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衡施肥技术[2]

平衡施肥技术[2]

块上,垂直铲取5cm厚的土层,然后量取5-10cm宽的 长方体土块,放到没有盛过化肥的袋子或者塑料桶 里,15点混匀; 四分法分样,取1公斤样品; 写好内、外标签,内容要有:地块(到镇村)、姓 名、土壤类型、采样日期、作物等。 在通过认证的化验室化验土壤养分含量,即土壤测试, 来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
20
四、如何实现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技术是一项较复杂 的技术,农民掌握起来很不 容易,只有把该技术物化后, 才能够真正实现。即测、配、 产、供、施一条龙服务,由 专业部门进行测土、配方, 由化肥企业按配方进行生产 并供给农民,由农业技术人 员指导科学施用。简单地说, 就是农民直接买配方肥,再 按具体方案施用。这样,就 把一项复杂的技术变成了一 件简单的事情,平衡施肥技 术才能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 中去,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 作用。
26
本季玉米需要再投入的养分量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需要养分的总量,所需要投入的 养分量分别是(需要投入的养分量==需要的养分总量 —土壤可吸收利用的养分量):
1、纯N: 15.72kg—6.97kg= 8.75kg; 2、P2O5: 5.16kg—8.11kg= -2.95kg 3、K2O:12.84kg—16.88kg= -4.04kg 说明土壤中的P2O5、 K2O已能满足本季玉米需要,生
3、保护地过量施肥造成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 有害生物滋生,每年约近千亩大棚因此不能持续正常 生产。
2
化肥施用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施用单一 元素肥料到多元素肥料配合施用、由经验配方 施肥到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进步过程。实践使 我们认识到,化肥施用要讲究科学,做到不 多不少,配比合理。施量过少,达不到应有 的增产效果;肥料用多了,不仅是浪费,还 污染土壤。肥料元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比如:磷肥不足,影响氮的肥效;钾肥施用过 量,容易导致缺锌。那么,科学施肥要求这么 高,到底怎样才能掌握好呢?这就要求依靠现 代先进的平衡施肥技术。
29
之二:某园葱基地测土配方施肥方案
表二:某园葱基地土壤养分测定值
有机质% 速效N ppm 速效P ppm 速效K ppm
1.3
114
39.8
124.4
30
土壤中可吸收利用的养分量
1、速效氮(纯氮): 114mg/kg×0.15×50%=8.55kg 2、速效磷:39.8mg/kg×0.15×45%=2.69kg
1、种肥:在有机肥充足的基础上,对未包衣的种子,播前晒种 2—3天,用锌肥2钱加水一两,拌种1.5-2公斤,堆闷1小时,摊开阴干 即可播种(锌肥拌种可增产10%—15%)。
2、追肥:夏播玉米多数是白籽下种,追肥显得十分重要。玉米 追肥要避免“一炮哄”的方法,应掌握分次追肥,前重后轻的原则。 对于亩产600公斤以上的夏玉米,拔节肥(5-6叶期)应占总施氮量的 三分之二,喇叭口肥(10-11叶期)占三分之一。施用碳酸氢铵之类 速效氮肥可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锌肥(每亩最多1.5公斤)可在拔 节期一次施入。根据理论数据,磷、钾肥不再需要,利用前茬作物的 后效即可。
15
三、平衡施肥的好处
从近些年来,我们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的实 践看,这项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好处:
16
(一)可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目前我市化肥利用率仍比较低,平均
利用率在3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 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农业国家低15个 百分点左右,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潜力很 大,根据全省统计数据,采用平衡施肥 技术,一般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10%左 右。
7
从营养元素的作用来看,微量元素与大量 元素也不同。大量元素主要参与构成植物机体 成分,如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木质 素等,而微量元素主要是在大量元素形成上述 有机物质的生理生化过程中起促进或催化作用, 其本身并不固定在机体的组成成分中。因此, 人们也常把大量元素称为结构物质,把微量元 素称为活性物质。
第三是最小养分律。要保证农作物正常生 长发育而获高产,必须满足它所需要的一切营 养元素,其中有一种元素达不到所需的数量, 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产量就受这一供 给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我们称这种元素为 最小养分。
10
综上原理,简单概括“平衡施肥”: 一是 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二是配方, 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庄稼需要的营养 “开出药方、按方配药”;三是合理施肥,就 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25
本季玉米需要的养分总量
该区域往年的玉米产量500公斤/亩左右,我们把今年 的目标产量定为600公斤,则所需养分量分别为:
1、纯N: 6×2.62(百公斤玉米籽粒需要纯氮)=15.72kg 2、P2O5:6×0.86(百公斤玉米籽粒需要P2O5)=5.16kg 3、K2O: 6×2.14(百公斤玉米籽粒需要K2O)=12.84kg
5
一、平衡施肥的概念
平衡施肥,就是测土配方施肥,国际上通 称平衡施肥。
