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当代西方思潮(概述)

现当代西方思潮(概述)


(1)唯意志主义:以“重估一切价值,打倒偶像”为出发点,以高扬意志,贬抑理性为内容。(叔本华、 尼采为代表人物) (2)存在主义:以“存在先于本质”、“人是绝对自由的”为主要内容。(海德格尔、萨特) (3)科学哲学流派:以科学本身作为哲学的反思对象,以“证伪理论”、“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 领”为主要内容。(波普、库恩、拉卡托斯) (4)精神分析学说:以具体个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以“利比多”、“无意识”和人格结构理论(自我、 本我、超我)为主要内容。(弗洛伊德) (5)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早年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力图用黑格尔改造马克思。 (6)西方人权理论:以人权思想在西方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的最新发展为研究对象。 (7)凯恩斯主义:以强调政府调节经济,超前消费和膨胀性金融政策为内容。 (8)新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强调经济私有化、鼓吹自由市场经济。 (9)未来主义:以当代新技术革命为背景,探讨全球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阶段,预测人类未来为内容。 (10)新功利主义: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利益,如何追求幸福和快乐。 (11)后现代主义:以崇尚多元,相对主义,不确定性为方法,强调否定、摧毁、解构一切。 (12)文艺心理学说:以心理分析方式从事文艺创作,文艺批判和研究的思潮。 (13)市场社会主义:西方大约一个多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思 想理论, 等等。
2、社会思潮的发展阶段
社会思潮从产生到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启蒙阶段、兴起阶段、全盛阶段、衰落 阶段。 启蒙阶段:各种思想观点初学术理论相互竞争比较,逐步地位人们接受其中能够 反映阶层心声的观点和主张。思潮的理论体系在群体和社会成员中初步传播开采,并 为其成员所知觉、所认知。
兴起阶段:新的社会思潮的具体信息和情报逐步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为更多的人所 察觉、接触、了解和确认。人们对其态度由观望走向评价,并参照一定标准与价值观 对其进行选择和追随,其认可和认同程度不断提高。 全盛阶段,对新的社会思潮接受和追随的人明显增多,更多有相同心理感受的人 作出从众反应,社会思潮得到本群体绝大多数人思想上的共鸣,其拓展速度异常迅猛 ,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就能突破单位、地区、省区,甚至超出国界。
衰落阶段:一是人们在不同场合中对其渐起批判之声。结果,社会思潮得不到应有 的扩张,开始由衰落走向灭亡,二是社会思潮的形态由一股巨大的思潮之流分为许多 支流,越来越不为人们所察觉,逐渐地被人们所淡忘。
(三)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控制 1、社会思潮的传播
社会思潮的传播呈现为复杂的网状结构。社会思潮的传播方式大致分 为两种,一种是人际传播,一种是大众传播。
(三)社会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1、社会思潮的形成
社会思潮的形成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思想文 化等多个方面的特定社会状况推动各种社会思潮的萌发。社会思潮最为活跃的时期, 往往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进行调整的时期;
社会思潮的形成往往与一定的政治活动相关联。在特定的政治生活背景下,各种 政治势力形成了各自的政治团体和政治组织,开展了各种政治运动,在此过程中,形 成了各种政治思潮,进而演变成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的形成还与一定的思想文化环境有关。任何社会思潮都必须依托一定的理 论渊源和当下的思想文化环境而产生与传播; 社会思潮的形成也离不开思想家的作用。社会思潮代表一定范围、一定数量群众 的意愿,但光有群众心理基础还不能导致思潮的发生,还要有思想家对群众心理进行 理论概括。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家基于对社会规律的深刻了解,凭借敏锐的洞察力, 往往比常人更早地觉察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他们围绕回答和解决时代的重大 问题,从而引起群众的共鸣,掀起一阵阵的思想浪潮。
关于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一般性划界
1、古代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 2、近代指的是资本主义出现开始(世界史中的近代指的是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中国的是鸦片战争开始使中国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 3、现代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世界现代史主要是十月 革命后,中国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 4、当代史,指的是与现代社会较近的历史。(世界当代史应 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中国是改革开放后)。
(二)相对主义倾向
20世纪以后,占主导地位的绝对主义(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表现为绝 对主义)开始让位给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思潮目前正深层次地影响着西 方社会思潮的各个流派,逐渐地改变着并创造着西方人的一代新观念。 绝对主义的科学传统主要以牛顿为代表,相对主义最先冲击的是科 学上的绝对主义,主要依据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现代物理学中的量 子力学;绝对主义的哲学根源以黑格尔理性主义哲学为代逻辑实证主义)、德里达(解构主义)、罗蒂(新实用主义)、 利奥塔(后现代主义)
人际传播:通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社会活动、交往沟通等方式进行 的,在大众当中或自发或有组织地传播,由此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价值 观念。人际传播在社会思潮的早期传播中起着决定作用。任何思潮初发时 期,先有少数成员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之后才能达成共识。即使大众传播 媒介非常发达的时期也是如此。 大众传播方式:社会媒介组织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 (广播、电视)、电影、电子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公开地传 递自己用各种手段复制的信息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大众传媒的运作,社 会思潮可以辐射到广泛的受众,不同程度地影响受众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诉 求。
