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曾雯美丽的集邮册

曾雯美丽的集邮册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心小学姓名:曾雯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第一、二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百度搜索有关邮票的图片和资料。

(2)做好采访调查报告表。

二、教学课题培养学生的在百度搜索资料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了邮票世界里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材分析《美丽的集邮册》是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寸世界”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描述邮票世界里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灿烂的历史文化,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四、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百度搜索资料经验。

对本课设计的历史、文化知识可能很感兴趣。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活动中探究,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做有效尝试和创造性活动。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百度搜索搜集文中有关的邮票资料,小组合作制作邮票的PPT。

2、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组内开介绍交流会,介绍有关邮票的有关知识和故事。

小组合作完《美丽的集邮册》调查报告的wort文档。

3、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合作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通过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式学习等形式,利用书籍、百度搜索搜集有关邮票的资料,让学生认识并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燃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认识祖国壮丽的山河和灿烂的历史文化。

2、热爱学习,积极探究,知道做事要有计划性,才能把事情做好。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每个小组分工合作,通过百度搜索查找资料,分别制作PPT和小组的word文档。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学的准备通过百度搜索查找文中各种邮票的历史、文化知识的有关资料,如视频、图片、文字、音乐、配乐朗诵等,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九、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呈现、小组讨论、展示、朗读、歌曲等形式,课堂上激趣促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师生互动,多角度了解和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燃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进入主题。

1、【百度搜索】集邮册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欣赏到的是什么?生一:相册。

生二:纪念册。

生三:集邮册。

师:对,这不是相册、纪念册,而是集邮册。

集邮册就是用来收集邮票的册子,是把邮票归类放在集邮册中。

请看课件中的资料。

刚才你们欣赏到的悲鸿画马集邮册邮票美吗?生:美。

二、初读课文,认识邮票。

师:请欣赏课文配乐朗诵视频。

【百度搜索】师:那些邮票美吗?朗读者读得美吗?作者写得更美。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得准确,读得流利、有感情。

把喜欢读的小节多读几遍。

思考问题:什么是集邮册?美丽的集邮册中介绍了哪些邮票?生:开国大典、国旗、国徽……师:现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在百度网上收集这些邮票的图片。

【百度搜索】国旗【百度搜索】国徽【百度搜索】国歌【百度搜索】开国大典【百度搜索】万里长城【百度搜索】长江大桥【百度搜索】庐山【百度搜索】黄山【百度搜索】苏州园林【百度搜索】布达拉宫【百度搜索】西双版纳【百度搜索】桂林山水【百度搜索】日月潭、半屏山【百度搜索】黄帝陵、轩辕柏【百度搜索】画像砖【百度搜索】青铜器【百度搜索】敦煌壁画【百度搜索】兵马俑【百度搜索】唐山彩师:同学们分成四组制作成一张PPT(电子集邮册)上传到班级网站里。

三、品读课文,升华主题。

师:曾老师请全班男孩子再读读第一小节。

背景音乐女生:男孩子读出了“神圣”的语气。

师:你们刚才通过听或读,懂得了什么?生一:这一小节介绍了邮票。

生二:介绍了国旗、国徽、国歌这几种邮票。

【百度搜索】中国国旗的历史/view/27137.htm【百度搜索】五星红旗由来/question/342125718.html【百度搜索】五星红旗的图片【百度搜索】歌曲<<五星红旗>>【百度搜索】国徽的资料/question/50376045.html【百度搜索】国徽的图片【百度搜索】国歌歌曲生三:还介绍了开国大典的邮票。

【百度搜索】开国大典的视频师:请全班同学怀着这种感情来读第一节。

师:作者<<伟大的祖国>>的集邮册不但让我们记住那神圣的时刻,而且给我们美的享受.。

作者的集邮册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遍第二小节。

师:作者的集邮册美在哪里?从哪个方面来写集邮册的美?生:描写了祖国的壮丽山河。

师:第二小节有许多一一对应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来。

生:“你看万里长城绕群山飞舞,你看长江大桥像彩虹降落。

”【百度搜索】万里长城资料/view/00744752ad02de80d4d84045.html万里长城图片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到>>【百度百科搜索】长江大桥资料/2009/0918/5506.html师:这一句应该怎样读?生:要读出雄伟、壮观,才体现祖国的壮丽。

