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朋友之间》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朋友之间》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个课题,教材展示了三个主题活动:一是“好朋友推介
会”,二是“我心中的朋友”,三是“友谊之树长青”,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朋友的内涵,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和
形象思维,引导学生用有形的物质把无形的友谊再现出来,从而
吐露自己心中对朋友的理解和渴望。
学习本课,使学生懂得交朋
友的重要性,正确区别有利于友谊的行为和损害友谊的行为,懂
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二)学生情况
十一二岁的儿童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有了更多交往的需求,也开始形成相对固定的伙伴,但随之
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与烦恼,例如: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应该如
何交朋友,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等等,本课从高年级学生独有的
视角出发,重新诠释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体会真诚相待、相互
理解的可贵”,使学生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
方面。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
性;
2.能区分哪些行为与做法有益于朋友之间的友谊,哪些行为和做
法会损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
谊。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2.学会辨别真伪,寻找正确的交友方法。
(三)情感目标:
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基础之上的,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朋友之间友谊的重要性,正确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的,哪些是对朋友有害的,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
真诚、关爱和理解之上的,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交朋友。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情感体验法、讨论交流法、直观演示法
五、课前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学挂图、打印三个故事、录音机、磁
带
学生:学唱毛阿敏演唱的歌曲《永远是朋友》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老师播放歌曲《朋友》学生猜歌名。
2.师:你喜欢交朋友吗?为什么喜欢?学生广泛谈自己的意见。
3.师:既然大家这么喜欢交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朋友”
这个话题(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播放《朋友》这首歌,将学生带入一个美好
的境界中,通过谈自己喜欢的朋友,使学生第一次体验朋
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
(二)抛砖引玉,推介“朋友”
1.老师介绍一位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并说说两人之间的故事,同
学们分享友谊给老师带来的幸福。
2.师:大家一定有很多好朋友,请你们用喜欢的方式介绍一个你
最好的朋友,或讲讲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好吗?
3.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向大家介绍,可以讲故事,展示照片或朋友
之间互赠的礼物,还可以与朋友一起合作表演表现默契等等。
4.师: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你们的展示,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
有朋友真好!
[ 设计意图:老师抛砖引玉,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能激起
学生的表现欲,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使学生第二次体验好
朋友给我们带来的无尽乐趣和珍贵记忆。
]
(三)巧打比方,理解“朋友”。
1.借助诗歌,感受朋友的重要性
1)师: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朋友,生活的
菜肴里就缺少油盐;没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线。
朋友对我们很重要,所以老师把朋友有一比:(出示课件)
朋友是我们疲惫时依靠的一棵大树;
朋友是我们搏击海浪时的一叶扁舟;
朋友是我们登高远眺时的一架云梯;
朋友是我们卧病在床时的一声问候;
,,
2)学生齐诵。
3)师:在你的心中把朋友比作什么呢?(鼓励学生说出不同
的感受。
)
4)教师出示句式:朋友是()时()的
()。
学生按照这个句式续写小诗
5)全班交流,老师将好的诗句板书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
空间,学生在范例的引导下能说出很多的比喻句,通
过续写小诗,进一步感受到朋友的重要性。
]
2.借助故事:提升学生对朋友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1)师:说起“朋友”这个词,好像大家都懂,但真正要去体
验它、感受它、实践它,却并不轻松。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
程中,伴随着朋友的搀扶、点化、纠正,可以说,真正的
朋友可以影响你一生。
我读过一些感人的友谊故事,如马
克思与恩格斯的故事,周恩来与毛泽东的故事,鲍叔牙与
管仲的故事等等(老师将打印好的故事分发至各小组长手
中),书上也有一个故事《胖子和瘦子》,请大家任选一个
故事,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再来谈一谈什么是“朋友”。
2)学生谈对“朋友”的理解,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归纳板书。
[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
过了解古今中外的感人故事,使学生初步感知互相关
心、互相帮助、有难同当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
(四)讨论交流,辨别“朋友”
1.(出示自制教学挂图:一棵友谊树)师: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
一棵友谊树,有些行为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友谊树茁壮成
长,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着我们的友谊树,你认为这
些行为分别有哪些,请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2.小组讨论。
3.班内汇报交流,老师将学生的问题和烦恼进行分类,归纳出几
个主要问题。
4.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讨,提出减少烦恼,建立健康友
谊的建议。
5.全班进行交流、补充和评价,并将学生提出的好建议写出来挂
在“友谊树”上。
6.师小结: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就要彼此付出真心,用
心去浇灌、去呵护,友谊之树才能长青。
[设计意图:设置一棵友谊树,将抽象的交友行为形象化,
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列举有利于增进友谊的“阳光”
行为和损害友谊的“毛毛虫”行为,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
到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
]
(五)、结束升华,齐唱《朋友》
1.学生谈感受。
2.师小结:人的一生要交很多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在我们不开
心的时候带来快乐,在我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授助之手,朋友之间彼此信任、互相理解、真诚相待、患难与共,友谊才能天长地久。
3.全体起立,齐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谈感受来检查教学效果,
通过齐唱歌曲,将课堂推向高潮。
]
教学后记:
这节课我以周华健演唱的《朋友》导入新课,以毛阿敏演唱的《永远是朋友》结束新课,首尾呼应,课堂结构紧凑,巧妙地将古今中外的、老师的与学生的有关友谊的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朋友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真诚相待的,学
生辨别了是非真伪,寻找到了正确的交友方法,三维目标全部得到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