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教材解读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教材解读

第二单元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本单元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通过前一单元《我们的家园》的学习,学生已经能知道周围由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等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本单元则聚焦在人工世界中贴近学生生活的简单科技产品,认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体会技术带给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改变,同时侧重培养科学探究要素“表达交流”,即“在教师指导下,能简要讲述自己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产品,通常也会进行简单地操作,如电视、电灯、手机、微波炉等,但是孩子大都不了解其结构,而且缺乏生活经验,也体会不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

因此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注重学生体验,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出发,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教材遵循整体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设计了《我们来造纸》《装订我的小书》《科技产品体验会》三课,学生将通过亲手制作纸张,加工自己制作的纸张,使用工具装订成册,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认识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

在动手体验制作之后,如实地讲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单元的第一课《我们来造纸》通过身边情境引发学生提问,身边最常见的纸是从哪儿来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技术制作出来的?用贴进学生生活的问题来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紧接着指导学生亲手体验手工造纸的整个过程,通过实际的动手感受造纸技术,体会手工造纸的不易,通过对手工造纸的体验和讨论,进而对比古今信息记录媒介、信息记录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讨论交流,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科技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最后与同学回顾交流造纸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提升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第二课《装订我的小书》紧跟第一课的内容,遵循教材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利用第一课手工造纸活动中制作的纸张来引入如何装订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用古代打洞、穿线、打结的方式来装订小书,再观察现在使用的订书机,认识订书机的结构和功能,再用订书机来装订封皮和封底。

使用了两种装订方式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互相交流古今装订的不同,切实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阅读现代装订工具的介绍,感受技术的进步带来更多的便利。

最后通过拓展活动,认识生活中更多的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课学生将参加一个“科技产品体验会”,体验技术的进步带来的科技产品的好处,边体验边记录,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之后学生表达交流使用过的科技产品和体验,培养科学素养,之后总结得出结论,用新颖有趣的“结果子”的形式来表示,更适合低年段的学生。

最后从衣食住行四方面拓展阅读,通过对比更全面地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交流——得出结论的完整学习过程三节课都由活动开始,通过学生亲手体验活动后展开,同时学生还在两节课后收获亲手造纸、装订制成的小书,这是让学生亲历制作和加工后得到的可以使用的成品,给学生带来非同一般的成就感。

表2-1 第二单元框架表图2-1 第二单元教学活动框图一、课时安排建议二、教学准备提示约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直接用机器磨碎纸浆(如豆浆机、榨汁机等),造纸后一般需要晾晒1至3天不等,也可以使用电吹风、烤箱、微波炉或电熨斗加热未晾干的纸,减少晾晒时间。

本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切实体验技术制作后,基于感性认知体会简单科技产品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每课都以学生真实体验为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制作和表达的机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乐于表达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注重营造同伴之间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

1.我们来造纸【教学要点】通过手工造纸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技术生产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教学目标】(1)能了解手工造纸的简单步骤。

(2)通过造纸活动的实践,能简要讲述造纸过程与体会,并与同伴交流。

(3)通过活动和阅读体会到科技带给人们的进步,感受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废纸;水杯;木棒(捣碎纸用,可替换);水槽;纱网;干毛巾(干海绵)。

(2)活动场地:提前准备好晾晒手工造纸的场地。

【问题链】(1)纸是怎么来的呢?(2)造纸需要哪些步骤?(3)对于手工造纸有什么感受?(4)从古至今,信息的记录和传递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教学过程建议】(1)引入活动:纸是怎么来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图片、视频的方式引入,使之更具趣味性。

(2)制作活动:对于手工造纸活动不需要学生理解每个造纸步骤的意义,只需要知道大致步骤,能根据步骤进行活动即可,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视频的形式演示手工造纸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步骤图片来讲解,或是老师演示制作步骤也可以。

在学生实验时候,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合作,不要把水和纸屑洒出来,比一比谁是“整洁小能手”,哪个小组是“互助合作团”。

(3)表达交流:同伴之间互相介绍自己造纸的体会,再与全班分享,鼓励学生主动分享,提醒学生要乐于倾听。

(4)阅读:通过阅读,从信息记录的载体、记录方式、传递方式的古今发展变革,体会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里可以结合教材上的图片和一些小故事、小视频来带领学生学习。

以上活动可以结合《学生活动手册》中的活动记录部分,在活动后帮助学生复习、评价。

【应变参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争抢或者打闹、玩水的情况,在移动制作的湿的纸浆的时候桌面和地面会有积水,为学生准备抹布,提醒学生及时擦干,可以通过小组评比“整洁小能手”来激励学生主动整理。

如果不能做这个活动,可以回家完成或教师演示(或者播放视频)。

2.装订我的小书【教学要点】通过体验线装和订书机两种装订方式,认识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目标】(1)了解订书机的结构和功能。

