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3. 屠宰前的卫生检查方法多采用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其具动、静、食三个环节和看、听、摸和间四个要领。
4. 屠宰前的卫生检查方法多采用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可归纳为动、静、食三个环节和看、听、摸和间四个要领。
7. 屠宰前检验发现病畜时,要根据疾病的性质,病势的轻重和车间有无隔离的条件等,应当作出禁宰,急宰和缓宰的处理8. 屠宰前的管理措施方法有宰前休息,宰前禁食饮水和淋浴。
9. 屠宰家畜时,对家畜致昏的目的是①、让动物失去知觉,减少痛苦。
②、避免动物在被宰杀时挣扎而消耗较多的糖元,以保证肉质。
11. 要进行浸烫和煺毛,猪体在浸烫池中的水温是 70℃,浸烫的时间是 5min 。
12. 家畜的放刺颈放血,切颈放血和心脏刺杀放血三种方式。
29. 水在肉中存在的形式有三种形式,它们是结合水,亚结合水和自由水。
质鉴定中是仅次于肌肉组织的的另一个重要组织,对肉的食用品质特性影响很大,肌肉内脂肪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肉的多汁性和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肉的风味。
37. 家畜屠宰以后肌肉的是由于肌糖元的无氧酵解产生的乳酸和ATP分解产生的磷酸造成的结果。
肉中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相对含量。
39. 切黑牛肉的特点是:肉色发黑,pH值高,质地硬,系水力高,和氧穿透力40. PSE肉的特点是:肉色发灰白,柔软,多汁出水等。
41. 肉的嫩化技术包括有:酶解法,电刺激法,醋渍法48. 肉的风味主要有肉的滋味和香味所组成,滋味的呈味物质是非挥发性物质,主要靠人的舌面味蕾(味觉器官)所感知,有神经传导到大脑反映出味觉。
香味的呈味物质主要有挥发性的人的嗅觉细胞感知,再由神经传导到大脑产生芳香感觉。
68. 味精是食品烹调和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鲜味剂,其中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盐。
物的果实、花、皮、花蕾、叶、茎、和根的组织器官具有辛辣和芳香风味成分。
82. 酱卤制品一般将其分为三种:白煮肉类、酱卤肉类和糟肉类。
92. 西式肉制品香肠的加工工艺是:原料肉的选择和初加工—→腌制—→绞碎—→斩拌—→灌制—→烘烤—→熟制—→烟熏冷97. 在自然界中,乳糖只存在于乳中。
109. 乳品厂检验原料乳时,一般先用68%或70%的酒精进行检验,凡产生絮状凝块的乳称为酒精阳性乳。
113. 在牧场或乳制品加工厂里,对原料乳的过滤处理常见方法的有:3~4层纱布过滤,过滤器过滤;对原料乳的净化处理方常见的方法是离心净乳机净化处理。
115. 牛乳在挤出来以后到加工前的这段时间,可以短时间的储藏,其储藏方式是冷却,以保持乳的新鲜度,在乳品工业中原料乳冷却储藏的最佳温度是 4℃。
127. 均质的目的是防止脂肪上浮分层、减少酪蛋白微粒沉淀、改善原料或产品的流变学特性和使添加成分均匀分布。
133. 按杀菌的强度将消毒乳可以分为:低温长时间(LTLT)杀均乳,高温短时间(HTST)杀菌乳,超高温(UHT)灭菌乳和普通灭菌乳。
工工艺流程是:原料乳的验收—→过滤、净化—→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灌装—→检验—152. 禽蛋的结构由蛋壳、蛋白和蛋黄三部分所组成。
153. 刚产下的鲜蛋,由外向内分为石灰质的硬蛋壳、蛋白和蛋黄三部分。
的鲜皮,在没有鞣制之前的皮称为生皮,在制革学上称为原料皮。
161. 肌畜屠宰以后剥下的鲜皮称生皮货原料皮,生皮经过脱毛肉制而成的产品叫皮革(革),而带毛鞣制的产品叫毛皮。
162. 羽毛一般可分为家禽毛和野禽毛两大类。
家禽毛有鸡、鸭、鹅毛,野禽毛有山鸡、大雁和野鸭毛等。
露出体外的称外羽,如翼羽、背羽、腰羽、尾羽;贴皮遮没部分称绒羽、简称绒毛。
163.血粉血粉可用全血生产,也可用血细胞生、多种氨基酸、水解蛋白注射液等制品的原料,同时可作配合饲料的动物性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原料。
164. 动物的骨骼,特别是大型动物的骨骼,在加工厂用来加工成骨粉和骨油。