第二, 以一定的社会心理活动为基础(一般诱导于社会心理)
第三,以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表现为意识形态) 第四,是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和要求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思潮一 般具有阶级性)
(二)社会思潮与相关概念解读
1、社会思潮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中占 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为维 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秩序而由国家建构并由国家公共权力推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 范体系,是诸多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与核心,在该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居统治地位和主导 地位;社会思潮的理论完备程度,不如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且其融合力、传播范围和稳 定性,都不如主流意识形态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经过长期的反映过程才 逐步形成的,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和稳同程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持久而深刻的。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形态中在具体的社会历史阶段,有一种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多 种社会思潮。
任何国家,大众传播的自由都是相对的。社会思潮在促进社会 思想文化发展,丰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可能会对社会 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然 要对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一定的控制,使社会思潮朝着有利于自身 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的方向发展。对于可能会危害到国家意识形 态安全的社会心理和思想理论,都会采取一定的监视和调控措施 ,限制其大众传播。如果失去对社会思潮的控制,统治阶级在思 想领域的地位就会产生动摇,甚至会进而威胁统治阶级的物质统 治。因此,统治阶级始终出于自身利益对社会思潮进行控制,使 社会思潮的发展和传播,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权威和地位,至少不 能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挑战。
2、社会思潮与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public opinion),简称舆论,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 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 后的一种共鸣,从中反映了公众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价值取向、需要 和期望。舆论总体上属于社会心理层面,表现某种心理的共同倾向;社会 思潮虽兼有社会心理和思想理论两方面内容,但作为其标志和核心的则是 特定的系统性较强的理论意识,这是思潮区别于社会舆论的地方。舆论与 思潮在发生上往往有同步性,舆论活跃的时代往往也是思潮活跃的时期。 思潮往往从舆论中获得“营养”,推动不同舆论的发展,从而试图解决社 会走向之类更为重大的问题。
2、社会思潮的传播控制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 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 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 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 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 分配;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从传播控制的主体和对象来分,社会思潮的传播控制分为国家 控制、传播者控制和受众控制。
(四)现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产生于西方社会(欧美)、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 1、现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基本类型: 从涉及的对象来看,可分为:现当代西方哲学思想、现当代西 方经济思潮、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现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等;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概述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根源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
三、学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意义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根源
(一)社会思潮概念 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段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和社会发展等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 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 互渗透、相互作用。 第一,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社会思潮与学术流派
学术派别活动的参加者往往是参与该学科研究的专业人士,其思想理 论较系统严密。而社会思潮的接受者、传播者,从专业人员到社会各阶层 都有。他们相互之间的思想观点只是在主要方面相同,内部还包括各种各 样互相补充又互有分歧的小流派。学术流派活动是学术的、理性的,往往 与社会心理距离较远,而思潮则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意识现象,横跨社会心 理与意识形态两个层面。另一方面,社会思潮与学术流派又有紧密的联系 。社会思潮往往以某种学术派别的观点为核心,学术流派也往往以某一社 会思潮为研究对象。当某一学术流派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思潮的思想内核 后,这一学术流派的理论也就成了具有社会性的普遍共享的精神资源,即 学术流派有可能演变成社会思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