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S120石排至桥头段大修工程桥东引桥改建工程路面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莫运才审核:彭声乔批准:潘赤峰湖南娄底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12月15日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桥东引桥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及变更设计文件2、相关合同文件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二、工程概况东莞市S120石排至桥头段路面大修工程桥东引桥改建工程起点K30+280,终点K30+732.902,全长452.902m。
其中K30+520.27~K30+732.902段为桥梁,长212.632m;K30+280~K30+520.27段为引道,长240.27m,设计速60Km/,路面宽度31米。
本工程路面工程主要为引道路面。
新路引道为原有道路加宽改造,原有道路路面宽23.5m,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引道路面在原有道路两侧每侧各加宽3.75m,路面总宽31m,其横断面为:2.75m(人行道)+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1.0m(中央防撞栏)+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 +2.75m(人行道)。
加宽路面行车道部分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原路面平接,并对原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板进行处理,消除病害,然后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整体加铺10cm厚沥青混凝土路面(具体构造: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6cm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4cm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加铺路面纵、横断面与旧路面之间的高差视其大小分别采用AM-20、AM-25予以调平。
两侧人行道在路基填土后,上铺10CM砂砾垫层、10CM砼垫层后铺贴机压彩色透水砖。
三、主要工程量见下表四、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由于引桥第一联桥跨调整,50mT梁必须在现场预制,因此拟利用引道路面作为预制场地,故路面施工分两阶段进行。
先期完成加宽行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以提供场地作预制场,待全部预制梁预制安装完成后再进行路面其他工程施工。
计划开工时间:2014年12月25日,计划完工时间:2015年9月28日。
其中第一阶段加宽路面施工时间2014年12月25日至2015年1月15日,第二阶段施工时间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9月28日,实际施工时间80天,其间198天为梁板预制安装时间。
具体见下图1、组织机构2、施工班组安排3加与上层结构的摩擦力。
在浇筑时对混凝土表面操作应仔细周到,以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水囊、气囊、离析或蜂窝。
(2)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表37的规定。
(3)混凝土在浇筑前,混凝土的温度应维持在10℃至32℃之间;(4)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5)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之前,模板不得振动。
(6)晚间浇筑混凝土时,要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7)工程的每一部分混凝土的浇筑日期、时间及浇筑条件都应保有完整的记录,供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使用。
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横向、纵向接缝并灌缝,在路面胀缝位置处应设置胀缝,面板纵、横缝中设传力杆、拉杆钢筋。
贫混凝土层28d弯拉强度宜控制在3.0MPa。
新面板层的28d弯拉强度宜控制在5.0MPa。
为防止收缩开裂,在成型5~7天混凝土养生强度达道要求后,每隔8~12m进行预切缝处理,切缝深度为铺层厚度的1/2~1/3。
E、混凝土的养生混凝土浇注成型后,要及时进行淋水养生,或盖薄膜保水养生,防止因水分散失太快造成干缩裂缝。
养护还能促进水化,提高早期强度增长速度。
养护时间≥7天,养护期间禁止车辆通过。
二.沥青路面施工方法(一)施工工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见下:沥青砼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二)具体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拟与经验丰富的鸿发集团路面标合作,施工本段路面工程。
准备工作完成后,报监理检验,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2、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施工机械设备:LB4000型拌和站1座,摊铺机2台,沥青运输车5台,压路机4台,手扶式小型压路机一台,洒水车1辆,沥青洒布机1台,以及其他相关辅助施工工具。
人员配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路面施工小组,下设:管理人员5人,拌和站10人,运输队5人,摊铺班10人,碾压班5人,测量队2人,试验室3人,质检人员2人。
3.施工放样调平层及下面层采用挂线控制高程,中面层、上面面层采用滑轮式平行基准梁控制厚度进行摊铺。
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纵坡、横坡及摊铺厚度均采用双基准线来控制。
基准线采用钢丝,每隔10米设基准线立柱,调好标高后悬挂钢丝线。
摊铺前按照松铺标高,松铺系数由试验确定,一般在1.15~1.35之间,调整好熨平板,并在清扫干净的稀浆封层路面上撒出控制摊铺机行走方向的灰线,保证摊铺机前的方向控制链始终延灰线行进。
4、粘层施工提前将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面清扫、冲刷干净,封闭交通,喷洒粘层油。