五、名词解释题4. 致昏(击晕):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是家畜在屠宰之前短时间内处于昏迷状态的方法。
14. 肉的解冻僵直:如果牛羊在屠宰以后就迅速冻结,这是肌肉还没有达到最大僵直。
肌肉内的糖原和ATP没有被消耗,在解冻时残存的糖原和ATP作为能量使肌肉收缩形成僵直的现象。
15. 肉的解冻僵直收缩:肉在解冻僵直发生以后,肌纤维的收缩激烈,肉变得更硬,并有很多的肉汁液渗出的现象。
16. 黑切牛肉和DFD肉:指肉色发黑,肉的pH值高、质地硬、系水力高,氧穿透力差等为特征。
主要是应激状态宰牛和其它家畜动物。
17. PSE肉:P代表肉色灰白(苍白),S代表柔软,E代表肉的汁液渗出。
PSE肉在猪肉中最为常见,识别特征表现出色泽苍白,质地柔软,肉的表面渗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糖原消耗迅速,是猪只在屠宰以后肉的酸度迅速提高(pH值下降)的一种劣质肉。
18. 肉的嫩度:是肉的食用品质之一,指肉在食用时口感的老嫩,反映了肉的质地。
是消费者评判肉制品优劣的常用指标。
19. 食品的风味:指人们对食品的气味和滋味的综合感觉,主要是味感和嗅感,20. 麦拉德反应(Maillard):指氨基酸和还原糖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风味物质的过程。
21. 肉的系水力:肉的系水力也叫肉的保水性,这是指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其原有的水分和添加到肉中水分的能力。
31. 调味料: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风味,赋予食品特殊的味感,使食品鲜美可口,增进人的食欲而添加到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的物质。
32. 辅料:在肉制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和提高肉制品的感官特性和品质,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或货架期,便于加工生产,而添加的一些可食性物料。
33. 香辛料:是利用某些植物的果实、化、皮、蕾、叶、茎和根重含有辛辣和芳香风味的成分添加到肉制品之中。
以赋予产品特有的风味,抑制、掩盖或校正肉品的不良风味,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34.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在生产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加入少量的物质,这些物质有助于食品品种多样化,改善食品的色、乡、味、形,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以满足食品加工工艺过程的需求。
50. 乳糖不耐症:主要是有色人种的成年人的肠道内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分解酶,在食用牛乳后会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57. 异常乳: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的乳称作异常乳。
63. 消毒乳:消毒乳又称杀菌乳,系指以新鲜牛乳、稀奶油等为原料,经净化、杀菌、均质、冷却、包装后,直接供应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
65. 再制奶:再制乳就是把几种乳制品,主要是脱脂乳粉和无水黄油,经加工制成的液态奶。
其成分与鲜奶相似,也可以强化各种营养成分。
69. 稀奶油:乳经分离后得到的含脂率高的部分称之为稀奶油。
73. 发酵乳制品:是指乳在发酵剂(特定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的乳制品。
在保质期内,大多数该类产品中的特定菌必须大量存在,并能继续存活和具有活性。
74. 发酵酸奶:是指在乳中接种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经过乳酸发酵而成的凝乳状产品,成品中必须含有大量相应的活菌。