具体的说就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 验为基础,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 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使用有机肥的基础上, 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 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6
(一) 大家都知道,植物养分60%—70% 是从土壤中吸收的。土壤养分根据农作物吸 收利用情况,可以分三类: 第一类是土壤里 相对含量较少,农作物吸收利用较多的氮、 磷、钾,叫做大量元素;第二类是土壤含量相 对较多可是农作物需要却较少的硫、钙、镁 等,叫做中量元素; 第三类是土壤里含量很 少、农作物需要也很少的铜、硼、锰、锌、 钼、铁等,叫做微量元素。
3
蔬菜田间试验结果
N小于120mg/kg,结果差,大于250mg/kg受 害(最高409mg/kg)占3% 。
P大于150mg/kg对作物没有大的影响,但病 害加重,(最高540mg/kg)占10%。
K大于400mg/kg,容易引起缺B,叶片脆。
潍坊梁志刚提供
4
平衡施肥的概念 平衡施肥的基本原理 平衡施肥技术的内容 平衡施肥的好处 如何实现平衡施肥
12
二、平衡施肥技术的内容
平衡施肥技术,主要是指科学使用化肥技 术。在进行土壤诊断、分析作物需肥规律、掌 握土壤供肥和肥料释放相关条件变化特点的基 础上,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配比肥料的用量, 按方配肥、科学施用。
13
平衡施肥从广义上讲,应当包括农肥和化 肥配合施用。在这里可以打一个比喻,补充土 壤养分、施用农家肥比为“食补”,施用化肥 比为“药补”。人们常说“食补好于药补”。 因为农家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 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 不仅能补充土壤中含量不足的氮、磷、钾三大 元素,又可以补充各种中、微量元素。实践证 明,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化肥利 用率5%—10%。我们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的 时候,千万不能忽视科学积造和使用农家肥。
17
(二) 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特别是由短缺农业转 向农产品剩余,出现农产品买方市场以后,农 业生产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即由数量型农业转 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农 业。如何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就是生产中首先 要考虑的大问题。搞好平衡施肥,提高用肥的 科学水平,是节约农业成本的关健措施。据全 省几年的推广统计数据,采用平衡施肥技术, 平均每亩可节约化肥10—15公斤,节约10%左 右。
平衡施肥
测土 (养分含量)
制定配方 (结 合 目 标 产 量 )
加工专用肥料 (自配或与企业合作)
合理施肥 (在 农 技 人 员 的 指 导 下 )
11
土样采集注意事项:
在确定有代表性(肥力水平相当)的土块取土; 利用交叉法或“s”形,要均匀分布的15点以上; 需测微量元素时,取土工具不能用铁器; 取土时铁锨要垂直向下,20cm深,在产好剖面的土
14
不要把有机肥与化肥对立起来
有机肥和化肥都是重要养分资源,应充分合理利用
以有机肥或化肥形态施入土壤的养分对作物的作用 是一样的
作物不可能分辨哪些养分来自有机肥,哪些养分来 自化肥,更不会有选择的吸收
有机肥还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等作用,但同时也有 污染环境、不能长距离运输等缺点
更重要的是仅靠有机肥不可能满足作物生产持续发 展的需要,应充分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有机资源, 加以化肥的补充,保证各种养分的均衡足量供应
土壤平衡施肥技术
历城蔬菜局 樊庆波
1
山东省近几年化肥年使用量都在430万吨左右,约 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耕亩用量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化 肥利用率不足30%,在施肥上存在严重的技术问题。
1、肥料投入结构不合理,重无机轻有机、重氮磷 轻钾肥的现象普遍。
2、盲目施肥现象严重。多数农民不了解土壤养分 的变化,长期沿用习惯施肥模式。
18
(三)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通过平衡施肥,满足了农作物对各营养 元素的需求,使得农作物能够正常地生长发 育,从而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效益,据我们试 验、示范得出的结论,在等量肥料投入的情 况下,采用平衡施肥技术,一般可增产10% 左右。
19
(四)有利于农产品质量
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受到冲击非常 品种、自然条件等, 肥料施用不合理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平 衡施肥既满足了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使之正常发育,完全成熟,提高了农产品的 质量,又没有剩余,避免了肥料浪费,减少 土壤污染。
8
(二)专家们经过研究和实践总结, 提出肥料的应用有三大基本规律:
第一是同等重要律 第二是不可代替律 第三是最小养分律
9
第一是同等重要律,不论是大量元素还是 中微量元素,对农作物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第二是不可代替律。庄稼需要的各种营养 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它们的一定功能,互相之 间不能代替。
产600kg玉米籽粒不需要再施用磷钾肥。
27
本季玉米需要投入的化肥数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