在新建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上摊铺沥青底面层,原则上不在浇洒粘层油,但对施工时间较长,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进行局部补洒,浇洒粘层前,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要预先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防护,以防污染。
喷洒乳化沥青要事先调整好车速、喷嘴,均匀地一次喷洒成功,乳化沥青用量为0.3~0.6L/㎡。
喷洒完后要进行检查,局部未洒到的地方,用人工予以补洒,对局部过多的沥青予以清除。
最后封闭交通,待乳化沥青水分蒸发后,紧接着铺筑沥青下面层。
在风力过大、气温低于100C时、底面层潮湿或即将下雨时,均不得进行喷洒。
5、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在控制各种材料用量准确的情况下,普通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70℃,集料加热温度必须控制在190~20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70~185℃。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试拌确定,干拌时间不少于5s,湿拌为35s,并保证拌和均匀一致,沥青裹复完全。
控制筛孔通过率,当发现其偏差超过允许误差时,及时停机,分析查找原因,并核对油石比。
对有花白、结团、拌和不均匀、粗细料离析、温度达不到要求的混合料坚决废弃、不予出厂。
混合料出厂前必须进行温度检测,不合格的混合料坚决不准出厂。
用自卸汽车运输沥青混合料,在运输前清理车厢,做到车厢平整、洁净,并涂刷1: 3柴油、水混合液。
控制行车时间。
在运输中,不论天气如何,必须加盖保温篷布,保证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在160℃~180℃。
运输到场后,先量测温度,对低于160℃和高于195℃的混合料废弃不用,并查找原因,并及时通知拌和站调整温度。
6、摊铺沥青砼路面摊铺采用西德ABG423及ABG326(伸缩机)沥青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根据路面的宽度采用摊铺机进行组合摊铺。
路面采用两台或三台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联合摊铺,相邻两幅重叠3~6cm,摊铺机相距10~20米,使相邻两幅形成一条热的纵向接缝,上、下面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cm以上。
摊铺前至少有5台运料车在摊铺机前等候。
摊铺机就位后,按照松铺厚度及设计横坡调整好熨平板,可在熨平板下加置与松铺厚度等厚的不易变形耐压的木质垫板,并使摊铺机熨平板预热(提前预热1000C以上)、加振,其振动频率大小根据机械性能等由试验路段确定。
摊铺机开始受料时,由运料车倒向摊铺机,摊铺机前20~30m停车,挂空档,由摊铺机接住并推向前行,边摊铺,边卸料,卸完料后,运输车即离去,由下一辆车再倒向摊铺机。
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匀速前进,不可中途变速,并尽量减少停顿。
摊铺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60℃,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宜放慢至2~4m/min。
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板原因,予以消除。
在摊铺后,应及时检测松铺厚度和横坡,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
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注意天气情况,若大雨天或台风,不得摊铺混合料。
当气温低于10℃时,不宜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
7、碾压碾压紧跟摊铺进行。
碾压顺序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
双筒钢轮及胶轮压路机(可静压或振压)进行,按照现场测试温度由专人指挥碾压。
碾压按照由边缘到中间,先静后振,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尽量长距离碾压,振压时必须先停振后停机,先起步后起振,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10~20cm,从横断面上低的一侧逐步移向高的一侧,压实完成全幅为1遍。
压路机行驶呈阶梯形,每次前后错开50cm左右,并且先长后短,即第一次碾压距离长,其余各次逐渐缩短。
碾压时,并调整好压路机碾压轮洒水喷嘴,使其洒水适量,以不粘轮为宜。
初压:最低在150℃之前完成。
采用双筒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速度控制在2.0~3km/h。
当边缘无支挡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
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伸出边缘10cm以上碾压。
复压:初压完成后即刻复压,且不得随意停顿,在110℃前完成。
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3-4遍,用26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
复压速度3.0~5.0km/h。
复压后路面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
终压:也称成型碾压阶段。
在不低于90℃之前完成,采用双筒钢轮压路机碾压,时速控制在3.0~6.0km/h,静压2遍,使路面无轮迹。
在摊铺机连续摊铺过程中,压路机禁止在未碾压成型及未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机等候,禁止先起振后起步及先停机后停振。
并且不得在成型的路面开振动行驶。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等局部地区,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
对排水设施及井盖周围还应用人工夯锤,热烙补充压实。
8、检查验收混合料压实12小时后,按标准方法在路上抽取芯样进行密实度、厚度抽检。
并及时检测纵断高程、横坡、平整度指标。
控制指标如下表:三、旧路病害板处理1)、确认方案:预制场设备清理退场后,清洗、清扫旧混凝土路面,清扫干净后,邀请业主、设计代表、监理等单位,共同确认须凿除的破损混凝土板,确认处理方案。
2)、确认处理方案后,及时凿除破损混凝土板及基层材料。
凿除破损混凝土板应先用混凝土切割机切槽,成形临空面后,再用风钻后炮及凿除混凝土板;基层挖除用挖机或炮机凿除,如相邻完好板块的基层存在问题,应将路槽挖5~10cm宽,并用混凝土修补。
3)、清理干净后基层料后长度及宽度满足压路机施工要求时,应用压路机压实路床,否侧,应用打夯机夯实路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