生:“苏州园林玲珑俊秀,布达拉宫壮丽巍峨。

”【百度百科搜索】苏州园林/view/17850.htm【百度百科搜索】布达拉宫/view/1663.htm师:这一句又应该怎样读?生:要读出苏州园林的玲珑俊秀,布达拉宫的壮丽巍峨。

师:对,要读出苏州园林的秀美和布达拉宫的壮美。

生:“登庐山,看瀑布飞腾:游黄山,看云海扬波。

”【百度百科搜索】庐山/view/4157.htm【百度百科搜索】黄山/view/2312.htm生一:我想起了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我们就要读出庐山的气魄,读出黄山云海荡漾的神秘色彩。

生:“西双版纳有着多么迷人的月色,桂林山水藏着多么动人的传说。

”【百度百科搜索】西双版纳/view/19773.htm【百度百科搜索】桂林山水/view/7821.htm生二:我们读得时候应该深情一点,语气应该轻一点。

生:“日月潭、半屏山在做思乡的梦,黄帝陵、轩辕柏在唱古老的歌。

”【百度百科搜索】日月潭/view/9267.htm半屏山/view/855178.htm【百度百科搜索】黄帝陵/view/14588.htm轩辕柏/view/43733.htm师:日月潭、半屏山在台湾,所以我们要读出台湾人民渴望祖国统一:黄帝陵、轩辕柏是古代帝王的象征,要读出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师:读了这些句子,你们有什么感受吗?生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生二:感受到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还有感受到什么?生:作者赞美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那我们应该怀着这种感情来读第二小节,请喜欢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朗读展开相象的翅膀飞向万里长城、长江大桥、庐山、黄山……师:老师读得美吧,请同学们再美美地读一遍。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喜欢这些句子吗?有没有信心背下来?请同学们两分钟内背下来。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能把前两节背出来吗?请背一遍。

生:我有一本美丽的集邮册……二、品读课文,升华主题。

师:诗人高帆不仅从“祖国的壮丽山河”这方面来写出集邮册的美丽,还从另一个方面来写出集邮册的美丽的,同学们知道吗?生一:祖国历史的长河。

生二:灿烂的历史文化。

师:曾老师提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小节。

要求是:一、找出一一对应的句子。

二、小组合作美美地读一读。

三、根据百度网上查到的资料交流感受。

【百度百科搜索】我国四大发明/view/166969.htm【百度百科搜索】画像砖/view/113347.htm【百度百科搜索】青铜器/view/31782.htm【百度百科搜索】敦煌壁画/view/45671.htm【百度百科搜索】古桥古塔/view/490400.html【百度百科搜索】兵马俑/view/2119.htm【百度百科搜索】唐三彩/view/23831.htm师: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浏览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畅游了祖国的历史长河,感受了灿烂的文化,我们能体会作者的感情吗?生一:热爱祖国。

生二:赞美祖国。

师:你们有这样的感情吗?请同学们还着这种感情来读读最后一个小节。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

欣赏歌曲<<我爱我的祖国>>【百度搜索】三、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师:在网上收集有关邮票的有关知识和故事,然后在小组内开介绍交流会,介绍有关邮票的有关知识和故事。

【百度搜索】/question/14326618.html/search?word=%D3%CA%C6%B1%B5%C4%D3%D0%B9%D8%D6%AA%CA%B6%BA%CD%B9%CA%CA%C2&lm=0&od= 0&fr=top_search师:在自己的电脑里,用wort文档为自己最喜欢的邮票写说明或用画图的软件设计一张心爱的邮票。

师:小组合作完成《美丽的集邮册》调查报告的wort文档。

《美丽的集邮册》调查报告题目内容来源报告内容附件注释调查人姓名:时间::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

课堂中创设学习情境和探究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了解到文中介绍的各种邮票。

让同学们对种邮票的历史、文化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感受。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角度了解和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燃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达到了教学目的。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