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心理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个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与应激、健康行为,以及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精神价值观,发现现存或潜在的心理或精神健康问题,为心理和精神健康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2、会谈法为心理评估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也是评估情绪和情感最常用的的方式,包括自由式会谈和结构式会谈。
3、结构式会谈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会谈提纲或主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交谈。
4、护理心理评估以自然观察法为宜。
5、衡量心理测验质量的根本标志为测试的客观性。
6、通过分析病人的作品,对病人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的方法,称为作品分析法。
7、感觉是人类最初级的心理过程。
8、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称为错觉。
9、观察法是为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病人的外显行为、精神状态、面部表情、衣着等从而获得心理健康资料的方法,包括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
10、定向障碍病人临床表现的特征是不能将自己与时间、空间、地点和人物联系起来。
11、情绪是动物与人共同具有的心理现象,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冲动性和暂时性。
12、个体在失去其重视或追求的东西时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抑郁。
13、按情绪的来源可将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4种最基本的形式。
14、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即表情。
15、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和体重下降是抑郁情绪的表现。
16、对于人类,应激源就是各种生活事件。
17、个体根据自身情况对应激源的性质和意义做出的估计称为认知评价。
18、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19、认知评价在心理应激的发生和强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应激源,由于认知评价不同,引起的应激反应可以截然不同。
20、与没有自信、无助感有关的护理诊断是个人应对无效。
21、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用于评估应激源强度。
22、行为是机体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活动反应。
23、偏离个人、团体乃至社会健康所期望放心的一组相对明显和确定的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行为,称为健康损害行为,或称为行为病因。
24、目前已成为全球性公害及我国重要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是吸烟。
25、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称为病感行为。
26、C型行为模式者比较容易罹患癌症。
27、病感行为是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
28、人们通过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特征,以及他人对其反应的感知与体验而形成的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称为自我概念。
29、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真实自我。
30、作为自我概念的组成部分,个体对自身的智力、能力、性情、道德水平等的感受与评价,称为自我认同。
31、作为自我概念的组成部分,个体对自己身体外形和特征的感受,称为身体意象。
32、内控型人格特征者将事物的结果归因于个人的行动和选择,多与自我概念相联系。
积极的33、画人测验适用于评估儿童等对身体意象改变的理解与认识。
34、精神价值观是对生命的意义和目的的关注。
35、精神健康是指病人对周围环境事物符合其信仰系统而感到满意的状态。
36、南丁格尔曾经说过,精神信仰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可以帮助病人有效地应对疾病。
37、相对于精神价值观来说,宗教是一个信仰的组织系统,常围绕着对超自然力量或人的膜拜。
38、病人感到信仰系统,或他/她在其中的位置受到威胁的一种状态,称为精神困扰。
二、单项选择题1、在自然条件下,根据观察目的及观察者的经验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进行观察的方法是a控制观察b作品分析法c心理测验法d自然观察d2、无固定的访谈话题,或者所提问题无预先设定的程序,鼓励病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是a自由式会谈b结构式会谈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 a3-7题题干a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b个体对时间、地点、人物及自身状态的判断认识能力c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d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e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况的反映。