83. 鸡蛋蛋白的起泡性:蛋白进行强烈的打搅时,将空气以微小的气泡形式打入蛋液中,而使蛋液发泡的现象。
84. 蛋黄指数:指禽蛋打破倒在平板玻璃上面,测定的蛋黄高度和蛋黄直径的比值。
蛋黄指数越小,蛋越陈旧。
90. 生皮:家畜屠宰后剥下的鲜皮,在未经鞣制之前都称为生皮,在制革学上称原料皮。
91. 革:经脱毛蹂制而成的产品叫做革。
92. 毛皮:生皮带毛鞣制的产品叫毛皮。
六、简答题,对于简答题只需要几句话,将题目要求的几个要点答出来就符合要求,不需要阐述。
3. 家畜屠宰前休息的目的是什么?答:屠畜宰前休息有利于放血,消除应激反应,减少动物体内淤血现象,提高肉的商品价值。
4. 屠宰家畜时,对家畜致昏的目的是什么?答:①.让动物失去知觉,减少痛苦。
②.避免动物在被宰杀时挣扎而消耗较多的糖元,以保证肉质。
7. 大家畜在屠宰时要击晕,简述击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①.让动物失去直觉,减少痛苦;②.避免动物挣扎时消耗过多的肌糖元。
17. 采用那些方法可以防止储藏过程中的肉色变暗?答:①.采用真空包装,隔绝空气和肉相接触,同时在厌氧的条件下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减少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
②.采用充气包装,冲入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惰性气体以调节包装袋内的空气,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防止肌红蛋白和脂肪的氧化;③.向肉中添加抗氧化剂,常见的是添加维生素E和维生素C来抑制方的氧化。
18. 简述切黑牛肉的特征。
答:肉色发黑,肉的pH值高、质地硬、系水力高,氧穿透力差等为特征。
主要是应激状态宰牛和其它家畜动物。
20. 对肉进行嫩化处理的目的是什么?答:对于结缔组织含量高的牛羊肉,由于在食用的时候显得老,难于咀嚼,特别不适宜于作老年人的食品,因此有必要破坏其结构和结缔组织,使肉变的柔嫩多汁便于咀嚼。
21. 肉的人工嫩化方法有那几种方式?答:①.用嫩化酶处理,主要是一些植物蛋白酶,如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其主要作用是对结缔组织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起水解作用,使肉得以嫩化;②.通过电刺激,引起肌纤维收缩痉挛,加速肌肉的尸僵加速。
成熟时间缩短;③.醋渍法,用酸性溶液浸泡肉使肉的pH下降,加快肉的成熟过程;④.用压力法,给肉施以高压,破坏肌纤维,使Ca2+释放,激活蛋白质水解酶,加快肉的成熟过程。
58. 简述对原料乳均质的目的答:①.防止原料乳中乳脂肪上浮分层;②.减少酪蛋白微粒沉淀;③.改善原料乳或产品的流变学特性;④.使添加到原料乳中的其它成分分布均匀;⑤.使乳制品变得细腻柔滑,口感美好。
59. 简述对牛乳均质的目的答:①.阻止乳脂肪球上浮;②.改变乳的风味,使乳变得更加细腻柔滑;③.提高乳的消化率。
八、综合分析论述应用题,对于综合分析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应回答的几个要点,并且要对每个要点进行阐述或说明理由3. 家畜屠宰前有那些管理措施?答:①.宰前休息:屠畜宰前休息有利于放血,消除应激反应,减少动物体内淤血现象,提高肉的商品价值。
②.宰前禁食.供水:屠宰畜禽在宰前12~24h断食。
断食时间必须适当,一般牛、羊宰前断食24h,猪12h,家禽18~24小时断食时,应供给足量的饮水,使畜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
但在宰前2~4小时应停止给水,以防止屠宰畜禽倒挂放血时胃内容物从食道流出污染胴体。
③.宰前淋浴:用20℃温水喷淋畜体2~3min,以清洗体表污物。
淋浴可降低体温,抑制兴奋,促使外周毛细血管收缩,提高放血质量。
21. 论述原料乳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那些事项隐藏答案答:①.防止乳在途中升温,特别是在夏季,运输最好在夜间或早晨,或用隔热材料盖好桶。
②.所采用的容器须保持清洁卫生,并加以严格杀菌。
③.夏季必须装满盖严,以防震荡;冬季不得装得太满,避免因冻结而使容器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