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I卷(必修一)模块测试(总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能正确标注图中天体系统名称的是A.①——太阳系 B.②——银河系C.③——总星系 D.④——地月系2013年11月3日,在大西洋西部和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上演了本世纪第二次“日全环食”(同一次日食,如果部分地区可见日全食,另部分地区可见日环食,则称日全环食)。

据此回答2~4题。

2.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色球层和日冕层3.下列人类活动一般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爆发的影响的是A.在沙漠探险中使用罗盘确定方向B.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C.航海中借助GPS定位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4.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到27°,则A.温带范围缩小 B.寒带范围缩小C.温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缩小5.下列日期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A.1月1日 B.10月1 日C.5月1日 D.8月1日下图为两条河流下游图,图中圆圈为一小岛。

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仅考虑自然条件,若要在甲乙图中的四点建设港口,最合适的点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读右图,回答8~9题。

8.7月初,地球公转到图中的出卷一集备组③A.①B.②C.③D.④9.地球公转到①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A.往北移动转为往南B.往南移动转为往北C.往北移动D.往南移动10.同一经度的两地,地理事物一定相同的有A.地形 B.气候 C.太阳高度 D.地方时11.下列日期中,永泰云顶风景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A.5月1日 B.6月1日 C.10月l日 D.1月1日12.山区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A. 地形B. 河流分布C. 植被D. 气候13.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纬度B.海拔C.热量D.水分14.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原因是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反气旋过境 D.气旋过境15.右图为等压面图,虚线表示高度,实线为等压面,关于各点的气压值的比较,正确的是A.①高于③ B.①高于④C.②低于① D.④高于③16.1月份北半球被明显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极地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所有的气压带17.对福建师大附中(纬度约26°N)所发生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是A.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C.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D.植被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8.以下各项的一组风带中,风向基本相同的有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读右图,椭圆表示中低纬度区域地球上的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据此回答19-20题。

19.b气压带的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0.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a地所在风带及风向是A.低纬信风带东南B.低纬信风带东北C.中纬西风带西南D.中纬西风带西北右下图是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1-24题。

21.下列与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无关的是A.地面摩擦力B.黄赤交角的存在C.地球公转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2.下列关于乙图所示季节北半球各纬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30°~40°盛行下沉气流B.20°~30°盛行西北风C.10°~20°盛行东南风D.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23.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甲表示9月份、秋季C.乙表示1月分、冬季D.乙表示7月份、夏季24.下列气候资料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

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26.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右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其中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

读图完成27-28题。

27.该海域可能是A.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B.南半球中高纬海域C.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D.南半球中低纬海域28.流经甲处的洋流性质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29.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A.河流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C.河流水、冰川水、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30.下图中表示台风的天气系统是3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等压面分布的是右图为某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32-35题。

3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则正确的是A.甲处为赤道低气压带B.乙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①为东北信风带D.③为高空自东向西的气流33.若此图表示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则正确的是A.甲处可能是极地高压B.受下沉气流影响,撒哈拉沙漠地区炎热干燥C.乙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降水较多D.受①气流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湿润34.若此图表示海陆间循环,则正确的是A.甲处为海洋,乙处是陆地B.④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C.②代表陆地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D.①代表地表和地下径流环节35.若此图表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则此时A.北京进入多雨季节B.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C.印度吹东北风D.我国正值冬季下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36-37题。

36.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A.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B.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C.沉积岩、变质岩 D.变质岩、沉积岩37.②表示的是A.外力作用 B.冷却凝固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38.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39.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原因是A.台风的影响B.反气旋的影响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40.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北风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41-42题。

41.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______和_______板块相撞而成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④、⑤42.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B.马里亚纳海沟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43.关于河流汛期与补给来源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集中在夏季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往往形成冬汛C.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往往形成夏汛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春秋季读图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44—47题。

44.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C. 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45.与河流位置,a 、b、c对应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46.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 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D.凹岸、凸岸均匀堆积47.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③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④便于搬迁和居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下图为某树木年轮示意图,读图回答48-49题。

48.其间当地气候的变化是A.寒冷——温暖——寒冷B.温暖——寒冷——温暖C.暖干——暖湿——暖干D.湿冷——干冷——湿冷49.在M时期,地球上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水灾常年发生50.下列地理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地壳水平运动——褶皱——块状山地B.反气旋——中心气流上升——秋高气爽C.全球变暖——世界各地干湿状况变化——世界各地经济结构变化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低II卷(必修一)水平测试(总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右图为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后回答1~2题。

1.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A.5月B.6月C.10月D.12月2.该水库最可能位于:A.黄河流域B.塔里木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3.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甲区域气候的特征是:A.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B.全年高温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下图为一年内某两日昼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甲乙4.甲乙两图所示日期大约相隔A.2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8个月5.当①③两地在同一条晨线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两地地方时相差12小时 B.①③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C.①地出现极昼,③地出现极夜 D.①地出现极夜,③地出现极昼二、综合题(共4题,共35分)1.读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4分)从海洋吹来的气流1月7月23°26′23°26′0°甲从陆地吹来的气流盛行气流23°26′23°26′0°甲洋流乙乙NS①③②0000(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乙;丙 . (2)简要说明甲处地貌形成的原因:;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地,理由是(3)在图中...②.、.③.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②是;③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