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七只瞎老鼠》

幼儿园小班教案《七只瞎老鼠》

幼儿园小班教案《七只瞎老鼠》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把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2. 理解故事的情节和重要内容。

3. 发扬察看力和思考本领,通过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进展批判性思维和制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1. 理解故事情节,把握生词及常用短语的用法。

2. 发扬察看力和思考本领。

教学难点:
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提高幼儿的思考本领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PPT、故事书、舞台剧表演服装。

幼儿准备简单扮演角色的面具和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15分钟)
1. 老师为孩子们呈现七只瞎老鼠的主题图片,询问孩子们图片中的老鼠看上去是否古怪。

2. 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的老鼠,引导幼儿了解老鼠的特征和行为。

二、教学中心环节(30分钟)
老师为孩子们叙述七只瞎老鼠的故事,并利用图片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

将重点语言、生词等标注在PPT上。

三、活动小结环节(15分钟)
1. 让孩子们手持自制的老鼠面具和道具,用老鼠的语言诠释本身的理解,仿照鼠在惊心动魄的境遇中如何鼓起本身的勇气和智慧。

2. 老师带领孩子们合成对话,让幼儿倾听老鼠之间的对话,并依据故事情节从不同角度发表本身的想法。

四、巩固记忆环节(15分钟)
1. 播放介绍老鼠的纪录片,让孩子们通过视频了解老鼠的生活、习性等信息。

2. 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呈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娱乐性表演本领,加强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3. 老师订立课堂小游戏,让幼儿依据故事情节完成学习任务,检验孩子们的记忆和理解本领。

五、反思与评估环节(10分钟)
1. 回顾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和拓展内容,让孩子们进一步巩固学问点。

2. 让孩子们进行自我评价,选择本节课程提高较多内容和个人感爱好的部分,让孩子们可以针对性的开展自我学习活动。

教学方式:讲授、图片呈现、表演游戏等。

教学手段:PPT、老鼠面具、老鼠道具、纪录片等多媒体工具。

教学资源:
故事书《七只瞎老鼠》、PPT课件、老鼠面具制作材料、老鼠道具制作材料、纪录片等。

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提高了对生词和短语的把握本领,发扬了察看力和制造力,提高了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本领。

同时,课程也激发了幼儿对世界各种现象的敏感性和古怪心,为幼儿的综合素养供给了有效的培育。

相关主题