3、注意是指c4、感觉是指a5、知觉是指d6、思维是指e7、定向力是指b8、让病人解释一些成语的意义,或比较两种事物的异同点用于a判断力的评估b推理能力的评估c概念化能力的评估d思维内容的评估9、最早丧失的定向力是a地点定向力b空间定向力c时间定向力d人物定向力 c10、与以往经历的某一特定时期有关的不愉快的记忆丧失,称为a顺行性遗忘b逆行性遗忘c进行性遗忘d心因性遗忘 d11、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自述流利,但内容不正常,发音用词错误,不能理解自己所言,属于a运动性失语b感觉性失语c命名性失语d失读 b12、画钟测验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a自我概念b情感功能c认知功能d意志状态c13-17题干a是一种迅猛暴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B是一种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c 是一种与个体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关的体验d是一种与个体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关的体验e是一种与某种危险或面临突发事件时的高度紧张状态。
13、情绪是 d14、情感是 c15、心境是 b16、激情是 a17、应激是 e18、人们因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祸的事件或者要做出重大决定而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绪状态,称为a焦虑b抑郁c恐惧d易激惹 a19、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感反应,称为 ca焦虑b抑郁c恐惧d易激惹20、属于焦虑与抑郁共有的症状是 da坐立不安b心悸、多汗c运动迟缓d睡眠障碍21、一般货轻微刺激即可引发的剧烈情绪反应状态,称为 da焦虑b情感高涨c情绪不稳d易激惹22、评估情绪与情感较为客观的方法为 da会谈b观察c医学测量d评定量表测评23、在连续的一段时间中,个体的情绪持续保持在过分满意和愉快的状态,不分场合的兴奋话多,语音高亢,表情丰富,眉飞色舞,同时伴有联想奔逸,动作增多等,称为 aa情感高涨b易激惹c焦虑d情绪不稳24、退休或丧偶属于 da生理性应激源b挑战性应激源c威胁性应激源d丧失性应激源25、长时间处于高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其可能的认知反应为da警觉水平提高b思维活跃c对事物的敏感性增加d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26、属于情感式应对方式的是 aa向朋友或家人寻求安慰和帮助b和相同处境的人商议解决问题的方法c接受事实d能做什么就做什么27、属于问题式应对方式的是da将注意力转移至他人或他处b向朋友或家人寻求安慰和帮助c不担心,任何事到头来终会有好结果d寻求处理问题的其他办法28、应激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最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是 aa配偶及家庭成员b朋友c同事d社团组织29、缺乏运动属于 aa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b日常危害健康行为c不良病感行为d致病行为模式30、不良行为属于ba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b日常危害健康行为c不良病感行为d致病行为模式31、心理健康在行为上的表现不包括 ca思维语言符合理性b情绪活动张弛有序c精力充沛、活动自如b意志坚强、豁达乐观32、冠心病罹患率比较高的为 aa A型行为模式b B型行为模式c C型行为模式d E型行为模式33、容易罹患消化性溃疡的行为模式为 da C型行为模式b A型行为模式c过分依赖、手暗示性强d精神紧张、过度自制34、A型性格者冠心病罹患率是B型性格者的倍 ba 1b 2c 3d 4e 535、期望自我是指ba 个体对自身的智力、能力、性情、道德水平等的感受与评价b 个体最“我希望称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感知c个体对真实自我的展示与展露 d 个体对身体内在和外在特征与社会状况的真实感知与评价36、表现自我是指 aa个体对真实自我的展示与展露b个体对自身的智力、能力、性情、道德水平等的感受与评价 c 个体最“我希望称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感知 d 个体对身体内在和外在特征与社会状况的真实感知与评价37、人们获取成就、达到个人目标的内在动力是 ba期望自我b表现自我c真实自我d暴露自我38、自我概念的组成中最不稳定,易受疾病、手术或外伤影响的部分是 aA身体意象b社会认同c自我认同d自尊39、自我概念的组成中,个体对自身的社会人口特征以及社会名誉、地位的认识与感受,称为 b A身体意象b社会认同c自我认同d自尊40、属于自我概念文理语言行为表现的是 cA我真漂亮b我还不错c看来我是无望了d我比他人都能干41、自我概念最富于变化的部分为 ba期望自我b表现自我c真实自我d理想自我42、可能给健康带来消极影响的精神信仰或宗教观点是 ba禁止性乱b祈祷可以治疗疾病c禁烟酒d饮食限制43、当病人面对临终问题时,可能称为个体应对资源的是 ca社会地位b经济状况c精神/宗教信仰d取得的成就44、日常精神体验量表(DSES)用于评估个体的 ba认知水平b精神/宗教信仰c情绪情感状态d健康行为45、“是什么给了你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用于评估 ba认知水平b精神/宗教信仰c情绪情感状态d健康行为46、当病人表达“我猜上帝在召唤我”,说明其可能存在 ba焦虑情绪b精神困扰c记忆下降d意志减退三、多项选择题1、心理评估的内容涵盖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具体包括a人的认知水平b情感与应激c健康行为d自我概念e精神价值观。
