平面上的一块木板,质心 为c点。若力F的作用线不过c点,则木板将做平面 运动,即木板将随质心c平动同时又绕质心c转动。 平动的研究就是把木板看成一个质点的运动,而转 动的研究就是把木板看成刚体绕c点转动。那么转 动效果用什么来度量呢?
28
建筑力学与结构
5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3)作用形式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 两类:一类是通过“场”(如引力场)而起作用的, 它不要求两物体必须相互接触,是一种超距离作用, 图1.2(b)中的W就是通过地球的引力场所产生的重 力;另一类是由两个物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图1. 2(b)中的T就是绳子系住重物并且起吊,才产生的 拉力。
7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3) 如果只研究物体的外效应,那么变形可以不用 考虑或者暂时不用考虑,此时的物体就可看作刚体 。
8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图1.3 力沿作用线平移
9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图1.4 力的可传性原理应用
10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要想恰当地表示一个力,需要同时考虑力的三 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与代数量(即数 值)有较大不同,它既要考虑力的数值的大小,还 要顾及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位置。那么,用什么样 的“量”才能够把这三个要素全部表示出来呢?— —这就是“力矢量”,它是定位矢量。“矢”为箭 头,“量”是线段,“定位”即作用点或作用线。
建筑力学与结构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出版社 科技分社
熟悉力矩和力偶的定义、性质以及力对点之矩的计算 熟悉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能够运 熟悉形心坐标公式,掌握利用对称性确定形心的方法
1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第一节 力的概念 一、力的概念
图1.1是拳击比赛示意图,它对力的描述凸现
图1.1 拳击比赛——力的概念 2
11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图1.6 力矢量的表示法
12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
1)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为矢量,也称之为 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即为自由矢量。大小 和方向是矢量的普遍性。因为力还需要考虑作用位 置,所以力矢量是定位矢量,如图1.6
13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科技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