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一至三__芦丁提取纯化及分析2014-修正终版

实验一至三__芦丁提取纯化及分析2014-修正终版

实验名称指导教师实验1 芦丁的提取及水解制备槲皮素周延实验2 高效液相色谱法芦丁及槲皮素标准曲线的测定周延实验3 芦丁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梁浩13-4人一组,每批9组(4个班学委自己协调分批,如有事,可与其他班同学调换。

数据汇总到药1学委处,下周五7月4日前药1学委把每批的名单发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2实验二分为2部分,实验二-1为标准曲线制作,实验二-2为样品测定。

两次实验必须使用同一台色谱仪,否则实验结果无效。

3每组带洗净的250ml空饮料瓶1个。

4工艺实验教师起辅助作用,同学根据参考资料自己完成实验。

提前预习关键点,设计实验记录表格,会检查预习笔记。

实验1的条件为建议条件,可根据查阅文献,进行条件修改(报告中需说明理由和文献依据)。

5实验后原始记录需进行登记,收拾好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63个实验分别写报告,每个人的三份订在一起。

完成实验后一起以班为单位尽早上交。

最迟请于7月19日上午9点前交到制药工程办公室科西310。

实验一芦丁的提取及水解制备槲皮素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

通过测定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巩固色谱仪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概述芦丁(Rutin)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含有。

尤以槐花米(为植物Sophora japonica的未开放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原料。

芦丁是由斛皮素(Quercetin)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nose)〔为葡萄糖(Glucose)与鼠李糖(Rhamnose)组成的双糖〕脱水合成的苷。

芦丁有助于保持及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弹性,主要用作防治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剂,亦可用于防治因缺乏芦丁所致的其他出血症。

芦丁为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三分子的结晶水,熔点为174~178℃,无水物188~190℃。

溶解度:冷水中为1:10000;热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

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

芦丁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得到槲皮素。

利用芦丁易溶于碱性水,难溶于酸性水,可用碱性水提取,再调至酸性,黄酮苷(芦丁)即可沉淀析出。

提取过程中为了防止芦丁氧化可加入焦亚硫酸钠抗氧化,并加入硼砂保护邻二酚羟基不被破坏。

得到粗芦丁后利用其可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的性质重结晶进行精制。

三、仪器和试剂1实验设备与仪器烧瓶,温度计,布氏漏斗,抽滤瓶,循环真空泵,恒温加热及磁力搅拌装置,试管,量筒,烧杯,干燥箱,冷凝管,HPLC2实验材料与试剂槐花米,硼砂,焦亚硫酸钠,氧化钙,无水乙醇,甲醇,硫酸,盐酸,精确pH试纸,四、实验内容1 芦丁的提取(1)将80g槐米,500mL(pH8-9)澄清石灰水,1.2g硼砂,2.4g焦亚硫酸钠一起置于1000mL圆底烧瓶中,65℃搅拌提取55min,注意添加蒸馏水及烧瓶中颜色的变化(深棕黄色),趁热过滤。

(2)滤下的槐米再次加入400mL澄清石灰水,0.9g硼砂和1.8g焦亚硫酸钠,65℃搅拌提取50min,趁热过滤。

(3)合并两次滤液,用浓HCl调pH至4,置于冰箱中。

2 芦丁的精制(1)粗芦丁沉淀过滤后干燥,取2g加入400mL蒸馏水,煮沸至芦丁全部溶解,趁热过滤,滤液置冰箱中冷却即可析出结晶,抽滤得芦丁精制品。

3 芦丁的水解(选做)取精制后的芦丁1g,研碎后于250mL烧瓶中,加2%硫酸溶液80mL,小火回流60min。

开始加热10min为澄清溶液,逐渐析出黄色针状结晶,即槲皮素,抽滤并用蒸馏水快速洗涤晶体。

4 分别测定粗芦丁、精制芦丁和槲皮素固体的纯度五、数据处理1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产品纯度。

2 计算每步收率六、思考题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如何确定芦丁结构中糖基是连接在槲皮素3-O-上?怎样证明芦丁分子中只含有一个葡萄糖基一个鼠李糖?实验二高效液相色谱法芦丁及槲皮素标准曲线的测定一、目的和要求1学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

2了解液相色谱法分离的基本原理和色谱仪组成。

3掌握用液相色谱的定性和外标法定量的方法。

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分离分析技术,它适用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的、受热不稳定易分解的、分子量大、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生物活性物质和多种天然产物;合成的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等。

高效液相色谱由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组成,它的固定相可以是吸附剂、化学缝合固定相(或在惰性担体表面涂上一层液膜)、离子交换树脂或多孔性凝胶,流动相则是各种溶剂。

根据固定相的类型和分离机制,高效液相色谱可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液—液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等几大类。

我们常用的为液—固吸附色谱。

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极性的相对强弱,液固色谱又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

正相色谱以亲水性的填料作固定相(如在硅胶上键合羟基、氨基或氰基的极性固定相),以疏水性溶剂或混合物作流动相(如己烷),侍分离物质主要靠极性作用结合在固定相上,洗脱时极性弱的物质先被洗下。

反相色谱以强疏水性的填料作固定相(如在硅胶上键合C8或C18烷基的固定相),以可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做流动相(如甲醇或乙腈),侍分离物质主要靠非极性作用结合在固定相上,洗脱时极性强的物质先被洗下。