2、心理评估的方法有:a会谈法b观察法c作品分析法d心理测量学方法e医学检测法。
3、医学检测法包括体格检查及各类实验室检查,如等,可为心理评估提供客观资料。
a体温b脉搏c呼吸d血压e血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测定4、认知评估的内容有abcea感知觉b思维能力c语言能力d情感状态e定向力5、评估记忆的方法包括abcdea回忆法b再认法c韦氏记忆量表d临床记忆量表e再认量表6、对病人的思维能力评估包括abcda概念化能力评估b判断力评估c推理能力评估d思维内容评估e情感状态评估7、情绪与情感的作用包括abda适应作用b动机作用c支持作用d组织作用e沟通作用8、基本情绪包括abca悲观b愤怒c焦虑d易激惹e情绪高涨9、最常见的异常情绪状态为aca焦虑b易激惹c抑郁d情绪不稳e恐惧10、积极健康的情绪对促进人体身心健康具有正性作用,如愉快、乐观的情绪状态能abcdea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活动的张力b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c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力d还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更有效地适应环境,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或促进疾病康复。
11、抑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bcdea情感方面“情绪低落、心境悲观、自我感觉低沉b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不能作出决定c行为方面:过分依赖、生活懒散、逃避现实甚至想自杀d生理方面:易疲劳、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睡眠障碍e抑郁为个体在失去某种其重视或追求的东西时产生的情绪体验12、属于生理性应激源的是cdea寒冷b心理冲突c疲劳d饥饿e疾病13、属于心理性应激源的是dea寒冷b家庭功能失调c职业压力d心理冲突e心理挫折14、属于环境性应激源的是abdea寒冷b炎热c 疲劳d噪音e空气污染15、影响个体有效应对的因素为abcdea应激源的强度与持续时间b应激源数量c人格特征d应对经验e家庭、社会和经济资源16、个性特征在应激过程中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cdea敌意性较高者更少遭受到来自人际冲突的应激源b特质焦虑水平低者常将正常的情境评价为威胁或挑战c性格外向者多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网络d富有敌意者多对能够得到的帮助不抱希望e不同个性者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可以出现完全不同的心身反应结果17、个体在应激状态下常见的行为反应方式有abcdea逃避与回避b敌对与攻击c无助与自怜d物质滥用e退化与依赖18、应激事件时可利用的资源有abcdea健康和精力b解决问题的能力c社会性技能,如沟通、表达等以促进问题的解决d物资资源,如利用设备、物质和金钱等e精神信仰和家庭、社会支持19、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有aba高脂饮食b高糖饮食c吸烟d酗酒e迷信20、日常危害健康的行为有cda高脂饮食b高糖饮食c吸烟d酗酒e个性急躁21、致病行为模式有aea争强好胜b不遵从医嘱c吸烟d酗酒e个性急躁22、不良病感行为有bea争强好胜b不遵从医嘱c高糖饮食d吸烟e迷信2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共卫生局总结出的健康保护行为,包括acdea从不吸烟b从不饮酒c适当的睡眠d保持正常体重e有规律地锻炼身体24、健康损害行为的特点包括bcda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期望一致b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健康构成危害的行为c对健康的危害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d一般是在个体后天经历中所习得的行为e一组相对明显、相对确定的行为25、不良病感行为包括abcdea疑病行为b恐惧c讳疾忌医d不及时就诊e放弃治疗自暴自弃26、A型性格,或称A型行为模式者特点有abcda争强好胜、热衷于竞争、求成心切,有较强的事业心b个性急躁,常有时间紧迫感和匆忙感c 做事快、效率高d容易对人产生戒心和敌意e对成败得失的看法较为淡薄27、B型性格者特点有 a cea个性随和,不喜欢竞争b个性急躁,常有时间紧迫感和匆忙感c做事不慌不忙,生活节奏慢d 做事快、效率高e对成败得失的看法较为淡薄28、自我概念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bcdea人格特征b早期生活经历c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理变化d健康状况e社会经济状况29、自我概念紊乱的表现有abcda情绪低落b生活懒散c不愿照镜子d睡眠障碍30、自我概念紊乱的高危人群包括abcdea过度肥胖者b抑郁症病人c乳房切除术病人d瘫痪病人e退休老人31、导致个体精神困扰产生的常见情境包括abcdea婴儿出生、事故、死亡b境遇的突然改变c听到坏消息d针对终末期癌症病人疼痛控制的讨论e生命支持的取消或讨论32、有关精神价值观的描述,正确的是abcea帮助个体定义自我和自身生活的终极意义b整合了个体与超自然力量和周围环境的关系c精神信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施,如祈祷、冥想等d精神价值观与精神信仰概念上完全一致e精神价值观是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