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

浅谈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

浅谈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

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
的过程。

要提高学习的效率,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智力因素的积极投入,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

这两个方
面的因素对获取学习的成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一般来说,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起直接
作用,而非智力因素起间接作用。

因此,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没有智力因素
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也不太可能取得很高的成就。

那么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它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具体操作,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动力协调作用。

下面我就我的一点浅显的认识谈以下这四个方面与学习的关系。

一、兴趣与学习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两千多年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
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也就
是说,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
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去进行学习。

一个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
学生,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
干扰。

总之,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兴趣的发展规律是从有趣到获得乐趣,最后产生志趣。

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
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

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如果他的启蒙
老师说话风趣幽默或者说他被这一学科的优美图画等所吸引,他就会特别关注这一学科,也
乐意上这一学科。

有趣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这一阶段维持的时间不长,且
在学习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有限。

所以,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向乐
趣转化。

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的。

乐趣的持续
时间较长。

乐趣虽然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但是还不能推动人们去为了某种目标而奋斗
终身,所以只有当兴趣上升到志趣阶段才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志趣是兴
趣发展的最高水平。

二、情感与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情感虽然不起直接作用,但是其间接的影响却十分明显。

孔老夫子将学习分
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乐学,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学”就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学习热情,只有进入到“乐学”这一层次,才能使人做到在学习上自强
不息。

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求新知识,大胆地
进行创造性思维,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人的情感并非与生俱有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扩大、经验的增加,在教育和社会
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学习活动中,适当的激情、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是学习重
要的心理品质。

情感又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对其产生的情感也
不一样。

所以,我们教学生用理智支配情感,做情感的主人,防止消极的情感对学习活动产
生阻抑作用。

三、意志与学习
马克思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
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所谓的“不畏劳苦”,从心理学上讲,指坚强的意志力。


志坚强与否,是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

一般地说,幼小年龄的儿童一直比较简单和软弱,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的增强、知识的丰富、交往的扩大而逐步坚强。

当然,意志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入手,逐步学会不畏劳苦、持之以恒、勇于攀登,才能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在一定条件下,一
个人的意志越坚强,就越能克服更大更多的困难;一个人的意志越软弱,就只能克服较小较
少的困难,甚至于什么困难也克服不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地给孩子设置一些难题,让孩子们在磨练中成长,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使学生的意志坚强起来。

四、性格与学习
一个具有优良性格特征的学生,可以保证其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稳定的学习情绪、持久的
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意志,提高心智活动的水平,获得学习活动的圆满成功。

在当今生活
优越的社会,有的学生,由于父母的溺爱、迁就,沾染了一些懒惰、胆小、粗暴、自私、散漫、犹豫不决等不良的性格。

这些不良性格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而开朗、活泼、热情、
勤快的性格,将有助于学生的成才。

一般来说,性格要想改变是很困难的。

但是,性格不是
一成不变的,我国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性格发展有两个骤变期:一个是小学六年级前后;一个是在高中一年级前后。

在骤变期,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以革命烈士、英雄人物、思想家、
科学家、文学家或者自己身边的成功人士为榜样,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并改变不良的性格。

综上所述,智力因素固然重要,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
活动中尽最大努力协调和平衡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注意调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
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