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设计: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设计: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无答案)

必修2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导学案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主要成就)、特征。

2.难点: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的比较、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①夏商周时期:以________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②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③西汉武帝以后,_____、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①素称发达、历史悠久,在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②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重要成就
①冶炼业:A.原始社会晚期中国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B.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的高炉冶铁和________,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________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

C.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②制瓷业: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_____;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_______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________;明清时期______、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_____,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江西________是著名的瓷都。

③丝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制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________有数千工人;唐朝时期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时期吸收了花鸟画中的________风格;明清时期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两种形式:①家庭手工业:以________为代表,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②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重要成就:①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________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②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一些行业中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③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________性质的生产关系。

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地位及影响:长期领先世界,广受欢迎和赞誉。

(2)表现:西汉开始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_____”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上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唐朝起,瓷器远大欧洲、非洲;明清时期适应外国客户的需要及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烧制瓷器,西方国家称中国为“_____”。

(二)合作释疑,互相研讨:
合作探究1:
材料: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P10的学思之窗,分析明中后期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出现这种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特征是?有何局限?
合作探究2
列表区分三种主要手工业经营形态的不同点:
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用途流通方式地位官营手工业
民间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合作探究3
结合下列材料及所学内容分析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点: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

……
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

材料二: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北宋用焦炭为燃料。

材料三:《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业,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
余张。

材料四:在远古时代,中国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

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中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

材料五:中国青铜工艺精湛,冶铁和炼钢技术长期保持世界领先,青花瓷、珐琅彩精妙绝伦,令世人赞叹,古代西方一直把中国称为“塞里丝”,就是“丝国”的意思。

(三)小结归纳,构建体系:
(四)巩固训练,提升技能:
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上,画有三件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器皿。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期,代表中国制瓷技艺最高水平的是( )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2、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说明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属于( )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用具
D.兵器和农具
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4、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
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B.制瓷业开始兴起
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5、明朝时,浙江一带“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

这种生产方式的新特点在于
A.商品经济渗透到社会下层 B.大量的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C.物物交换成为市场交换的主要形式 D.小生产者开始丧失生产独立性
6、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糯,威夔自身光。

”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

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

”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下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课后反思】根据实际书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