(一)高效液相色谱的常用术语和重要参数色谱图反映出被色谱分离的各组分从色谱柱中洗脱出的浓度变化情况。

通常横坐标代表洗脱时间,它与流过色谱柱的流动相体积成正比,纵坐标代表检测器检测信号的大小,通常与组分的浓度成正比。

图1是一个典型的色谱洗脱曲线。

图1 典型色谱洗脱曲线1保留值(1)死时间t M一些不被保留的物质出现时的时间,以s或min为单位表示。

(2)死体积V M 从注射样品到不保留物质出峰时,通过色谱系统流动相的体积。

等于死时间乘以流动相流速,以mL表示。

(3)保留时间t R从进样到色谱峰出峰的时间,以s或min为单位表示。

(4)调整保留时间t R’从保留时间减去死时间即为调整保留时间(t R-t M)(5)保留体积V R从注射样品到目的物质出峰时,通过色谱系统流动相的体积。

等于保留时间乘以流动相流速,以mL表示。

(6)调整保留体积V R’从保留体积减去死体积即为调整保留体积(V R-V M)。

2区域宽度(1)半高峰宽W h/2是在峰高一半处的色谱宽度,即图中的GH,单位可用时间或距离表示。

(2)峰宽W 从流出曲线拐点I、J处作切线与基线交点间的距离,也称基线宽度。

(3)标准偏差σ峰高0.607处的峰宽(图中EF)的一半叫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与前二者的关系为W=4σ,W h/2= 2.35σ。

3容量因子K’容量因子是在平衡状态下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质量之比,K’=t R’/t M。

4分离度R 分离度又称分辨率,是表示色谱柱在一定色谱条件下对混合物分离能力的指标。

R=2(t R(2)-t R(1))/(W(1)+W(2))= 2(t R(2)’-t R(1)’)/(W(1)+W(2))当R=1时,两峰的峰面积有5%的重叠,即两峰分开的程度为95%。

当R=1.5时,分离程度可达99.7%,可视为达到基线分离。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图2为带有二元高压梯度系统的液相色谱仪流程图。

液相色谱仪工作时,贮液槽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吸人后输出、流经色谱柱、检测器、进入废液槽。

当进行样品分析时,样品从进样口注入,流动相带动样品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经分离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得到色谱图及相关数据.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有输液系统、进样系统、色谱分离系统。

图2 带有二元高压梯度系统的液相色谱仪流程图1输液系统输液系统包括贮液槽和输液管道、高压输液泵和梯度洗脱装置。

高压泵是高效液相色谱仪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流动相在高压下连续送入色谱柱,使样品在色谱柱内完成分离过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高压泵应具有出压力高、流量稳定、流量可调范围宽、泵内死体积小、具有梯度洗脱及耐酸、碱腐蚀、溶剂更换迅速等性能。

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最广泛采用的是往复式恒流泵。

此外,在色谱分离过程中,有时需要随时间函数程序改变流动相组成,这就需要梯度洗脱装置。

梯度洗脱装置有两种:低压梯度装置和高压梯度装置。

2进样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口、注射器、六通阀和定量管等,它的作用是把样品有效地送人色谱柱。

进样系统是柱外效应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减少对柱效的影响,避免由柱外效应而引起谱带展宽,对进样口要求死体积小,能够使样品各组分几乎同时进入色谱柱。

目前多采用耐高压、重复性好、操作方便的带定量管的六通阀进样系统,见图3。

进样阀手柄有两个旋转位置。

一个位置(进样位置)是用虚线表示的流路连通,泵将流动相送入色谱柱,由注射器注入的样品溶液保留在定量管中;另一个位置(分析位置) 是用实线表示的流路连通,泵将流动相送经定量管,将样品带人色谱住。

进样方式有手动进祥和自动进样两种方式。

图3 六通阀进样系统3色谱分离系统色谱分离系统包括色谱柱和恒温装置。

分离系统性能的好坏是色谱分析的关键。

用最佳的色谱分离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分离效能是色谱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色谱柱是色谱分离系统的核心,它由柱管和填充固定相构成。

高效液相色谱的柱管多用不锈钢制成,除要求耐高压外,还要求管内壁有很高的光洁度。

高效液相色谱柱的装填比气相色谱柱要求严格得多,目前常用的是匀浆填充法。

填充后的色谱拄需进行柱效测定,以鉴定色谱柱的性能。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柱子和流动相使分离达到满意的效果。

柱温也是液相色谱的重要操作参数。

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对保证色谱柱性能,进行高精度、高重现性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液相色谱常用柱温范围为室温~65℃。

4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分为两类,即通用型检测器和选择型检测器。

通用型检测器是以差示测量法来显示出样品和流动相之间某种物理性质上的差异为基础的,但由于它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通常不能用梯度淋洗。

这些检测器包括示差折光检测器,电导率检测器等。

选择型检测器是以测量样品的特有性质为基础,而对温度和流速等外界条件不敏感,灵敏较高,可适用于梯度淋洗。

它们包括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放射性检测器等。

理想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①灵敏度高②对各类组分化合物都有响应,或有特殊的选择性;⑦线性范围宽,死体积小,不破坏样品;⑥性能稳定,对温度和流速的变化不敏感,能连续工作、可靠方便。

(1)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紫外一可见光检测器是高效液相色谱中应用最广的捡测器.它对许多样品具有高的灵敏度,检测限可达10-9g/mL、线性范围宽(约为1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