(2)学会使用订书机进行装订。

(3)体会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

(4)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每组:棉线;剪刀;订书机(配订书针)【问题链】(1)怎样装订我的小书呢?(2)如何用线装订?(3)订书机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如何用订书机装订?(4)用线装订和用订书机装订有哪些不同的感受?【教学过程建议】(1)引入:上节课手工造的纸已经完成了,那要怎么样才能装订成一本小书呢?(2)制作活动:教师介绍如何用线来装订,这里可以用图片演示、视频等多种形式。

学生先体验用线装订小书。

完成后,观察了解订书机的结构,了解每个结构的功能,观察订书机是如何装订的,并用订书机将纸装订起来。

此处教师应有放大结构图片来介绍,可让学生介绍自己发现的订书机的结构和功能,但在这里要注意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不够准确,教师要帮助学生完善。

(3)表达交流:先同伴之间互相介绍自己造纸的体会,再分享给全班同学,通过实际动手体会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4)阅读:其实订书机只是简单的装订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又产生了很多新式的现代装订工具,这里需要结合图片、视频,让学生们感受到现代装订工具的强大功能。

(5)拓展:本节课着重研究了订书机这个简单的科技产品,其实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的简单科技产品,比如弹簧笔、指甲钳、涂改带、卷笔刀等等,还可以延伸下去让学生们探索更多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发现身边的科学。

以上活动可以结合《学生活动手册》中的活动记录部分,在活动后帮助学生记录、评价。

【应变参考】在用线装订的时候,学生用铅笔扎孔就可以了,这里要提醒学生使用铅笔尖时要注意安全,不能打闹,不能对人。

同时订书针比较尖锐,特别是在观察订书机结构的时候学生喜欢伸手去摸钉槽压下来的钉书针,这里一定要提醒学生不要把手伸进订书机下面,注意安全,不要钉到手指3.科技产品体验会【教学要点】通过组织开展“科技产品体验会”,引领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目标】(1)能通过对不同科技产品的体验记录不同的体会。

(2)能用语言初步描述科技产品体验的体会。

(3)通过科技产品体验的实践,能简要讲述其他科技产品的使用体会。

(4)能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问题链】(1)科技产品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2)我们还使用过哪些科技产品?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3)观察我们的体验记录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带来了哪些变化?【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计算器、普通秤、电子秤、电动充气泵、放大镜、显微镜。

【教学过程建议】(1)活动:科技产品体验会。

分别体验手算计算和用计算器计算,用嘴吹气球和用电动充气泵吹气球,用托盘秤称重和用电子秤称重,用放大镜观察水滴和用显微镜观察水滴,并同时记录体验的感受。

指导学生有序体验,分组体验科技产品。

对于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教师需要进行介绍,如电动充气泵的开关,有些需要教师提前设置好,比如显微镜应调试好让学生直接看即可。

如果能准备更多科技产品更好,如温度计和红外测温枪等等。

(2)信息处理:指导学生在体验记录表上填写自己的体验感受,要和学生讨论快捷、便利、舒适的意思,确保学生都能明确如何填写。

(3)表达交流:头脑风暴。

我们还使用过哪些科技产品?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这里应该鼓励学生多表达,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4)得出结论:综合科技产品体验会和头脑风暴,学生完成“结果子”,并在教师指导下总结出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快捷和舒适。

(5)阅读:从衣食住行四个角度体会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教师应对比介绍带来的变化。

对于一些学生可能不太理解的产品如织布机等可配视频、图片等进行介绍。

【应变参考】本节中有一些科技产品需要学生体验,要提前教育学生保护实验器材,轻拿轻放,按照老师的要求使用,还要注意用电安全。

本节体验学生给气球充气,会有学生玩气球,如释放充满气的气球在教室里乱窜,引发混乱,所以也需要提前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充好气的气球,比一比哪个小组是“爱护天使”。

资料检索指南1.相关文献[1]杨增耀. 传统书写工具的历史沿革和现代书写工具的创新发展——硬笔书法套装笔的诞生[J]. 中国制笔,2010,(02):40-44.[2]王淮珠. 书籍装订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一)[J]. 印刷杂志,2001,(10):43-45.[3]王淮珠. 书籍装订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二)[J]. 印刷杂志,2001,(11):64-66.[4]王淮珠. 书籍装订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三)[J]. 印刷杂志,2001,(12):45-47.[5]仵红,周晓蓉. 重拾那些年被遗忘的装订方式[J]. 科技视界,2015,(28):208+222.[6]王建中. 数字化装订技术的发展现状[J]. 印刷杂志,1998,(06):47-50.[7]刘广生,陈金成. 印后装订技术和设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J]. 印刷杂志,2014,(11):25-28.2.互联网检索关键词手工造纸、科技产品、科技1.我们来造纸【教学分析】《我们来造纸》是第二单元《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的起始课,通过手工造纸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用技术生产的过程,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